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重八请我当皇帝 » 第四章 刺杀

第四章 刺杀

    刚刚坐下没有一会儿。

    就有一个新的女官进来奉上了一杯茶。

    “陛下,喝杯茶压压惊。”

    李佑自然而然拿到手里,突然想到廖永忠既然会用这样粗糙的办法。

    那么使人下毒,也应该不意外吧。

    所以李佑决定试探一下,便将手中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问道:“这是什么茶?”

    女官吞吞吐吐地说,“回禀陛下,这是我们的新茶,这是由新鲜茶叶提炼而成,具有清热解渴、降火消暑等功效,是陛下最适合不过的茶水。”

    嗯?

    十二月有新茶?

    你这刺客也太没有表演的天赋了吧。

    不动声色。

    “那你喝点吧。”

    说罢,把茶递给了女官。

    女官接过茶杯之后,并没有立刻喝下去。

    韩林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怎么还不喝?难不成你在里面下毒了?”

    “不敢。”

    “不敢就赶快喝,不知道你还要在这里站多久呢!”

    女官这才端起茶杯。

    仰头却突然暴起,摔掉了了茶杯,一把匕首出现在玉手之上。

    “啊~!”

    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韩林吓了一跳。

    而这时候,女官已经冲向了韩林,挥着匕首刺了过来,一刀就捅向了心脏位置。

    幸好有防刺服。

    没有刺破。

    不过还是一阵闷疼袭来。

    “好胆!竟敢谋害朕!”

    韩林怒吼一声,一脚踹了过去。

    女刺客在不敢置信的情况之下被韩林偷袭成功。

    “砰!”的一声就把女官的肋骨搞碎了几根。

    这时候老学究也悠悠醒来,一醒来就看见韩林在打女官。

    眼睛又一瞟。

    看见这女官手里拿着一把匕首。

    原来是刺客!

    当即从病榻上爬起来,死死压住刺客的双手制住刺客。

    打斗声引来了护卫。

    接着护卫又报告了上面。

    不一会儿廖永忠就带着文武官员数十员都跑来了。

    纳头便拜,“臣廖永忠救驾来迟。”

    韩林都快被气乐了。

    得警告一下。

    于是俯身靠在廖永忠的耳边,“廖中丞,你要是希望朕死,朕可以直接跳下去。”

    廖永忠听见韩林这句话,如遭雷击。

    这韩林儿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有人泄密。

    但是知道他想杀了韩林儿的人没有几个人。

    廖永忠一时慌乱,想不明白。

    但是还是镇静下来。

    “臣绝无此意,明王陛下您想多了,臣只是一心想着为陛下分忧解劳。”

    “哼!朕不需要你的担忧,朕自己会处理。”

    其他人也很疑惑起来了,莫非廖永忠真的暗杀了陛下?

    这不可能啊,廖永忠一直都很恭敬。

    还是吴王的心腹。

    这样重大事情。

    绝对做不出这种事。

    “好,很好,你们给朕看好这些刺客,朕要严刑逼供!“

    韩林不气反笑。

    廖永忠听见陛下说要严刑逼供。

    连忙解释道,“陛下千金之躯,怎么能做刑狱之事呢?”

    韩林点点头,达到警告的目的了。

    于是装作无意,对廖永忠道,“廖中丞,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说完便转过头去,不理睬他们了。

    “臣遵旨。”

    廖永忠松了口气,总算是逃过一劫。

    不然韩林儿这个兔崽子真的严刑逼供。

    那可真的不妙了。

    于是赶紧命人押走。

    慢慢就不了了之。

    韩林不提,廖永忠也不提。

    老学究虽然想提,但是也被韩林给拉住了。

    廖永忠只是在心里暗恨韩林。

    也没有再进行暗杀活动了。

    因为韩林这样当着众人面前这样说,要是再出事。

    那他估计也得负责。

    要是朱元璋拉他做替死鬼。

    再说自己也只是感觉吴王有这个意思,自己也做了努力。

    吴王也没有明示自己必须杀掉韩林儿。

    反正自己的功劳也挺大了。

    吴王一向按功行赏。

    一定也不会亏待自己。

    何必为了讨好吴王。

    背上弑君的恶名。

    而且已经被牧竖子发现了。

    再做风险有些大。

    也不体面。

    要不就算了?

    念头一起。

    再难自抑。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廖永忠这一番自我教育。

    使得他放弃了暗杀。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便从瓜州渡口上了岸。

    此时距离金陵城,还有一百多里。

    于是在瓜州休息了半天。

    韩林廖永忠一行人便带着天子仪仗,打上天子旗帜。

    浩浩荡荡从官道向金陵城进发。

    沿途风景如画。

    韩林也没有精力欣赏。

    所以他开始了骚操作,沿途并没有静道。

    而是大张旗鼓。

    沿途一直有人知道龙凤皇帝陛下要去金陵。

    这也是韩林的目的。

    知道的人越多,朱元璋就越不敢杀自己。

    因为此时的朱元璋还没有看透人心。

    他对好名声还是有一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