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强汉余晖 » 第10章 学无贵贱

第10章 学无贵贱

    虽然不舍,但对于刘烈的吩咐,冉闵只能是无条件尊崇。无条件遵守主公命令,才是合格的臣下。

    山门外,龙精虎猛的冉闵左手双刃矛,右手钩戟,骑着龙骨马弯腰向刘烈道别:“主公,臣下拜辞!来日中原再见主公!”说完,腿一夹,龙骨马如脱弦之箭一般风驰电掣下山而去。

    山门,刘烈三人久久迎风而立。庞统叹息道:“主公内忧汉室,外忧胡患,乃大义也!”

    徐庶也是说道:“主公目光之高远,臣下不及也!”

    刘烈点头道:“为将者,不拘泥于一城一地得失,乃名将也!为王者,当善未雨绸缭也!”

    叹口气,刘烈说道:“我汉家天下内耗已久,却是给了胡人做大的机会!汉家天下诸侯互撕,那只是兄弟姐妹之间的问题。但,来自于草原的胡患,才是我泱泱天朝的大敌!”

    刘烈怎能忘记,百余年后那惨烈的五胡乱华,又何尝不是中原诸侯内耗,让胡人趁虚而入的结果?

    而结果是:长江以北,汉人十不存一,百年的胡人肆虐,数以千万计的汉人被屠戮一空。

    而冉闵就是在这个时期,担负起了捍卫汉家百姓的使命。杀胡令一出,屠戮胡人二十万,使中原汉人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冉闵却是被汉人同胞出卖,最终力竭被前燕慕容镌所杀。

    虽然冉闵对胡人凶残,不被儒家文化接受,更不被后世传颂,甚至在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上也没有被提及。但武悼天王冉闵,却当得起民族英雄的荣光!正是他在五胡乱华那百年凄惨黑暗的时代,给与了长江以北汉人一丝丝的曙光...

    正是因为这样,刘烈才召唤出这位绝世猛将。给他一次重新来过一次的机会:灭胡!

    庞统却是笑道:“主公这位表兄,骁勇无敌,恐怕当世无双吧?”

    刘烈却是看向庞统笑道:“士元以为,那人中吕布如何?”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如今的吕布虽然还没有后世那样威名远扬,但已经逐渐盛名远播。作为天下有名的名士,知道吕布并不奇怪。

    庞统肃然,然后说道:“人中吕布,除却那三姓家奴的心性,其一身战力当得起天下第一!”

    刘烈点点头,并不否认。的确,以吕布的战力,经过时间积淀,再经历几年后那著名的三英战吕布,的确当得起天下第一的盛名。

    不过,刘烈还是说道:“吾自信,冉闵的战力较之吕布,略处下风!”

    在这个世界,吕布和冉闵还没有撕过,刘烈不知道他二人谁更强一些。但之前系统给过冉闵四维数据:武率:107;统率:93;智力:71;政治:82。

    而吕布的各种系数,由于未见其人,系统给不了。但刘烈知道,冉闵的武率系数已经接近人的极限,吕布即便是比冉闵强一些,也不会强到哪里去。

    况且,凭着冉闵曾经创立威名显赫,让无数胡人为之丧胆的冉魏江山,其统率,智力和政治相必比吕布高处很多。

    不过,刘烈同样知道,吕布不仅仅是一手方天画戟无双,其箭术同样超神,不然也不会有后世的辕门射戟的传奇。而冉闵在历史上的箭术同样精绝,但比之吕布恐怕要弱一点。所以,当吕布和冉闵这两个绝世猛然撞出火花,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准...

    当然,对于这些,庞统徐庶二人是不会明白的...

    对于那个在后世留下赫赫威名的人中吕布,刘烈不会轻视,但同样不会过于看重。吕布此人,虽然神勇无敌,却是无谋之辈,不是让刘烈足以正视的对手。

    让刘烈真正重视的人,只有后来后来崛起的阿满,大耳以及江东孙氏...

    只不过,这些成就三足鼎立之人,如今除了江东孙坚初露锋芒外,奇遇如阿满和大耳,此时皆不声不响,不为世人重视。但作为历经前世今生的人,刘烈却是明白,特别是阿满和刘大耳,不鸣则已,一鸣注定天下惊!

    至于江东一系,孙坚目前隐约逐步掌控了江南。一旦山越之祸平息,便到了染指汝南,特别是庐江的时候。

    历史上的孙氏,便是攻下了庐江,将刘勋一门软禁,最后暗害死绝...

    历史上的刘勋虽然懦弱平庸,但毕竟身体里流淌着汉室皇家血脉,又怎会放心?

    这时,庞统说道:“明年开春,鹿门颍川将举办三年一度的文士论坛,主公参加吗?”

    刘烈一下子明白了,说白了就好像后世的比赛。两个儒门圣地,举办的互动而已。历届,鹿门都是稍稍逊于颍川。不过也不奇怪,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后世演义,汉末乱世走出来的名士的确比鹿门多一些,含金量也隐约高一些。

    荀彧,内政举世无双。

    荀攸,算无遗策。

    戏广志,郭嘉,当世鬼才,但可惜英年早逝,是短命鬼。

    陈群,内政外事,皆是不世之才。还有刘晔,虽为汉室血脉,一身大才却心甘情愿死心塌地追随阿满。

    而正是这几个人帮助阿满搅风弄雨,奠定了三足鼎立并且让曹魏一家独大。

    而相比来说,刘大耳虽然有诸葛这样的绝世天才,又有五虎上将的征伐天下,但较之阿满的文武丰盛,只能是偏安于蜀中一偶。

    江东也是这样,最终同样是偏安江东一偶。他们的人才没有曹魏那般体系化,更没有曹魏人才全面。

    蜀中刘大耳,自诸葛以及老一代名将死后便后继无人,随即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下场。而江东同样,自孙坚孙策同一辈老将谋臣死后,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文臣武将。

    历史上蜀中江东的衰落,便成了必然。曹魏之所以在后世司马懿经营下一统天下,和曹魏那不断代,源源不断的人才脱不了干系。

    尽管,曹魏被司马一家取而代之...

    这无形为刘烈敲了个警钟,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才永远是国家富强安定的基石。这也是刘烈,日后,需要侧重考虑并实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如颍川书院与鹿门书院这样大汉顶级书院,不能是世家权贵私人书院。寒门子弟,只要德才兼备,一样应该有机会享受这样的学习。

    学无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