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逝者一梦起红楼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昔日身后事,今朝眼前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昔日身后事,今朝眼前来

    “父皇,年后各椒房归省,不知圣意如何?”

    比起前面的两件事,这件则更像是闲聊的意思,皇帝也没有多想,只冷声道:“你自己猜的着,还要问朕?”

    云竹当然猜的着,贵妃归省自本朝开国以来还是第一回,要说皇帝脑门儿一拍就降下此等隆恩,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事实上因为本朝全无先例可循,甚至有大臣明言反对此举,称妃子省亲虽合天伦,然花费过甚徒耗财力。照云竹看来上这一本的那个言官,实在天真到了可爱的程度,谨慎看好他会在半年之内丢掉官帽。

    省亲耗费的又不是国库的财力,皇帝能在乎才怪,倒不如说花的钱越多,归省作得越宏大奢靡,皇帝反而会越高兴。

    因为这样一来,皇帝对于外戚们家里这些年敛了多少财能有个参考,之后收拾起他们来也就有可了先后轻重。

    毕竟抄家罚没也要拣有用的抄,找不到严嵩也至少得逮个徐阶张居正之流,你去抄个海瑞的家,那不是往自己脸上扇巴掌么?

    这实在不是什么隐晦的手段,云竹甚至都觉得皇帝作得太过赤裸,君不见第一批省亲的贵妃,都出自武勋世族?

    因此省亲这趟最奢华的那一个,定会是以后最倒霉的那一个。凤藻宫那位加封贤德妃的娘娘,最好祈祷自家这次能安安分分,不要作得太打眼了。

    真正有脑子的人越到这种时候,就越知道收敛。听说吴贵妃家里把省亲殿定在外郊,名义上称已经散尽家财,实则那院落比起云竹的公主府也气派不了多少,说一句简约并不为过。

    隆恩?呵,哪有那么好接的隆恩。

    不过这种事情心里明白即可,稍微试探皇帝印证一下问题也不大,说出来就是自找难堪了。

    云竹当然没有那么不长眼,而是重新换回自称,把事情转到了另一面。

    “孩儿这不是跟贾家有旧,想找个日子去拜会一下么?”

    八公主在扬州跟贾琏起过冲突不是什么秘密,因此这话一出皇帝就觉得有些无奈。

    “怎么,还惦记着找贾家的事呢?你也太小肚鸡肠了些,那贾琏醉后失言,你打也打了,闹出来自己面上也不好看,难道还要他的命不成?”

    皇帝倒真不是庸人自扰,以八公主在都中的跋扈作风,找上门去修理贾家的事她绝对作得出来。

    不过云竹确实不是打这种主意,便笑道:“父皇何出此言呢,孩儿可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而且他家出了个贵妃,孩儿就算想找他们麻烦,也得问问凤藻宫有没有意见不是?”

    比起刚才拿戴权来上眼药,这次云竹的讽刺更是明晃晃的,皇帝听出她话里有话,也只是没好气地道:“你去便去,不得失礼。”

    皇帝在她面前连表面功夫都不愿作,可见对那些聚在太上皇旗下的勋贵烦到了什么程度。

    云竹施礼笑道:“孩儿省得。”

    已经试探出皇帝的意图和底线,云竹并不打算直接去贾府挑事,毕竟师出无名,把贾琏找出来打一顿除了出气也没有别的意义。

    皇帝还没有放弃作明君的理想,那就不会给别人定上莫须有的罪名,贾府及其身后的勋贵集团,还需要一个时机才能真正倒下,这个时机的到来,或许不会很晚。

    “对了,你在扬州见过林海,可知他为何还未回京述职?”

    如果按照正常进度,林如海此时早已将淮扬盐政交接于继任者,算上路程也早该进都中才对。

    林如海是皇帝继任后,第一届科举钦点的探花,在京任兰台寺大夫时甚得皇帝青眼,年初主动送家小上京也极合皇帝心意,又听说其在扬州帮了云竹的忙,皇帝此问的确有些关心的意思。

    但云竹认为,这种关心是表达给云竹以及暗里的眼睛看的,告诉他们林如海是皇帝的人,并不是真的想让她汇报林如海身上发生了什么。

    “回父皇,林大人在任上夙兴夜寐,此时身染重病,恐怕受不了舟马之劳。”

    云竹自觉参透了皇帝的意思,林如海染病这件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述职延误可是大罪,林如海又有随时上奏的权力,按理说皇帝早该收到消息才对。

    “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真的是一副受惊的模样:“染了什么病,如何不及时求医?”

    ……父皇,现在是问这个的时候?

    云竹也被吓到了,皇帝如果真的只是表明立场,这句话可以说画蛇添足,而且以云竹对她老子的了解,对方脸上震惊和关心的神情也不似作伪。

    难道皇帝真的不知这件事?

    “应是操劳成疾,需要休养……”

    云竹木然地回话,心中却警铃大作。

    如今刚进冬月不久,林如海染病最晚也是八九月份,其间相隔至少两个多月,要知道地方官离任后,不回京也不上奏是有可能掉脑袋的。

    那位林大人绝不是蠢货,他的病情也断没有到提不起笔的地步,此时再怎么说奏章也早就该到了才对。

    是林如海突然脑子出了毛病,还是他的奏章……被谁扣下了?

    想到这里,云竹看着仍在关心林如海病情的皇帝,心中有些发寒。对前边奏事过程中满满的收获,也不再提得起兴趣。

    本朝沿袭太宗皇帝时期留下的旧制,朝臣与地方官上的奏折交由六部拟定,再由皇帝御览后,着大明宫掌印太监批红,因此戴权才有如此的权势。

    但举国事务繁杂全系于一人,皇帝哪能看得过来,今上勉强可算勤政,也作不到事事都看。只有大事要事,才会标明皇帝亲自审议,但有一种情况例外。

    镇抚司,钦差,某些地位特殊的御史,这些皇帝钦点直达天听的官员,他们的奏章是不需经过任何人,要直接呈到皇帝案上的。

    就比如林如海,以及云竹自己,都包括在这些人之内,因此才说直达天听本身就是权力之一。

    可是现在,林如海的奏章却可能被人扣住了。

    暖意升腾的御书房中,好似忽然来了一阵寒风,云竹抖着身子,抬头看向西边。

    那里……是寿和宫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