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浣月 » 第九十二章 再见

第九十二章 再见

    古雅果真就自顾自地说起来了。

    崔护似听非听。

    两人便是这样一起巡视完了山寨。

    回到寨中,崔护正色对古雅道:“从今以后,你不能再这样跟着我巡寨了。”

    “为什么?”

    “你没看见将士们看我们俩的眼光吗?你是有夫之妇,我也有我喜欢的人。咱们俩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崔护说完,转身大步离开。

    古雅看着崔护的背影,气得咬紧了嘴唇。这个人,怎么变脸比翻书还快?他说有喜欢的人?什么意思?这人不是她,又是谁?

    这一日,车卢跟着竹浣悄悄启程前往白衣国曼陀寺。黑衣军则由慕云兮带领返回卧马岭。

    在路上,车卢给竹浣讲了他与紫莺姑娘的往事。

    车卢和紫莺本来都是唐朝东都洛阳人。两人的家族也都是洛阳豪族。唐末,天下大乱,军阀纷纷割据称王。车卢的祖父是忠于唐王朝的。而紫莺的祖父为求家族生存,则很快地追随了叛军。

    这两家本来关系和睦,却因为政治取向不同而转变成了敌对状态。两家的家长遂老死不相往来。

    可是,两个家族之中的小辈,却不管天下形势如何,还在偷偷交往。有一回,车卢和紫莺在一次以琴会友的聚会上相遇,两人一见钟情。

    此事后来被两家家长知晓。他们暴跳如雷,分别将两个年轻人锁在屋中,不准他们相见。

    车卢和紫莺无法见到对方,便只好暗中托“鸿雁”传书。但不久也被两家发现。自此,车卢和紫莺完全失去了对方的消息。

    不久,洛阳大乱。乱军涌入城中,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在这种状况下,两家都决定搬迁到别处去。

    临行前,紫莺在家中一名仆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见到了车卢。两人相拥而泣。紫莺离开前,只说了一句:“我会等你的!”

    自此,两人各随着家族逃难、辗转流离,再未相见。

    竹浣问:“这么多年,将军可曾找过妙音师姐?”

    车卢道:“如何没找?我到处托人打听,只要碰到认识的人就问。后来听人说,她被江都王捉去当了小妾,她不从,自尽了。我痛苦了许久。可是心里却还抱着希望。因为我问的那人,他也没有亲眼见到紫莺自尽。我想这乱世,消息不可靠也是有的。说不定紫莺还活着。可是,后来,就真的一点她的消息也没有了。于是,我又相信了那个话。”

    竹浣听罢,心中唏嘘不已。

    竹浣又问道:“想必是将军相信妙音师姐已亡故,这才娶亲的吧?”

    车卢却摇头道:“那倒不是。那一年,我因与家里闹翻,便一个人逃了出来,到了清凉国。我的婚事是老国主指的婚。当时,我无法抗旨,只得依旨成婚。”说到此处,车卢甚觉无奈。

    竹浣在心中叹息:只怕这清凉国主的一道指婚旨意,便是致使紫莺出家的缘由!

    其实,此事竹浣猜对了大半,而车卢可说是毫不知情了。

    后来,多方打听的紫莺终于得到了车卢的消息。但这个消息无疑是当头给了她一闷棍。那人告诉她,车卢离开了自己的家族,流落到了清凉国,并成为了清凉国老国主身边的得力人。而且,他已娶了一名清凉女子,如今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紫莺顿时灰心绝望之极。数年来,她跟着家人辗转搬迁。眼看着家中的生计一日不如一日。困苦的生活带走了她一位又一位的亲人。她咬牙坚持着。因为她相信,终有一天,车卢会来找她。

    但是,现实竟如此残酷。车卢没有来找她,而且还娶妻生子,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他已经完完全全将她忘了。可怜,她竟相信那句“我亦等你”的诺言!

    心灰意冷的紫莺想一死了之。在这乱世,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死人。她的死亡,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是自己的亲人会为她悲痛,也不过三五日之后就会把她忘记。因为,有那么多的悲痛在等着他们。

    紫莺将眼一闭,跳下了悬崖。等她睁开眼,才醒悟过来,自己连求死也不成。一位老尼姑救了她。

    老尼姑是位世外高人,孤身一人住在一座小庙里。紫莺的到来,使她十分高兴。她告诉紫莺,自己时日已无多,此刻救下紫莺,乃是上天之意,要将她一生所学传之后世。

    紫莺怜老尼姑孤苦,答应一定好好侍奉她,直至她圆寂。

    老尼姑遂开始将自己毕生所学,一一传授给紫莺。

    紫莺亦潜心学习,以极致的刻苦努力来消解对车卢的爱与恨。

    紫莺决定,再也不回那个毫无希望的尘世了。于是有一天,紫莺要求师父给她落发。

    三年之后,老尼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个人世。圆寂前,老尼姑告诉已唤作妙音的紫莺,这世上有一个白衣之国,听说国主十分仁慈,老百姓在那里生活得安宁幸福,我死之后,你就去那里吧!

    妙音埋葬了师父,真的便启程前往白衣国。果然,白衣国国富民康,老百姓生活安定。如此,妙音便在曼陀寺安下身来,从此与世隔绝,只一门心思修行。

    这些事,妙音从未对人提起过,竹浣和车卢又哪里能知道呢?

    竹浣和车卢到达曼陀寺时,又是日暮时分。夕阳透过浓密的枝叶照射进曼陀寺前的庭院,使得这座小小寺庙显得分外古朴和幽静。

    一名年青尼姑走了出来,一见竹浣,立刻笑着行礼。她正是慧心。她又抬眼看看车卢,略觉诧异。

    竹浣问:“妙音师姐可在寺中?”

    慧心道:“掌门师姐已经回来了,公主请随我来!”说罢在前引路。

    车卢跟在竹浣后面,面色有些紧张,一语不发。

    刚踏进寺庙大门,只闻一缕琴声飘逸了出来。车卢不禁停了停脚步,面上一阵阴晴互变,颜色复杂。这缕琴声,他可是几十年未曾听过了。心中只觉一阵悲怆。

    走过一处小小天井。竹浣道:“将军且先留步,待我进去说明才好。”

    车卢点头表示理解。

    慧心自去。竹浣进屋。妙音见到竹浣进来,这才素手一拂,止住了弦响。

    妙音笑道:“公主今日突然前来,倒是令我深感诧异!”

    竹浣道:“今日我来,是特地为师姐解惑来了。”

    妙音笑道:“我乃出家人,何惑之有?”

    竹浣正色道:“师姐自然是不屑与这俗世为伍的,可是若心中有那解不开的结,又怎能真正心灵清静?”

    妙音脸色微变。

    竹浣道:“活在这乱世之中,许多事都会身不由己,许多事都会有误解。我想师姐也想弄清每件事的前因后果,对吧?”

    妙音道:“公主向来都是爽快人,为何今日说话如此转弯抹角?”

    竹浣笑道:“我这不是怕师姐怪罪我嘛。今日与我同来的,还有一人。我擅自将他带来,还请师姐恕罪!”

    妙音的身体微微颤动了一下。

    竹浣朝外叫道:“车将军,请进来罢!”

    车卢慢慢走进屋来。

    “紫莺!”一声轻轻地呼唤,饱含了多少深情!

    妙音的脸突然间涨得通红,且发起烧来。她深恨自己,真是不争气,这么多年的修炼竟是一个笑话吗?真是在他面前丢尽了脸!

    竹浣默默走出去,关上了门。

    屋内,妙音跌坐于琴前。她很想仔细看看那张多年未见的脸,那张脸曾使她那样的魂牵梦萦。可是,她没有勇气,也没有抬头的力气。所以,她只好看着面前的琴。

    车卢局促地站着,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坐下,有没有资格与她坐着对话。挣扎了一下,还是自己坐下了。

    “紫莺,我并非负心之人!”车卢终于开了口。他觉得,他一定要将这句话说出来。他不想被她看作负心薄情之徒。

    妙音闭了闭眼。呼吸的困难,使她暂时还不能开口说话。

    “当年从洛阳出来,我一直都在找你。我成婚之后也在找。我的婚事并不是我做主的,乃是清凉国主赐的婚。我当时没有办法拒绝。老国主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突然宣布的,如果我拒绝,老国主不会放过我。而且——,当时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你被江都王抓去做了小妾……。”车卢说不下去了。

    “那你可曾去江都王府找过我?”妙音突然发问,面容尽是伤心。

    “他们说你不堪受辱,自尽了!”

    “那你可曾见过我的尸首?”

    “……!”

    车卢无语。

    妙音冷笑一声,声音里尽是悲凉。“罢了,如今已没有什么紫莺这个人了,我与你说这些,不过是故人相见,说些闲话。”

    妙音叹息一声,渐渐地冷静下来。她再次在心中嘲笑了自己。还以为此生再也不会见他。还以为这颗心早已如死灰一捧。还以为就算是再见,心中亦不会有半点波澜。没想到啊,自己还会如此激动。今后还有何脸面再与人谈修为!

    “我知道,是我对不住你!”车卢沉重地低下头去。他觉得自己很无能,也很无力,才会说出这样一句干巴巴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