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路漫漫尽是坑 » 第1章 看见什么?

第1章 看见什么?

    泰山山脚有一个周湾村,近百户村民居住在此,大半姓周,不姓周的祖辈曾是倒插门。

    三月二十五日,一个老婆婆来到周湾村,她在村寨边缘变出一栋宅子。

    又在后院种下一枚桃核,桃核生根发芽,转眼长成一棵桃树。

    二十八日,泰山神诞辰,大齐泰皇率领众臣举行泰山封禅。

    泰山主脉最高峰海拔万丈,峰巅是一块大平地,唯有一座泰天门悬立。

    门高十丈宽七丈,只有门框没有门板,门内虚无空寂,扭曲空间,无任在哪个方向都会正对此门。

    泰皇跪在泰天门外,讲述这百年的功绩,如何镇压水妖、治理水灾、重定水系......

    然而泰天门门内没有显现登天之路。

    泰皇瞟一眼身后的国师。

    国师手心转动一枚珠子。

    有大臣开始眼神交流。

    太阳快落山时,清风拂过,从山腰升起一团团云雾,汇聚在主峰周围,一尊神灵显化在天空,身高千丈,身边龙蛇起舞。

    “拜见泰山神!”

    众臣三拜九叩。

    有大臣翻着眼望着天。

    夜色降临,神灵消失,并没天降玉露。

    泰皇率领众臣匆匆离去。

    众人走下最高主峰,脱离禁锢,有人离开队伍,飞入山间各处。

    “山间有妖族隐没。”

    “多处河段河水冰凉,疑是积冰所化。”

    “有些地方气温过低,有些地方湿气过重,有些地方草木有新的折痕。”

    随着这些人回归队伍,将情况告知大臣,大臣自然清楚了神灵显灵的真相。

    谣言四起,谣传泰山神显灵是假,乃国师勾结水妖弄出的海市蜃楼。

    十天后,泰山云雾密集,雷电轰鸣,有人在攻打泰天门,却没取得丝毫效果。

    周湾村,老婆婆偶尔看几眼,目光所至,便有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七月初一,一个老者站在山头,望着周湾村,心有不甘,心有恐惧,终究是进了村寨。

    “老祖宗。”

    村民与老者打招呼,称呼老者为老祖宗,对于老祖宗神出鬼没之事习以为常。

    老者犹豫良久,走到村寨边缘的宅子外,恭敬的低着头候在门外。

    前院坐着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在喝茶,看也没看老者一眼。

    老婆婆是三个月前到的周湾村,然而村民没觉得突兀,村民喊老婆婆为桃婆婆。

    “拜见娘娘。”老者躬身行礼。

    桃婆婆没理会。

    老者轻声询问:“不知娘娘到此......”

    老者话没说完,跪倒在地,浑身出现尸斑,头发脱落,皮肉萎缩,感觉随时会死掉。

    “真是大胆呀。这是你该问的吗?你也想变成我桃树的肥料吗?”

    桃婆婆放下茶杯。

    “不敢,不敢......请娘娘恕罪......”老者磕头苦求。

    “退下。”

    桃婆婆端起茶杯。

    老者跪着往后退,斜着退出十丈,退出桃婆婆视线,爬起来,走回自家宅子。

    “差点就身死神灭,女人不能招惹,特别是强势又记仇的女人。”

    老者身体恢复原样,长叹一声,立马收起不该想的念头。

    老者将一枚珠子放在眼前,看了看泰山,不是看泰山景色,而是透过表象看见内在。

    泰山山脉位于大齐东域,连绵万里,正中间主脉内盘坐着一尊神灵,五心朝天,神体与泰山主脉重合,神灵头部正是最高主峰。

    这尊神灵就是泰山神。

    主脉两侧的山峰内也盘坐着一尊尊山神。

    这些山神在哀嚎,形体在融化,冒出青烟,青烟钻入地底汇入主脉。

    周湾村正好位于泰山神盘在右侧的左脚脚心处。

    现在却有无数根须扎进泰山神身躯,正是桃婆婆种的桃树生出的根须,这才是泰山封禅时泰山神没有显灵的真相。

    十月初五,天气渐寒,周大山带着三个女婿狩猎。

    几人沿着采石河搜寻猎物。

    大女婿:“咦,河里有人。老三,你眼神好,看看是活是死?”

    三女婿瞧了瞧:“还在动,男的,看着挺年轻。”

    大女婿:“男的啊......这天气冷呀,没必要救了。”

    “男的?”周大山大喜,脱掉衣服,跳进河里。

    二女婿衣服也不脱跟着跳进河里。

    大女婿与三女婿急忙用绳子绑着木头扔到河里。

    捞起落水之人,救治一番,换掉湿衣服。

    “男的好呀!”周大山瞄着落水之人的跨部。

    “岳丈,您不会对男人......”大女婿打趣道。

    “一肚子坏水。”周大山一脚踹倒大女婿。

    周大山骂道:“老子连生四个闺女,后来受伤不能生了,嫁了三个闺女给你们三兄弟。”

    “本来约好你们三兄弟一家子,多生几个男孩过继一个给老子当孙子,不料你们家老头反悔翻脸不认账。”

    三位女婿不啃声了,这三位的祖辈就是倒插门,到了这一代才改回原姓邱姓。

    周大山满脸喜悦:“今天泰山神开恩,给老子送来一个男人,老子终于能有孙子了。”

    “这人这么大了,当不了孙子呀。”二女婿憨声憨气说道。

    “倒插门。”大女婿与三女婿异口同声。

    几人带着落水之人回周湾村。

    周大山推开家门,瞧见有一个女子在锻炼身体,三位女婿门也没进便溜了。

    “哎,只怪爹把你当男儿养呀。”周大山叹气。

    “爹,您叹什么气呀?您老了我为您养老,您去了我为您烧香,还不是如男儿一样?”

    女子扭头回道。

    这女子是周大山的小女儿,名周芽儿,年过双十,算老姑娘了

    周芽儿长得挺英气,两道剑眉一双凤眼,胳膊全是腱子肉。

    自此落水之人住在周大山家。

    周大山强行给其改名周采石。

    周采石容貌英俊,嘴巴利索,总是逗得周芽儿欢笑。

    一年多后,正月初九,周芽儿待产。

    “我本是太子,我本该继承泰皇之位,我本该统领万官治理兆民......”

    周采石蹲在房外嘀嘀咕咕,听到房内响起嘹亮啼哭,猛的站起身,又秃废的蹲回去。

    “我本姓姜,如今却姓周,我的孩子也会姓周......”

    周采石继续嘀嘀咕咕。

    “男孩,肚子里还有一个。”桃婆婆在产房内喊道。

    桃婆婆冷漠的看着新生婴儿。

    这婴儿自己从周芽儿肚子里爬出来,小手一划划断脐带,打一个结,一脸得意哇哇嚎叫。

    周芽儿的三位姐姐在旁边帮忙,对婴儿的怪异视而不见,正用温水给婴儿清洗。

    “男孩!哈哈哈......”房外周大山喜得满脸褶子。

    “恭喜岳丈!”

    三位女婿道喜,总算松了一口气,岳丈再也不会打自家小崽子的主意了。

    周大山走到老祖宗面前:“老祖宗,劳烦您取名。”

    “不急,不是还有一个吗?到时一起取名。”老祖宗回复。

    “对,还一个,应该也是男孩。”周大山满脸笑容。

    周大山安心了,特意请来老祖宗取名,就是想确定孩子的名份。

    从早晨太阳升起,等到傍晚太阳落山,产房内还没传出喜讯,房外的人心思焦虑,以为要一尸两命了。

    “生了,还是男孩。”桃婆婆再次喊道。

    “怎么没哭呀?”周大山问道。

    “张着嘴,瞪着眼,正在犯傻,拍屁股也不知道哭。”桃婆婆笑道。

    如此周大山有了两个孙子。

    老大早晨出生的取名周晨。

    老二傍晚出生的取名周暮。

    年复一年,两个孩子年龄渐长,相貌与性格越发不一样。

    周晨稳住刻板。

    周暮看似挺机灵,却时常犯傻,被起了一个外号叫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