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缘见长生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师道祖师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师道祖师

    盘桓几日后,谢松三人动身离开九华皇宫,黎辉和灵修之间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离开皇宫时,皇主与皇后因为身份没有亲自送别,只有太子黎辉替父母前来。好一阵感怀后,太子挥手送三人远去。

    马铃叮当作响,马蹄踢踏前行。车上三人看着皇宫逐渐变小,心中各有所想。

    “弥罗师叔,九华皇主是不是伤势还未痊愈?”

    弥罗望着城墙上驻足的两道身影,沉声道:“他被风伏显伤及道基,哪有那么容易痊愈。即便伤势好了,也怕是修行之路在无精进可能。所以他才急着给几个儿子定好未来道路。”

    灵修那日见过太子后,听弥罗说起皇主的意思,也不禁道:“父母总是希望儿女好的。”

    “谁说不是呢。”谢松微微一叹:“只是不知道这些儿女会不会领情。”

    在皇后与母家闹翻后,皇主明显倾心于将大统留给太子。但二皇子黎衡城府深,野心极大,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犹未可知。

    加上皇主伤势未愈,日后十有八九还会再生动乱。

    “罢了罢了,他家家事,我们操什么心。”弥罗长叹一声。纵然是多年老友,也有力所不能及之处。

    三人驾车,经渡口转渡船一路向北。中州皇朝地域广大,因此交通发展极为发达。除日行千里的水路与陆路,各大重要城市中都设立定点传送阵台。

    没花几天时间,三人便来到九华北疆。

    于边城修整时,谢松与其他两人分道而行。弥罗和灵修继续向北,往大夏皇朝而去,那里有直接通往东域的途径。谢松则是转道向夹在两大皇朝之间的九盘山去。

    九盘山地形复杂,山势盘桓而起,九转曲折,因而得名“九盘山”。谢松来到此地,竟发现此山与当初所见大不相同。

    只见高山起平地,碧树嘉草充盈谷涧,奇峰怪石伫立山巅,麝鹿狐兔林间窜动,鸢鸱莺鹤云间翔集。高山流水不复穷恶之相,茂林峻岭尽显造化玄奇。

    看罢山景,谢松啧啧称奇。地师道不愧是调理地气,治理山河的专家。仅仅这么短时间,就能将一派穷山恶水治理成这样。

    要知道,九盘山又名九阴山,传闻是皇朝大战埋骨之处,阴气汇集。上次景明圣人洞府现身时又有黄泉女圣现身,涌出大片黄泉死水,导致山上大半动植物死绝。能治理成这样,属实不太容易。

    谢松靠近九盘山主峰,一道虹桥自山中飞起,直达谢松脚下。

    桥上乐声响动,一对对童子现身,或提金灯,或捧香炉,分立左右。中间是一高大道人迎接而来。

    “贵客临门,喜上眉梢。”

    “冲微道长还是这般客气。”谢松微笑道。冲微道长是地师道放山真人弟子,是熟人一个:“尊师托人捎来请柬,谢松如约而来。”

    冲微点头应道:“师尊已等候多时,还请道友先行进去。”

    只见冲微从袖中掏出一面镜子,仰天照了两下,灿灿光芒冲天而起,照出暗中潜藏的几道身影。那些人见自身暴露,急忙远去。

    “这是?”

    见谢松发问,冲微笑道:“九盘山一带独立在两大皇朝之外,原本是魔道妖人潜藏之外。自师尊他们入主洞天后,时常有人暗中窥视。算不得什么大事。”

    谢松点点头,随他进入四圣景明洞天。

    洞天之中一切如故,共有四宫二十四殿。在地师道、太清宫等四个势力入主后,各自占据一宫。地师道就在南方朱明宫。

    一路走去,不时见道道遁光落入四宫,想必都是同他一样赴宴而来。

    谢松询问起:“不知这次放山真人因何设宴?”

    冲微说道:“这次宴会是收徒之宴。”

    收徒?犯得着弄这么大阵仗。谢松看着身边人来人往,不禁想起太玄门收徒时的场景。太玄门不过是在跃龙台点人而已,从没听说过收个徒还要设宴,广邀好友。

    冲微看出谢松所想,解释道:“这次收徒对我等来说意义不同。师尊还有几位师伯决定将地师道、太清宫、逍遥派还有兜率宫合并,此次收徒一是为了彰显此事,二是四宗合并后的第一位弟子,不得不隆重。”

    四宗合并,谢松想了想,没有置喙什么。太玄门不也是诸多不同从传承联合形成的宗门,他又能说别人什么。

    只是这种合并而来的宗门,不同宗脉之间必有摩擦,短时间内还好。若长时间不处理,说不定就会是下一个太玄门。

    谢松只能道:“宗门以和为贵,即便从前来历不同,日后都是同门,应当好好相处。”

    冲微似乎没有听出他的话外之意,笑道:“道友说的是。”

    入了朱明宫,进了正殿,再转深室,终于见到放山真人。真人手捧襁褓,里面露着一张白嫩小脸,睁着涉世未深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

    只见真人拿着一支龙虎金钩如意不断在小脸眼前晃动,逗得襁褓中的小儿发出好奇的声音。

    端看真人脸上的慈祥,谁能想到这是一派之主的仙台真人,而不是乡下含饴弄孙的老头。

    “师尊,客人到了。”

    放山真人从逗弄中抬头,见谢松走来,笑道:“小友来了。快来看看我这新收的小徒儿。”

    说着,真人将襁褓塞入谢松手中。谢松推辞不过,只好笨拙接下。看着襁褓中的小脸,只有巴掌大小,脆弱的仿佛两根手指就能捏碎。谢松双手僵硬,生怕用力大了。

    真人见他这模样好笑,好心教他调整姿势:“这只手往上一点,另一只手往下一点,别太大力。”

    谢松调整双手,怀中婴儿才舒服起来。

    “看小友这模样,一看就是不曾生育过小孩。”

    谢松呵呵一声:“前辈说笑了,晚辈才几岁,连婚配都不曾,谈何生育。”

    老真人笑而不语,转而道:“你帮老道掌掌眼,看看我这徒儿资质如何?”

    谢松粗粗看去:“体内灵气充裕,根骨奇佳,是个修炼的好苗子。”

    “还有呢?”

    难道还有什么我没看出来?谢松运动灵力,双眼露出一抹紫色。眼观怀中女婴,只见女婴体内一道灵机闪烁,锁住一道先天真一之气没有散去。

    “这……”谢松惊讶出声。

    先天真一之气是胎儿自母胎生成便有,是造化根本,任何人都不例外。当胎儿降生后,这些先天真一之气就会散去,化作后天成长的资粮。从前炼气士修炼混元一气,模仿的便是这道先天真一之气。

    女婴体内的先天真一之气被灵机锁住不散,天然站在起跑线外,而且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起点。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女婴后天不足,生来孱弱,被父母遗弃江边。幸好放山真人将其带回九盘山悉心照料,才保住性命。

    谢松睁大眼睛继续看:“似乎还不止于此。”

    女婴体内先天百脉畅通,骨质晶莹,在骨髓深处仿佛有一副副道图流转,甚是玄妙。

    “天生道图,这是先天道胎!”谢松再也忍不住惊讶,直接叫出了声。

    “小友好眼力。”放山真人神色自得。

    谢松小心放下女婴,先天道胎何其珍贵,就算是在各种神奇体质中也是众星捧月的存在。道胎体内天生道图,无时无刻不跟大道共鸣。

    换而言之,先天道胎根本不用费力修行,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在修行。就连吃个饭喝口水,境界都能自行增长。

    这种体质万年难见,没想到竟在今日看见了。

    谢松忽然想到一点:“大争之世,灵童辈出。这难道就是应运而生的灵童?”

    “看来你已经知晓了。”放山真人接过女婴,神色淡淡道:“原打算第一时间告诉你这个消息,却被别人抢了先。”

    谢松忽然正色起来:“真人这是何意?”

    似乎想起来,自己和放山真人每次相遇,他都有意无意帮了自己一把。第一次见面送了舆地图,第二次见面送自己进入圣人洞府。而这第三次,他还想把灵童的消息告知自己。

    每次都是他主动,谢松自问对他没有帮助,要说不怀疑很难。

    “你不要想歪了,我不过见你挺对眼缘,想多帮你一把。”真人笑着解释,而后带他往内室走去。

    “与小友相识这么久,小友还不知道我地师道师承何人吧。正巧我要带我徒儿给祖师上香,小友可来观摩一二。”

    谢松心存怀疑,跟着他走进内室。冲微没有跟进去,而是守在门外防止外人偷听。

    真人抱着婴儿来到一副画像面前,腾出一手捏起三根清香。清香自燃,被真人插入香炉中。

    烟气袅袅升起,谢松看向地师道祖师画像。只见其中一名骑牛道人,脚踏紫焰向西而行,紫气浩荡。其后有一关,上有“函谷”二字。

    正是圣人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三万里。

    谢松脑中不自觉联想故乡的传说,惊讶问道:“这是何人?”

    “此人是我地师道祖师,姓李,名不详,吾等后人尊称李圣。与小友一样,都从界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