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滚烫人生 » 第十三章 酝酿

第十三章 酝酿

    翌日一早,李川就到了班主任办公室,说了王秀娟的情况。

    张荣亮听到是王秀娟的时候,明显震了一下,“行,这个事我知道了,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其实现在学校里这种事情并不少见,2002年,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非常薄弱。

    李川担心张荣亮不够重视,继续道:“张老师,您打算怎么处理?现在咱们学校就冒出来一些学生,无法无天,在学校课堂胡作非为,捣乱课堂纪律,您觉得为什么?因为罚得太轻了!这件事现在很多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对咱们班的学习氛围影响很大;出了这事,我听说王秀娟家里要去教育局告了。这件事,最少得全校通报批评、记过,不然班里风气就坏了。”

    这个事在学校领导的眼里不算大事,但千里之提愧于蚁穴,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灾难如果扼杀在萌芽里,就会少很多悲剧,而这样的悲剧,正在全国各地不停地上演。

    法制是制止校园欺凌的基础和保障,持续的高压状态校园欺凌行为才会有所下降,这需要的是个人自身保护、学校、家长、法律多方面的联合。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校园霸凌严重危害青少年成长健康,恶化人际关系和诚信交往原则,长期受到伤害的孩子不但会出现恐惧、抑郁、逃学厌学等现象,甚至还会形成仇视心理和敌对势力,拉帮结伙,反击报复等危害社会行为。

    张荣亮是一个有作为的老师,不然也不会以30岁出头的年纪就成为年级主任。本来李川汇报的这件事,并没有太引起张荣亮的重视,因为自从自己几年前来这里的时候,校园霸凌就屡见不鲜。

    学校门口还经常有一些辍学、毕业没考上高中的学生在外面晃荡,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对于班级内部问题,更多的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涉及到了李川和王秀娟,张荣亮觉得自己确实需要做些什么。

    李川还在诉说事情的严重性,听到李川的话,张荣亮也有点触动。这一件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作为学校治疗校园霸凌的一个模板,给其他学生都上上紧箍咒。

    看到李川还想继续说的样子,“说说,你觉得这种现象得怎么管?”

    半小时后,张荣亮罕见的点燃了一支烟。

    明明已经戒了72个小时了,还是忍不住了啊!

    张荣亮拿起笔,开始写起来——

    《关于治理校园霸凌的几点意见》。

    ……

    回到教室的李川,看到王秀娟的眼睛还有些红肿。似乎觉得不好意思,故意躲着李川的视线,不让李川看到她的眼睛。

    李川也不太会安慰人,只好继续学习。最近李川自习效率很高,两天的时间就把初一初二的数学完全学完了,进度比李川原本估计的要快不少,李川估算月考前的时间还算充裕,于是又继续在其他课堂学数学了,并且打算直接把初中三年的数学全学完。

    毕竟一直学习某一个科目,大脑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接近的,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如果几个科目交叉复习,每种科目适合的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反而会影响效率。这个学期有中秋节假期、国庆节假期,月考应该呀安排到10月中旬前后了,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这对于李川来说,时间非常充足。

    下课的时候,王文平满脸通红地对李川道,“李川,我看你是彻底放弃了,又报名体育队、又是光捧着数学看,你天天捧着数学看,数学能考120分?就算得了满分,你怎么进全校前三?”

    有其他同学打岔,“王文平,我看你也很傻,比李川强不到哪里去!你竟然相信李川真有希望进前三?”

    一说起李川裸奔的事,同学们就比较兴奋,“李川,你到时候把裤头套脸上,大家就不知道是你了!”

    “哈哈,应该李川带着眼罩,李川自己看不到大家在看他就行了……”

    李川没有制止大家,对于有些敏感的同学,可能这些话比较刺激,对于李川来说,听到的骚话太多了,听这些毫无感觉。

    只是看着几个满脸通红的同学,李川也不禁有些无语。每个人都有各自适合的学习方式,有的喜欢跟着老师的节奏来,有的喜欢自习。有人是记忆型,有人是理解型。这些一脸通红的同学,就像王文平,其实学习非常认真,满脸通红是长期低头学习导致的。

    可这些努力学习的同学,竟然往往只能在班级里成为中游,这是为什么?是智商碾压吗?其实大部分成年人的智商相差无几。更多的还是学习方法、开窍、重视度这些方面的问题。

    李川想起来曾经听王文平说过自己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课堂上努力跟着老师节奏走,还是忍不住走神,晚上回家还要补习一会,睡得很晚,进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恶行循环。

    想到这里,李川还是决定多说几句,“王文平,你晚上少熬点夜,抓住学习的黄金时间。听课能45分钟都完全紧跟老师的节奏来吗?这很难,可能一天当中两三节课可以,但一整天肯定会分神。而且容易忘记。听课也是讲统筹的,听课前做好准备,听课的时候重点听没掌握的内容、听扩展的知识点、听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这样才能效率最大化。”

    看李川说得这么正经,其他人调侃,“李川老师讲课了,快来学习了——论如果快速在学校出名!”

    而李川只一句话,就让大家闭上了嘴,“我要是下次考试考到了全校前三,你们敢到操场裸奔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