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凋零的百合 » 第十四

第十四

    今晚回家吃饭时,伍喜哲又想起刘莺写给他的那句没头没脑的诗,加上她又问自己对《梁祝》的看法,还有这几天刘莺看他的表情,以及那躲闪而发亮的眼神,他的心开始嘀咕了,这是为什么呀?他毕竟不是梁山泊,青年人的敏感告诉他,刘莺平时说话,向来都是干脆利落的,这最近是怎么啦?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于时,伍喜哲就翻了几本文学书籍,终于发现:山有木兮木有枝,可下一句却是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一首春秋楚国时期的《越人歌》。

    他马上又想到刘莺念的《梁祝》里的唱词:我听叶底莺啼叫,便想那琴瑟和鸣唱桃夭。这不是她在对我传递爱情的表白吗?

    我、我能配的上她吗?他的脑中浮现出刘莺一幅幅画面:她在工作时候的飒爽英姿、她在汇报时候的简洁清晰、她口琴演奏时的陶醉和美感、她对人的善良和宽容、她那不太掩饰的笑容,就连她的一举一动,伍喜哲都太熟悉了。从心里讲,刘莺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佳人。是自己一生可能都要引为好姐姐的人。

    可要说与之唱‘桃夭’,他从内心里是有抵触的。自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想找一个温柔含蓄型的,以性格互补,那才是自己内心所需要的。另外,工作成天都在一块,又都很喜欢自己的职业,将来成为夫妻怎么办?自己和刘莺以及同事都会感到别扭。再说,工作还这么忙,成家后怎么办?有了孩子怎么办?所以,他是不想在公安内部择偶的。

    可是,怎么拒绝刘莺的爱情哪?前提是绝对不能伤害她。伍喜哲思了又思、想了又想、改了又改,终于胡诌了一首诗:

    警事繁忙闲暇少,今夜忽悟‘共桃夭’。

    溪流情约东赴海,水草无意傍岸漂。

    量尔聪明才情貌,不乏玉树藏栋梁。

    之前相处若愉快,一生姐弟可安好?

    这几天,刘莺是在等待中渡过的,等的渡日如年,甚至有些焦燥。这伍喜哲不会是当代的梁山泊吧?用不用再给他提示呀?不、不,再等、再等、再等等。女人吗,毕竟还是要有一点矜持的。

    当晚,刘莺刚走进技术室,伍喜哲就低着头递给她一个信封,她不想同着伍喜哲的面看,拿起信就回到了自己的宿舍,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

    刘莺看了伍喜哲的诗,一种沮丧瞬间征服了她,失恋使她的情绪坠入深谷。这初恋的相邀,遭到了拒绝,使她感到痛苦万分,感到一种尊严的丧失。她坐在宿舍的桌子前,用笔在稿纸上不计其数地写着一个字:悔!悔!悔!那止不住的泪水点点滴滴流在了桌子上,滴到了写着无数个‘悔’字的稿费上。

    原来想想每一天都能和他在一起,是那么的美好,可现在哪?这以后的每一天怎么和他面对?这她以后,怎么还能平静和他相坐、相视、相语?我不该、我不该这么唐突地给他提出,我是多么地冒失呀!

    生活对她好像变得无趣,精神萎靡不振,她失眠了,她吃的少了,话也少了,这才几天下来,人比黄花瘦。失恋的苦涩给她的身心打上了烙印。

    一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刘莺毕竟是刘莺,毕竟是一名战士!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深造、特别是几年工作的实践,培养了她正在形成的坚强的意志。是啊!自己的职责、周围的环境、自己的理想,都不允许自己的这种情绪任意泛滥、沉沦彷徨,必须振作起来!去干事业,要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工作上。

    她告诫自己,正因为和伍喜哲是同一个科室的,更不能因失落的情绪影响工作,也不能因为人家拒绝自己而影响团结,他作出这种选择,也是他的权利和自由。要尽量像以前一样和他相处。

    工作、工作、再工作,让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工作上,集中在现场、尸体、实验、显微镜、暗室、现场记录这些工作中;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学习和业务紧密相关的法医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强化自己对尸体的分析能力,使自己的业务更好的服务于侦查工作。要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深深地再藏入心中的幽谷。

    她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和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逐渐进行心理自我理疗,客观理性地调整着和伍喜哲的关系。虽然开始时还非常压抑和别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的不断提醒,她的状态渐渐地恢复了,又投入到了火热的刑事侦破查工作之中。

    接着说王仁贵和李虎成接到指令后,就和张前进谈了过话,让其先回去,随传随到。

    之后,把姜红霞密传到城关派出所进行询问:“谈一下你的基本情况。”王仁贵说。

    “我叫姜红霞,45岁,现任原川县工商银行副行长,家住县工行老家属院。”

    “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不是为姚红的案件吗?”

    “好,那你就先谈谈姚红的情况吧。”

    “姚红是个不错的孩子,工作、为人都好,很有前途。突然发生这凶案,真是意想不到。”

    “有没有和姚红特别好的男性,或者是和她有矛盾的人。”

    “姚成彬经理和她是一个村的,两家关系可能就不错,对她关照也在常理之中。至于说和姚红有矛盾的人,我还真没有听到过。她为人也挺好的。”

    “你是工行的副行长,依你看,这起案件在工行内部有没有嫌疑人。”

    “工行的人不是太多,特别是男职工,我都很熟悉,没有这么胆大的人。”

    “好。我们对案件正在全力侦破。姜行长,说说你自己的事吧。”王仁贵话锋一转,看着姜红霞,冷冷地说道。

    “我的事?我的什么事呀?”她淡淡地笑了一声,问道。

    王仁贵觉得已经没有必要给她兜圈子了,就语带锋芒,直接发问:“被盗了也不报案,看来姜行长是不在乎这些财物呀?”

    姜红霞方寸顿乱,颜面泛红,匆忙答道:“你......我......这......这案你们破了?”

    “你希望这起案件永远也破不了,对吧?”李虎成说道。

    “不,不,哪会、哪会。”她的心乱了,话也乱了。

    “那就说吧,再隐瞒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王仁贵接着说。

    她想了一会,就开口了:“唉,该来的总是会来。这几天我一直在犹豫,既然这样,那我就说了吧。6号清早我到单位上班时,一进门,就感觉不对,我办公桌的一个抽屉被撬,里边的10000块钱不见了,我到里间,发现手饰盒里的东西也不见了。”

    “是个什么颜色的盒子?”

    “是个暗红色的。”

    “盒子没有锁?”王仁贵问。

    “用一个小铜锁锁哩,也被撬开了。”

    “里面装的都是什么?”

    “有一条项链,两个戒指,一条手链,一把玉镯,一条挂坠。”

    “都是什么质量的?”这可以知道物品的基本价值。

    “是金的。”

    “现金是怎么回事?”

    “现金是我怕平时用,在单位放的。”

    “这些物品的来源呢?”李虎成问。

    “都是我买的。”

    “好,我们就不多问你这些了。”王仁贵的言外之意是会有人专门询问你的,他接着问:“你办公室的门不是好好的吗?”

    “我的门锁若反锁住,就是屋里的人也出不来,这小偷是顺窗户进出的。”

    “在发案的当天下午下班时,你的门反锁了没有?”

    “反锁了,这我已经养成了习惯。”

    “你的窗户插好了没有?”李虎成问道。

    “我平时还是比较小心的,一直是插着的,可不知道小偷怎么就进去了。”

    “东西都是你买的,估计又很贵重,那为什么不报案呢?”王仁贵问。

    “我怕你们怀疑东西来路不正,所以就没有报案。”

    “既然是自己买的,那就天经地义呀,有什么怕的?是心虚吧?”

    “我、我、我犹豫着就没有报案。这我现在说了,也是一种放松。我愿接受法律的处罚。”

    “发生案件不报案,我们就难以及时地发现或提取有价值的痕迹和罪证,实际上帮助了案犯,拖延了我们的侦查时间。”

    姜红霞低下了头,没再吱声。

    王仁贵把情况向晋副大队长作了汇报,晋副大队长指示:一是会同技术上,把她被盗的现场处理一下;二是案情可能涉嫌受贿,需要与检察院商议移交。可以让她写出检查和情况说明,先回去工作,对我们询问她的事要保密,外出必须向公安局报告。

    王仁贵按照领导的指示,把该作的工作作完后,就让姜红霞暂时先回了单位。

    史可飞正在汇报情况:“晋大队长,把姚成彬传来都两个小时了,就是拒不认交待问题。当晚的活动情况也无法证实,给审讯带来了难度。”

    “这么多证据,他还死不认帐?”

    “是呀,顽固的很。”

    “走!”晋副大队长跟着史可飞来到了审讯室,他亲自参加了这次审讯:

    “姚成彬,老实交待,5号晚上你在哪里?”

    “在单位我的宿舍睡觉。”

    “你的宿舍和办公室是一个屋吗?”

    “对,共一间半,外边的一间办公,里边的半间住宿。”

    “你半夜起来干什么?”

    “我不到10点就睡了,一直睡到天亮,半夜我根本就没有起来。”

    “7号晚上呢?”

    “上次你们已经问过,我也给你们说过了。六点多在单位吃过饭,就到对面看电影,大约9点左右回去,没有再出来,之后,我简单洗了洗就睡觉了。”

    “那在半夜为什么会有人看到你?”晋明正破案心切,是呀!在姚红的日记里,明明白白地写道:他就是那个‘鬼’,既然是那个‘鬼’,半夜肯定得起来作案,让姚红碰到呀!

    “这绝对不可能。”姚成彬似乎很肯定的说。

    “姚成彬,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我真的就在我的宿舍,哪也没有去呀。”

    “我给你明说吧,你单位有人发现了你。”

    “哈哈!!笑话,你让那个人站出来,我愿意给他对证。”

    晋明正想:这家伙嘴可真硬,也真够狡猾的,明知道姚红死了,让谁站出来呀?再说,写检举信的人是谁,目前还不知道。便说道:“姚成彬,我们是在看你的态度如何,而不是说没有证据。”

    “有证据就拿出来,这么费事有什么意义。”

    “你要知道,把你通知到公安局来问,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是呀,你得让我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在哪里、是什么呀?”

    “我给你说明,你单位的案件和你有直接关系。”不说哪一起,也可能是一起,也可能是两起或三起,你想吧。

    “我真不明白这两起案件和我能有什么关系?”

    “你和姚红一个村的,两家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她分到你单位,你也帮她不少。可有时人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念之差,是会作错事的,大丈夫作事要敢作敢当。”

    “晋队长,你该不会说我就是杀害姚红的凶手吧?”

    “你自己说呢?”

    “天啊!我也不知道你们所谓的证据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但我希望把你们称作证据的东西再好好分析分析,要不然,我就是又一个‘窦娥’。”

    “冤枉不了你,我们在你的屋里已经发现了罪证。”

    “你们一直说罪证,是什么罪证?你们拿出来或说出来,咱们也好沟通呀!”

    “你见过姚红的日记本吗?”

    “没有,我不知道她有日记本,更没有见过她的日记本。”

    “可她的日记本怎么会跑到你的办公室?”

    “滑天下之大稽,姚红的日记本怎么会在我的办公室?不可能的事。”

    “日记本又没有长腿,他不是跟着你到你的办公室的,还会自己跑去?”

    “不会,绝对不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订有什么文学杂志吗?”

    “有《金融百科》,还有一本《十月》。”

    “你在这两本杂志里都放有什么?”

    “杂志就是杂志,还放什么,什么也没有放呀!”

    “看来你是要顽抗到底啦。”

    “果真要是这样的话,就是有人在诬陷我。”

    “谁能诬陷你?姚红的日记本就出现在你的屋里,你还在她的屋里留下了指纹。”

    “这我以前也对你们说过,我去过她屋几次,都是有原因的,比如给她送被子等,或许就会在她的屋里留下指纹。”

    “我们是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

    “这政策我懂,可前提是我得有罪呀。”

    “这么多的疑点都集中在你一个人的身上,你自己不感到巧合吗?”

    “我希望你们好好调查,我真的是无话可说。巧合不是事实呀。”

    “你已经犯罪了,现在对你的讯问,可以说只是看你个态度。”

    “我犯罪?我犯什么罪呀?你们要对我负责!”

    审问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铁’的证据面前,他仍是不慌不忙,心理素质好,难以攻下,审讯又陷入了僵局。

    这么多的证据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他,他却如此顽固,难道还会有错?

    刑事技术室里的这几天基本上都是彻夜通明,时间已是十点多钟,人们还都在各自的忙碌着。伍喜哲突然兴奋的喊道:“欧阳科长,好消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