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这就是奇葩的世界 » 小说对话写作要做到六个“不要”

小说对话写作要做到六个“不要”

    在小说对话创作中,可能会出现许多的误区,使我们走入写作的歧途。面对这些误区,我们一定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到对话写作中,就是要坚持“六不要”原则,合理使用对话场景。

    一、不要背叛人物或读者

    写出糟糕的对话,就是背叛人物或读者。

    没有忠实于人物的本性,让人物说出他们本来永远都不会说出口的话,就是背叛人物。

    没有用心去创作,诚实去创作,用对话去糊弄读者,就是背叛读者。

    比如:让他们就某些话题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让他们就某个问题喋喋不休;让他们透露出了大量他们本不想说的故事背景;让他们进行大量的事实描述;让他们发出一些不符合人物本性的声音;让他们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而不断地说教,这些是他们内心不想做,也不愿意去做的事。而我们只是为了向读者说明情况,介绍故事的背景,揭露人物的身份,把这些任务强加给了他们,让他们内心很是痛苦。

    我们必须让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小说中我们已经塑造出了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尊严,他们说的话必须反映他们的本心,我们不能利用他们来说出我们想说的话。

    二、不要利用人物去说教

    我们的创作主题能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也会掺杂各种个人的目的。

    如果我们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让小说中的人物讨论我们自己关心和喜欢讨论的问题,那是不恰当的,也无法塑造出为人诚实的人物。

    我们必须让人物有自身关心的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去表达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去表达他们的情感,这样我们的人物才会更加真实可信。

    尽管有些话我们内心非常反对,或者根本不喜欢,但如果这些话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还是会把它真实地表达出来,并且用恰当的人物、合适的时机,把这些对话说出来,虽然我们内心非常抵触,但这样的对话才是最真实的。

    三、不要让自己表现得过于聪明

    有人认为,他们的人物每次开口说话都应该是满嘴经典,或者总是说一些风趣幽默、让人发笑或令人震撼的话,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根本不存在。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表现多么聪明才智,有时轻描淡写胜过过分夸张。一些微妙之处更能让读者对人物性格有所了解,并且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聪明伶俐之处,也有突然愚钝之时,人在一天中也总有犯迷糊的时候,所以不要刻意地去表现自己的聪明智慧,活出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好的。四、不要过于努力

    如果我们过于努力去创作对话,可能就会露出痕迹,让读者感觉这些对话很牵强,也很做作。

    每一个对话场景,至少有两个人物,有时还会更多。为了塑造好这些人物,我们应该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说出符合他们身份的对话。

    写作时,只要放松心情,走进角色的内心,让对话来自于角色内心深处那个让人柔软的地方,即人物所在的地方。这样的对话才是真诚的,也是真实可信的。

    五、不要担心对话是否完美

    对话是小说的一种元素,相对于其他元素而言,对话是最容易写的,只要让他们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那样交谈就可以。

    人们在谈话时,经常会用到一些不完整的句子、习惯用语、方言、俚语等,还会省略部分内容,有时在语法和句子结构上也不太完美,但这并不影响对话的表达。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放松下来,不再为对话而感到担忧。只要能创作出真实的对话,能让人物展现自我,让他们的话语出自本心就可以。

    、不要让对话主导场景

    有的人喜欢在故事中大量使用对话,这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故事而言,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一般的故事,如果全部或大部分由对话组成,是行不通的。

    对话是一种手段,我们经常用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刻画人物的形象,给读者提供背景信息,描写其他人物的形象,制造某种悬念,提高故事的张力。从这种意义上说,对话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在以情节为主线的故事中,与情节相关的事件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在以人物为主线的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在转变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对话只是让人物参与到故事场景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故事的全部。

    如果让对话主导场景,场景的展开全部由对话来实现,就会缺少必要的行动和叙述。人物只是说话,没有思考和行动,就会让人感觉很肤浅。

    一个故事想要有立体感,必须将行动、叙述和对话编织到每一场景中。对话影响着叙述,叙述影响着行动,而行动又影响着对话,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