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飞姑娘 » 第十七章 鹏城追梦

第十七章 鹏城追梦

    “下面,有请今晚最后一位追梦人,吴雯。”气质女主持人站在舞台正中央,面对着摄像机说出了她的名字。接着,背景音开始播放吴雯和“换想+”的简介。

    坐在台下的观众配合着激扬的音乐鼓掌。吴雯站在舞台一侧的暗影里,紧拽着拳头。在她的前面,是一方耀眼的世界,像包裹着明艳装饰物的水晶球。这童话似的世界,现在却正在邀请她过去。主持人对她笑着。舞台前方的五位投资人相对严肃些,只在镜头扫过来时,不自然地笑笑。

    登场音乐就快结束了,吴雯的耳机里响起了导演的语音:“吴小姐,快上台了!快!”她扭过头往另一处暗影里,瞧见导演激动地指着舞台的方向。主持人已经退到了舞台边缘。她或许不得不上场了。

    “吴雯,去飞吧!”她在心里默念着,一咬牙,一跨步,身体在瞬间闯进了这个闪耀的世界。舞台上方的所有灯光都调试向她,观众席隐退而去,过了一会,她才勉强看见自己的伙伴。周遭的气温在攀升,她感到脚下发软,心口跳地厉害。

    “吴雯小姐,请开始你的梦想演讲。”主持人微笑着望着她。耳机里,导演也在提醒她。五位投资人拧着眉头,手里翻看着资料,又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注视着她。那是什么?是期待吗?还是轻蔑?是鼓励吗?还是无奈?......她想不了多少,此刻心脏好似膨胀了数倍,挤压着喉咙,逼近大脑。她睁着大眼睛,眨也不眨,试图在前方的光辉下寻找一个焦点,缓解眼神中的紧张。或许,她不得不开口了。

    “大家好,主持人好,五位投资人好。我是追梦人吴雯。”她的声音不太稳定,眼神也不够坚定。导演在耳机里提醒她深呼吸。这好像真的有用。

    “我是一个偷偷摸摸的追梦人,从这一刻起,瞒不住了。我看见前面几位追梦人的家人都来到了现场。他们脸上的骄傲另我羡慕。关于创业这件事,我是瞒着家人干的。我的家庭即让我羞于向他们倾诉我的梦想,同时我也不忍心让他们承受这份压力。”这显然是临场发挥的,导演又开始在耳机里提醒她,要按编排计划走。台下也出现了细碎的人语声。只有那四双眼睛默契地给了她力量。

    “我在一个贫困县长大。虽然不曾缺衣少粮,但遇见过不少缺衣少粮的人。小时候,他们总是和我一样笑地天真可爱。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读书,需要走十几里的山路。一个星期只吃一罐从家里带来的油炒辣椒粉......这些是贫穷的现象。我说这些是想说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消灭贫穷,就是人的一生。花掉所有积蓄去创业,不是疯子,就是不孝。”当她回想起那遥远却清晰的童年记忆时,真挚的双眼里泪水涌动,但她不会让它掉下来,也尽量不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有哽咽声。导演已经放弃了,耳机里一直安静。

    “三年级的时候,我想买些课外书,妈妈给了我五十元。我独自坐了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到县城除新华书店外唯一的书店选购了两本作文书。当年那家书店很小,只有十平方不到,高到顶的书架布满墙面。我是幸运的,起码我有课外书可看。我又不那么幸运,因为这家书店好小,可选择的书籍太少了。

    十几年过去了,世界日新月异,县城还是只有那家书店,不过扩建了几十个平方,门头越做越大。电子书盛行。手机成了留守儿童的避风港。这把双刃剑能填补孩子空缺的情感吗?恐怕事与愿违。精神世界要吃精神食粮。纸质书籍即单纯,又专注,是帮助孩子建立完整人格的良师益友。我想他们需要‘换想+’。”她渐入佳境,心情激动,但不是紧张了。跟随着自己的节奏,肢体越发放松,眼神越发笃定。观众也都被她吸引。

    “大城市有很多书店,这里不缺书籍。但这里有大量流动的中青年。他们频繁地更换出租屋。显然不适合携带大量的实体书籍。随着电子书市场的不断扩大,纸质书的边缘性似乎顺理成章。事情的反转将从‘换想+’开始。”说到这里,她注意到那位穿黑色西装的投资人的眉头挑了一下,这是质疑的意思。也许他对于吴雯既然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却还要进入实体书市场的行为不解;也许他对于这个“反转”抱有太多的问号。

    “我有一个故事。在十年前,有一个女大学生,在打暑假工的农庄里遇见了一个心仪的男生。故事的开始是一次奇妙的眼神交会。男生每天都会来农庄吃饭。但是他们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她想认识那个男生,但又十分害羞。而且,她不确定对方是否就是她会喜欢的人。年轻的姑娘直到离开那个农庄时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像这样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了无数次。人说你的眼睛里藏着你看过的书,也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书,眼睛,灵魂之间注定有着特别的默契。

    我想帮助那个女生。帮助她自然而然的了解对方,自然而然的认识对方。既不用耗费豁出一切的勇气,也不至让对方反感。最终,我创造了‘换想+’。它可以自动搜索附近五米内用户的书单,如果遇到想认识的人,通过书单也可以了解对方的思想世界。可以主动以借书为由向对方打招呼。以书为线,和懂你的人在一起。”

    导演在耳机里提醒她演讲只剩下最后一分钟,让她准备结束。她走回舞台中央。

    “我或许不是最优秀,最专业的追梦人,但我有最优秀的伙伴和对产品最真挚的热情。我相信这个世界是需要‘换想+’的。它是交友社交和易物相结合,市场上独一无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值得!请你们给它一个机会!”说完,她对着前方的三个方向,分别深深地鞠躬。

    现场大部分观众是在校大学生。此刻,演播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今晚最长时间的掌声。几小时的录制临近结束,观众已经十分疲惫。当观众席的灯光亮起来,吴雯看见不少人还处于兴奋之中。师父和妹妹他们激动得红了眼眶。

    主持人走上舞台,站在吴雯身旁。按流程,接下来是投资人的投票环节。从他们的表情和刚才的点评来看,“换想+”的希望渺茫。果然,只有一位投资人按了OK键。这表示,吴雯没有获得创投基金的投资名额。对于这个结果台下出现了一些嘘声。吴雯只是微笑着说了一句谢谢大家,然后走下舞台,分别与五位投资人握手道谢。

    “你的创意很棒,但是线下交易和第三方合作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所以我没有给你OK。好吧。加油。”

    “谢谢您。”

    “社交形式蛮新颖的,真的蛮好的,蛮优秀的哦。”

    “谢谢您。”

    “加油吧,年轻人。”

    “谢谢您。”

    ......

    吴雯把身上的麦克风退还给导演。导演冲她无奈地摇摇头,她冲导演无奈地笑笑,又道了谢。她与妹妹约好在电视台门口汇合,现在正走过去。她只感到身体仿佛被掏空了般,剩下一副骨架在缓慢地向前。氤氲笼罩着她。她回想着刚才的演说,“哎,说成什么了!还有好多没说到。投资拉不到就算了,再没让人记住,就彻底......”她懊恼地挠着耳后的头发。有三名女大学生朝她走了过来。

    “小姐姐,你好,还好等到你了。”姑娘有一头漂亮的长卷发,黑色上衣,黑色皮裤,穿着马丁靴,正满眼崇拜的看着吴雯。

    “是啊,我说肯定在这里能等到吧!”这个姑娘戴着大大的圆框金属眼镜。

    “你们是?”吴雯问。

    “我们刚才就坐在台下。我们是觉得你做的那个什么+好棒,所以在这里等你。”姑娘甜笑着。

    “‘换想+’”吴雯提醒道。

    “对对对。虽然,今天你没有拿到投资,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个APP肯定会火的。”

    “谢谢你们。”其实,吴雯心里在想,她们只是不知道公司只能撑到下周末了。

    “小姐姐,我们能跟你和张照吗?”

    姑娘们满脸青春洋溢,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她望着她们走远的背影,是如此轻松,明媚的背影啊!与她如今所背负的重担形成鲜明比对,这里是黑云压境,暴风骤雨的深海之上,飘摇不定的木舟,随时都将倾覆。看不到陆地,而身下是黑暗的深渊裸露着残暴的贪婪。她多希望,这木舟上只有她一人。可就在前面不远处那徘徊的人,提醒着她,船上还有他们。

    “姐,你出来啦!”妹妹先发现了她,朝她走过来,“没事的。我刚才问了好几个同学。他们都说对‘换想+’的印象最深刻。”

    面对他们的安慰,吴雯笑不出来。他们越是宽慰她,她越是内疚。她不敢看他们的眼睛,一路上都不说话了。大家向下走入地铁站。吴雯从她心里的那艘木舟上跳进海里。他们在船上呼喊她,她却宁愿让黑色的海水封闭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这一天又过去了。一大早,隔壁房间就传来师父讲电话的声音。他有点激动。吴雯从房间出来,正巧撞见师父打着电话也从房间出来。她朝师父挥手招呼,师父躲闪的瞥了她一眼,匆忙的往屋外去。屋顶平台上,他心烦的走来走去。这个电话打了半个小时。从窗户看见他挂了电话,吴雯才走了出去。

    “是师娘吗?”吴雯小心翼翼的问。

    师父点了点头,心情很是沉重,“她看了昨天的直播,知道了结果。有点担心......好像动了胎气。”

    “要紧吗?”吴雯慌张的关心道。

    “我妈带他去医院检查了,没大事,别担心!但是......预产期提前了,我过几天得回老家一趟。”师父又开始抽烟了,他忧虑的眼睛总是躲着吴雯。

    “好啊,当然要回去的。要是能买到今天的票,今天就应该回去了。这里也没什么要忙的了,后面善后的事情我可以处理的。”她故作轻松的揉揉头发,接着便是一阵沉默。

    师父的烟要抽完时,他犹豫着开口说:“那我去买票了。对不起。我应该陪你坚守到最后的。”

    “没事,师父,家人最重要。何况不是还有学弟他们在的。”吴雯勉强自己笑着。师父往回走时,吴雯对着他的背影说:“代我跟师娘问好,还有那30万,我肯定要还的。让她千万别操心。”

    师父没有回头,朝背后扬扬手。

    这时,妹妹拿着手机跑了出来,与师父擦身而过。她疑惑地瞅了师父一眼,“姐,师父他怎么了?”

    “没事。”

    “你惨了。你有事啊!你电话不接,爸妈电话都打到我这里来了。你看你看!”妹妹激动地跺着脚,她的手机上正显示着妈妈的来电。

    “你接吧!就说我想好了,会给他们回电话的。我现在......实在不想说话了......”吴雯现在有气无力的样子,看上去一夜之间瘦了不少。

    妹妹将手机收起来,“你不接,我也不接,我给妈妈发条短信。”

    “也行。”

    妹妹握住姐姐的手,她好像担心姐姐单薄的身体会被这轻柔的风吹倒。她们就这样站了许久,妹妹突然问:“姐,你想不想看看昨晚的节目视频?”

    吴雯本想拒绝,她沉重的脑子现在不想摄入任何信息。妹妹拉住她的手,继续说:“姐,还没到最后一刻呢?难道要缴械投降吗?”妹妹的话,犹如她拿着一根船桨在用力拍打海里的吴雯。疼痛使她抓住船桨,继而被拉出了海面。没错,船还没翻呢!她怎么能自己先跳入深渊。她抱住妹妹的胳膊,将她拖走,“现在就看。我上镜会不会很丑啊?”

    恰恰相反,电视效果很理想。怯场只是刚开始而已,往后就自然了。虽然她对自己的演讲能力非常不满意,与其他追梦人存有不少差距,但......

    “这是什么?你把弹幕打开了?”吴雯看见视频上方出现了滚动的弹幕,她有些犹豫。她担心会看见刺眼的文字,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换想+”的。同时,她又希望听见大家的声音——好的,或者不好的。如果,她还有做得更好的机会。

    “看看大家的反应嘛。”妹妹抱住她的肩头,语气调皮。

    ——她好美

    ——居然还是个美人

    ——又美又飒

    吴雯抿着嘴唇,斜眼盯着妹妹,不置可否的说:“额,这些关注点。”

    妹妹笑起来,“我姐确实好看嘛!你看,这条,说是在图书馆外见过你。还有这条。”

    ——在图书馆见过本人,换想+使用感挺好的

    ——看过这个故事,是杭州的农庄,是不是她本人的故事?

    ——用过,很不错的APP

    ——投资人瞎吗

    ——在奶茶店看见过流转书屋,店员跟我说过换想+

    ——书非借不能读

    ——我要是投资人,也不会选换想+

    ......

    “姐,不少人对那个故事感兴趣的。其实,我也很想知道的......我记得你以前在杭州打过暑假工。你就是那个女的吧?”妹妹好奇地问。

    吴雯没有回应,她表情认真地盯着屏幕,拖动鼠标,将页面拉到了评论区。第一条点赞最多的评论,居然就是关于“换想+”的:

    “毕业三年换了三家单位,搬了两次家。有二十几本书,真的很重。后来,想捐赠来着,又找不到地方。可是,我看见喜欢的书就想买回来啊~~电子书是方便很多,可看纸质书也不是矫情和守旧呀,就是喜欢那种生活状态,专注,宁静。换想+居然只得到一个OK!!!现在已经阶级分层了吗?资本是不是无法体会流动人口的生活?”

    吴雯看见后面还有不少跟评的,多数是在为“换想+”抱不平,也有的表示期待易书交友,寻找相似的灵魂。更有的将宣传笔记本上的那个故事复制了上来。

    “姐,看来你的热度超过了昨天其他人哦。”妹妹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她抖抖宽大的T恤,平常道:“我去买菜了。”

    “咚咚咚。”有敲门声,门外传来学弟的声音:“学姐,你在吗?你快过来看一下,这个数据......”

    妹妹刚巧走在门后,没等他把话说完,门就被妹妹打开了。吴雯紧张着走出来,“数据怎么了?”

    “后台显示,新用户数增加很快。”学弟的头发野蛮如刺猬,疲劳的眼睛此刻正严肃地盯着吴雯。

    “什么意思?”

    “我们要增加服务器流量,否则按这个速度,最迟后天,系统就会卡死。师父已经在去高铁站的路上了,他跟我说,听你安排。”

    “需要多少?”在此之前,流量增大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但现在,账户里只有几万块的善后费,再买服务器又有什么用呢?显然,学弟也是这样想的。

    “这个说不好,主要得分析这波增长是什么导致的。我看应该是昨晚直播的节目效应,应该只是一时的反应。持续性不好判断。”

    “所以,我们没有增加服务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