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带着模拟器当败家子 » 第三十六章 紧急状况

第三十六章 紧急状况

    朱厚照提着大枪冲进正堂。

    胡胜跟在太子身后,悄悄瞧着屋里没一个善茬,进去就是自找倒霉,自觉的站在了门口。

    胡胜看看同样站在门口的全福,再瞅瞅自己三品孔雀官服,苦笑无语。

    达官显贵面前,三品官?一条看门狗而已。

    “拜见太子殿下。”

    君臣有别,张鹤龄和张延龄贵为国舅,照样要行君臣之礼。

    朱厚照瞥了一眼张鹤龄和张延龄,鼻子里挤出一声冷哼。

    “老梁,有什么人敢欺负你就告诉本宫,本宫给他来个一枪俩眼。”

    “嘭”的一声,朱厚照重重的把长枪杵在地上,砸碎了几块地砖引起满屋回响。

    来时就听全福说,是张鹤龄和张延龄要找梁永安麻烦,赖着不肯走,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还要脸不,赖人家家里不走。

    他对着两个舅舅没什么好印象,身为国舅皇亲国戚,鱼肉百姓与民争利,好事不做坏事做绝。

    若不是看在母后的面子上,朱厚照恨不得把他们一脚踢出京城,发配到边关,永远也不要回来。

    “太子殿下息怒,我好的很,没人欺负我。”

    梁永安揉揉鼻子,太子去了趟西山,回来称呼都变了,不过老梁这称呼倒也亲切。

    “殿下,您可能误会了,两位国舅只是来买西山的地,并没为难我。”

    现在他有点后悔,早知道这两位不是来找茬的就不应该找朱厚照来。

    史上这两位奇葩就是因为太过跋扈,张皇后一死,朱厚照一天能没等就砍了这两位,就说朱厚照有多恨这哥俩。

    但这是在我家啊,您一枪穿俩,我也要跟着吃瓜落不是。

    “老梁你别怕,有本宫替你做主,就算他是皇亲国戚,本宫也照挑不误。”

    朱厚照有意无意的,凌厉的眼神瞟向张鹤龄和张延龄。

    “世子说的没错,我们只是来找世子做点小买卖,既然太子有事情,我们先告退了。”

    张鹤龄和张延龄被吓出一身冷汗,这外甥出了名的愣头青,看不顺眼他是真敢动手。

    不过幸好梁永安这败家子,并没有觉察到自己吃亏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鹤龄朝着张延龄一顿使眼色,两人慌忙转身就走。

    “站住。”一杆大枪擦着张鹤龄和张延龄鼻尖,横在了他们面前。

    “老梁,你确定要放他们走吗?随便说个理由都行。”

    朱厚照就想个找理由收拾两个舅舅,只要梁永安说话,至少让他俩躺上三个月。

    “真没有,两位国舅人很好。”

    这么不加掩饰?梁永安真怕朱厚照手一抖,给两位扎上两个窟窿。

    “还不走,等开席啊。”

    梁永安朝着张鹤龄朝着张延龄低声道。

    张鹤龄和张延龄如临大赦,哪还敢停留,拔腿就跑。

    跑出东平侯府好远,回头看看,已经看不到侯府的大门,两人才敢停下了来喘口气。

    “哥,好像咱们这次丢人了,传出去全京城的人都要笑话咱们。”

    张延龄喘着粗气道。

    “弟啊,丢人有什么,大丈夫能屈能伸,看到没,京城最好的皇庄现在是咱们的了,有了银子还要啥脸,面子随便丢。”

    张鹤龄晃着手中的地契,笑的很开心。

    “可是哥,这一通跑下来,出了一身汗,刚才的茶水白喝了。”

    张延龄感觉吃亏了,说好的三天不喝水,看来做不到了。

    “弟,别哭,眼泪也是水,不能浪费。”

    张延龄深以为然,急忙擦干泪水:“哥,咱们是不是要自罚一下。”

    “弟说的对,必须自罚才能记住这次教训,以后遇到再大的事情也不能跑,命可以不要,亏不能吃,这样吧,就罚家丁丫环三天不吃饭,铭记这次教训。”

    “哥,四天行吗,记得会深刻一些。”

    张鹤龄和张延龄一走,胡胜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这顺天府尹结束了门卫工作,带着一群衙役,回家睡觉。

    正堂之上,朱厚照并没有走的意思,脸色依旧阴沉,端着茶盏喝茶。

    “老朱,这次谢谢你了。”

    梁永安礼尚往来,也改了称呼。

    “老梁,你不厚道。”朱厚照一脸的不悦,突然开口道:“我对你没得说吧,你一句话我大半夜跑来助阵,可你是怎么对朋友的。”

    朱厚照很委屈的样子。

    “我对太子殿下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太子殿下在我心目中永远是英明神武。”

    梁永安眼神中充满了敬仰。

    “狗屁!西山跑了一整天,你倒是风光,升官发财都是你的,看着我被父皇训斥,连一句话都没有,给我才一成股份,给父皇却是一半,你这就是卖友求荣。”

    朱厚照委屈了一天,说好的西山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的一份,转头就给了父皇一半。

    “冤枉啊,老朱你误会我了,全天下只有太子对我最重要,我怎么能忘了太子,不信你看..”

    说着,梁永安从袖袋中掏出两块丝帕递给朱厚照:“这是我特意为太子准备的礼物。”

    朱厚照好奇的接过丝帕展开,是两幅图纸:“看上好奇怪,这是什么?”

    梁永安伸手指着丝帕:“这叫手摇机枪,威力无比,有了他,鞑靼纵有百万铁骑,也叫他有来无回。”

    “真的?”

    朱厚照兴奋的双眼冒光,眼睛死死的盯着丝帕:“这好像是六把火铳绑在一起啊。”

    “简单的说,是六把经过我改良的火铳,射的更远更准威力更大。”

    听着梁永安的介绍,朱厚照激动的呼吸都开始急促,脑中想象着上百把这样的机枪同时开火,收割着不可一世的鞑靼骑兵。

    “老朱,还有这个更牛。”梁永安指着另一块丝帕道:“这叫手雷,对于冲到身前的敌军最好是,扔到敌人堆里,一炸一大片。”

    朱厚照捧起两块丝帕爱不释手:“老梁,是我误会你了,你对我真好。”

    朱厚照善骑射,喜马政,在他眼中这手摇机枪手雷,可比银子股份重要的多。

    “那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朱厚照热切的望着梁永安。

    “这个嘛,等到炼出上好的钢,做出无缝钢管,就可以生产了。”

    梁永安本来是打算,做出成品后再拿给朱厚照,不过现在给朱厚照看看图纸也没什么,总要跟他一点希望。

    “殿下,不好了出事了,圣上宣您进宫。”

    刘瑾在全福的引领下,跑进正堂,心急火燎的道。

    “出了什么事?”

    朱厚照心里一凛,大半夜的父皇找自己进宫,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听宣旨太监讲,是太康公主得了疟疾,情况不妙。”

    “啊,皇妹她...”

    朱厚照不管不顾冲出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