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滚烫人生 » 第三十三章 教育提前化

第三十三章 教育提前化

    张荣亮看李川欲言又止,“有什么事说就行,合适不适合的咱们一起探讨下。”

    “我最近发现王秀娟家里比较贫困,想问问您学校有没有什么针对贫困生的补助?”李川还是决定找张荣亮咨询一下。

    “这个其实我也发现了,我还专门找过,现在并没有这方面的政策。”

    李川灵光一闪,“如果探秘数学花园挑战赛或者全国赛获奖,学校有没有奖励?”

    “嗯,之前没有获奖的,这个我倒是可以给申请一下。不过李川啊,不是我打击你,你们现在才初二,要去和全市初三学生比赛、和全国初中生比赛,没有那么容易。不要抱太大希望了。”

    李川笑了笑,没法解释,开起了玩笑,“行,只要您好好吃饭,每顿饭规律点,我就能拿奖。”

    ……

    下午放学,李川、王秀娟、蔡海教室集合。

    “什么?你要提前参加中考?”果不其然,蔡海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大吃一惊。这个年代信息相对闭塞,周边复读的学生多,跳级的学生反而基本没有听说过。

    而另一个时空里,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致信当时的副总理,举荐江西赣州13岁的天才少年宁铂,这件事直接促成几个月后,中国科大少年班的诞生。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并于3月8日,举行了第一期少年班开学典礼,以“神童”宁铂为代表的少年班的出现,无疑是那个年代上演的最振奋人心的“青春励志大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

    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是华夏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最初几届少年班学生的优异表现,坚定了科大继续办好少年班的决心。而这个少年班里的学生,也出现了很多顶尖才人。

    李川知道大家对于跳级的接受度会略微低一点,“蔡海,你不用太惊讶。从全国范围看,其实跳级的人很多。你听说过中科大少年班吗?现在最小的大学生才12岁,未来这个记录还有可能被打破!当然,这对于咱们来说有点遥远。但是提前一年参加中考,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李川不给蔡海说话的机会,继续道:“就像你,之前已经读过3年初中了,虽然你上学早,但你现在还是比全班的平均年龄大2岁,如果顺利的话,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你毕业就24岁了,你觉得那时候年龄大不大?我们是参加了体育队,但是你觉得现在我们的学习状态真的全力以赴了吗?你每天回家有多少时间是写作业、预习或者复习的?你以前已经学过所有的课程了,如果你提前预习,是不是比其他同学更容易掌握初三没学的这部分知识?”

    李川连续几个问题问出来,蔡海一时也回答不上来。

    蔡海自己确实有淡淡的焦虑,就是他是班里最大的,还是读完初三又从初一开始读的,虽然这样的案例远不止他一个,“想想是很好,但我觉得很难啊。”

    李川继续打气道:“我现在已经把初中的所有数学都预习完了,按照我的节奏,其他的科目我完全可以在明年中考之前预习完。我们可以一起复习一起研究,还记得那天班主任找我们聊参加体育队的事吧,我还是那天的话:逼自己一把,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提前参加中考,是李川刚穿越过来就有的想法。

    而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川才和王秀娟、蔡海说,为什么会拖这么久?

    因为李川自己一直也没有想好,教育提前化到底好不好?

    在李川穿越过来之前,那时候就有很多代表、专家提出过一些意见,就是“缩短学制”,例如小学中学12年缩减成10年或者9年。支持者主要源于两点:一方面,缩短学制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对很多学生们来讲,6年小学、3年初中的知识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即可,如果缩减了时间,这为家长降低了教育成本,并且也为学校节约了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尽快进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按周岁算的话,城市小孩6岁开始义务教育,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一般本科4年22岁毕业,医学、建筑等有5年的,23岁毕业,再加上本硕博连读的就再往上加。有没有觉得上学的时间太长了?

    缩短学制,学生们能够提前两三年毕业进入社会,对于学生们来讲也是一个能够尽快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对于社会来讲也能够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能够更快的促进企业的发展。而进入社会的年龄越年轻,学生们的压力也会随之变小,毕竟照如今的社会现状来看,若是达到了一定的学历,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年龄都将近二十五六岁,人生“试错”的机会变少,从而变得愈加的谨慎。

    而反对者最重要的论据也是两点:一方面,学生们的压力变大。缩短学制,无异于是增加了学生们的压力,尤其是对于适应性差的学生们来讲,这项规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知识点没有减少,学习时间却减少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高效的知识,最后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另一方面,学生心智不成熟会受挫。缩短学制,那么学生上大学的年纪大概在15-16岁左右,进入社会时,年纪也还尚小,心智还完全不成熟,虽然人生中有了很多试错的机会,但是也更容易在社会中受到打击,感到挫败感。要知道,年纪越小的孩子对于社会上的承受力就越差,可能后果不堪设想。

    从国家层面来看,一个政策的推出牵扯的面太宽泛,一时难以快速定论。缩短学制,牵扯到教材调整、教师结构调整、教育资料不充足情况下的调配等等情况。缩短学制,涉及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疆域范围是非常广阔的。

    有些提议,哪怕它很合理,非常多人支持,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寻找试点、慢慢推进,确保成熟之后再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