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重八请我当皇帝 » 第四十章 再度劝说

第四十章 再度劝说

    看到刘伯温无话可说,朱元璋接着说,说:“咱最痛恨的就是擅自妄为。”

    刘伯温摇头,“可我最后没有在坛壝杀李彬。”

    朱元璋呵呵一笑,“你当咱不知道?那不是韩林儿自作主张?你还骂别人牧竖儿,咱看你还不如他。”

    刘伯温张大了嘴巴。

    他想不到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变化如此之快,当年朱元璋可是先生先生叫个不停。

    未等他消化这句话。

    朱元璋马上又问:“先生当年在元廷也敢先斩后奏吗?难道你还在怀念元朝?”

    杀人诛心。

    刘伯温无语至极,如果他对元王朝仍有一丝希望,就不会来应天见朱元璋。

    朱元璋继续说:“先生要是不能做到‘忠君’二字,那么你就回家去种田好了!朕不需要你这样的人。”

    刘伯温低垂着脑袋默然无言。

    半晌后刘伯温怅然若失的离开了皇宫。

    出宫后,刘伯温并没急于离去。

    他找了处酒馆坐了下来,点了壶小酒和两盘花生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伯温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自己,他扭头一看,只见自己的桌前竟然站着韩林。

    韩林也不客气,嘿嘿一笑,坐了下来,“刘大人好雅兴。”

    刘伯温微微颔首,没有答话。

    韩林拿起酒壶给刘伯温斟满酒水,压低声音,刘大人是因为陛下?”

    刘伯温轻轻哼了一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韩林露出神秘的微笑说:“大人真以为陛下还像从前那样对待您吗?”

    刘伯温皱眉,盯住韩林。

    韩林继续说:“陛下可不想让人知道当年他是三顾茅庐请大人出山的,他不会让人知道他的战略能成功很大部分都是因为你。所以……你懂得吧?”

    刘伯温放下手中的杯子,淡淡的看向韩林,“所以什么?”

    韩林哈哈一笑,“所以我劝大人以后少说话,”他凑近刘伯温的耳边,“多说多错啊!”

    刘伯温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韩林见状,也不多说,拱了拱手告辞走了。

    这个劝人也不能硬劝。

    希望刘伯温能听进去吧。

    伯温坐在那里久久不动。

    韩林说的是对的,但是……但是……

    良久。

    刘伯温终究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韩林说的没错,自己是应该闭口不谈了,否则……后患无穷啊!

    回去后,刘伯温把自己关在屋内足足一夜没有出门。

    第二日清早,他才推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却看到外面的灰尘飞扬。

    他赶紧跑到院子中,把灰尘扑灭。

    这天气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不下雨,每天都是灰蒙蒙的,感觉整个人都不爽利。

    刘伯温洗漱完毕后,换上衣服就去上朝。

    没想到刚刚到达,遇到了一个难题。

    被几个月没下雨的天气折磨得无法忍受的朱元璋要他求雨。

    刘伯温准备依法泡制,再次为修建应天城的百姓求情。

    最近由于天气干燥炎热,建造应天城的工人死伤无数。

    但是突然想起韩林的劝告。

    刘伯温苦涩地看着朱元璋,说:“臣虽然通晓天文星象,但今年的旱灾实乃罕见,臣恐怕力有不逮啊!”

    “噢?”朱元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刘伯温,说:“既然如此,就不必劳烦先生了,朕派其它官员来就行了。”

    刘伯温跪伏在地。

    “叮咚,任务拯救刘伯温完成。”韩林的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

    韩林十分惊喜,任务竟然完成了。

    想想也是。

    要知道刘伯温这次确实没逞强。

    原本当朱元璋让刘伯温求雨的时候,刘伯温说道,“阵亡士兵的家眷被圈在一处,不给她们自由;建造南京城的工人死伤无数,尸骨暴露。如果能把这些事解决,天自然就下雨。”

    朱元璋马上命有关部门办理,一天后,朱元璋摇着蒲扇坐在水桶里等待大雨。

    可惜,三天后,苍蝇都被烤得死在地上,还没有一丝雨点。

    朱元璋震怒,酷热推波助澜,使他像炮仗一样,毫无悬念地爆了起来。当他正要向刘伯温讨要说法时,刘伯温递上了一封信。

    说他死老婆了,要润。

    这让朱元璋如何能接受?

    于是朱元璋问李善长,“你怎么看?”

    李善长心花怒放,说:“一个连求雨都求不来的半仙,留他何用?”

    朱元璋沉思许久,说:“允他回家乡,办他老婆的葬礼。”

    这就是刘伯温第一次回青田老家的是始末,再加上这次韩林的助攻,没有在朱元璋祭祀祖先的坛壝真的杀人。

    所以尽管朱元璋也不满意刘伯温。

    但也找不到理由驱逐刘伯温。

    而刘伯温也因为没有求雨的事情,没有逃跑的想法。

    所以任务自然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