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这就是奇葩的世界 » 网络小说之如何调动读者情绪的两种手段

网络小说之如何调动读者情绪的两种手段

    文字上调动情绪常见有两种手段:

    一、制造“再也不可能”

    小明在等车

    小明在等一辆永远不会来的车

    小强在吃饭

    小强在吃饭,却不知,这是最后的晚餐

    我给你发了一条短信

    我给你发了一条短信,可是你再也没回

    我给你发了一条短信,最后一秒按了取消

    我给你发了一条短信,可是你再也收不到了

    哪种更煽情,大家自己体会一下。

    二、让人物表现出与自己身份相反的特质

    亿万身家却和大家一起吃盒饭(节俭)

    收尸工每天都要精心打扮自己(外表)

    妓女把所有赚来的钱给了心上人(爱情)

    黑社会在灾难中救助灾民(关怀)

    恶老板在员工危难时挺身而出(利他)

    铁血硬汉折了个小纸鹤(孩子气)

    吝啬鬼买下摆摊小女孩全部东西(慷慨)

    流氓阻止了一起强奸(正义)

    杀人犯逃亡途中给女儿买了个娃娃(亲情)

    诸如此类。

    如果用在正面角色上,效果相反。煽情的反义词,我认为不是冷酷,而是恐怖:

    同窗好友变成最大对手

    闺蜜的短信出现在自己男人的手机里

    金丝边眼镜的医生其实是色魔

    和蔼的老爷爷背地里虐杀小动物

    枕边人在关键时刻捅了自己一刀

    侦破的线索渐渐转了一名警官的身上

    半夜发现家里每一个人都变的怪怪的

    最后一条是不是看着渗得慌?评论里有位高人,把这句话加了半句:

    半夜发现家里每一个人都变的怪怪的,好像知道我会在头七这天回来。

    是不是感觉不太一样了?我们结合刚才说的第一点,让我们把这句话补完:

    半夜发现家里每一个人都变的怪怪的,好像知道我会在头七这天回来。开心地坐下,吃着妈妈做的一桌子

    的菜,都是我爱吃的。

    《唐山大地震》徐帆看抱着死去的老公看着一具具尸体对着苍天喊一声:老天爷,王八蛋。

    紫霞仙子为至尊宝挡了一剑,至尊宝一棒打在牛魔王身上也喊了一句:卧槽!

    一个女生被男友抛弃,看着男友远去的背影哭着说:卧槽你大业。

    那年同学会上,有个女生拎着孩子来参加同学会,是在KTV里,一个男生拿着话筒唱完一首《那些年》,然后在话筒里喊:于小芳,去尼玛的,我爱你很久了,然后跑了。

    有时候整个情景都很感人,就是差个泪点,我好几次被这句感动了,是真的。

    当一个人绝望的时候只能去操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大爷来表达内心的愤怒

    如果词穷没办法煽情的时候就,就讲一句脏话吧。

    先反着来。要煽情,先要平淡、奇怪、无情,最后来个揭秘式的反转。

    举例:

    妈妈每天到宿舍给儿子送饭,饭菜很简陋也很难吃,儿子总是倒掉去蹭同学的饭。(平淡)

    最后妈妈去世,医生告诉这个孩子,妈妈长期吃野菜,死于营养不良。(揭秘,反转)

    奶奶拿着一盒饭给他,说这是妈妈给他做的最后一顿饭。儿子夺路而出,一边哭一边奔向妈妈坟头。(煽情)

    再举例:

    爸爸以前是教师,后来不知怎么当起了黑社会老大,每天带着一帮兄弟在外面跟人打架。女儿很讨厌爸爸。(奇怪)

    最后爸爸被人砍死。爸爸的一个兄弟告诉她,由于她长得太漂亮,外面很多富二代官二代对她图谋不轨,警察不管,爸爸无权无势,只能自己搞了个黑社会震慑那帮人,每天暗中保护她。(揭秘,反转)

    女儿哭着跑到追悼会,想再见爸爸一面,可是爸爸刚刚被点火,众兄弟拉住她,她拼命挣扎,看着火堆中的爸爸又哭又喊……(煽情)

    再举例:

    男友吃喝嫖赌,女友劝还不听,还动手打她。女友愤而分手。(无情)

    半年后,一同学告诉她,男友已经病危,原来男友半年前就得了癌症,自知活不长,不想连累她,提分手的话她肯定不同意,所以就假装成一个坏人。(揭秘,反转)

    男友留了一封信给她,让她忘了他,找个好男人,还留了一万块钱,这是他半年来每天在外面搬砖挣来的。她哭着跑到医院,看到男友盖着白布被推出危重病房……(煽情)

    有。但不能为了煽情而强行煽情,不能太刻意了。要简单干净,包教包会。

    一个事件+一个绕口的数字(时间,字数)+一个无聊事件。

    例如我打开手机写知乎的时候,现在是2017年2月28号下午15点23分48秒,我用手在屏幕上滑来滑去,

    在手机上写了很多荒唐的话,不过这次我没有写到想你。

    用得最好的是王家卫。大家可以自己写写,尝试一下。

    刘震云一句肯定+半句否定+全部解构。

    例如:

    我在想你。也不是很想你;我看着外面深夜街道昏黄的光晕,杯中将要倾尽的最后一滴残酒,听着修不好的

    水笼头滴答滴答的声响。我知道我们已经结束了,简单,快速,不亚于一场军事奇袭。我想做一百件事留

    住你,但其实我做一千件也留不住你。更让我难过的是,我连一件事也做不了,只能在平淡无味的生活的

    间隙里,想一想,你此时在做什么呢。

    一正+一反,这一点很多人提到了,就是用戏谑的口句表达出一句强烈的渴望,往往是得不到的。

    我最喜欢的这种方式,是周星驰电影(我不记得名字了)里吴孟达说的一句话,我愿为你精尽人亡。

    在故事开头出现过的物品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它压根就不应该出现

    这种煽情方法相较直接煽情显得更自然一点,也没有突然反转来的狗血感,因为直接反转的话,观众会很容易发现编剧的意图而导致出戏。那么煽情效果就大打折扣。看过日剧《无间双龙》最后几集的应该会有同感吧,后面各种反转和煽情也太。。狗血了!为啥男主角前面几集中枪后还活蹦乱跳的最后一集却一枪死?不能抢救下吗?为什么前面几集都在渲染复仇,最后一集竟然说不复仇就不复仇了?为啥2人非要死一起,留上野妹子一个人孤零零的?一大堆逻辑问题会让观众潜意识里的理性情绪被激活,对剧情产生戒备心理,然后就理所当然的出戏了。所以很多令人映像深刻的感人电影里都没用过直接煽情或反转的手法,而是用更细致,更耐心的长时间铺垫法。因为这种方法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反逻辑的情况,结果观众会一直沉浸在感性情绪中不能自拨。

    直接反转这种手法用在恐怖片和搞笑片里面更适合,不符合逻辑也没事,本来搞笑和恐怖效果就是通过反差来创造的,观众被吓一下,乐一下就过去了,不会想太多。(如果一部搞笑片或恐怖片能做到前后逻辑滴水不漏,那就是高水平的,因为能做到的编剧非常之少,制造反差还能不违反逻辑,这真的不是常人能搞定的)

    回想很多经典煽情桥段,大都会出现一个情境:主人公在电影结尾时会再次接触到电影前半段出现的一个物品。就在这一瞬间,观众会被感动。因为这个物品正好代表了主角的一段特殊经历。而观众在电影前半段也一般都不太会留意到这个物品。但恰恰这个物品就是编剧埋藏很深的一个伏笔。

    剧本创作有一个很著名的概念叫“人物弧光”,就是说主角应该在剧情中发生变化(性格,外貌等等),绝不能出现一个主角开场是什么样,电影结束时候还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一个编剧按照这个原则进行创作,那么怎么更好的表现出主人公的不同?方法之一,就是找一个不变的物品来和改变了的主角做对比。就像普通人搬家的时候,总会找到一个有他们过去痕迹的旧书啊,旧玩具,老笔记本之类的杂物,总会有人不舍得把这些东西扔掉?为什么?因为这里面都是回忆,一个可以证明过去一个和现在完全不同的自己存在过。或是证明现在不存在的人或事在过去存在过的证物。

    当然也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也许一个事情,一句话,一首歌也可以。长时间也不一定是指100分钟的电影,10分钟,甚至1分钟的短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反正套路都是一样的。

    这两首诗打动我的地方都在于他们的朴实平淡,却又充满着最真挚的情感。

    不说台词,说人话,说真事儿,回忆过去的片刻...

    无奈,感同身受。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来自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发自内心深处的无力,注定无法改变的结局,会像子弹一样直达心底,让你感同身受。

    许多煽情情节都喜欢用爱情,因为爱情是最不能理性看待的东西。既然不能理性,就没有解决办法,没有办法的问题总是无奈的。

    当一个人不爱你的时候,你做再多他也不爱你。你再有钱有颜,把自己和观众感动千遍万遍,也换不来她爱你。昔日年少时最爱《白马啸西风》结尾处:“当你爱的人,深深地爱上了别人,你又能怎样呢?”

    只此一句,抵得上千言万语了。

    此处的煽情,大多数是你虽不爱我,我依然不肯放手的凄厉。你不爱我了,从此安静的姑娘抽烟喝酒,阳光的少年打架斗殴,已婚的妇人心心念念,成熟的大叔终身不娶,存的都是“我要你看见我是为你毁弃自己”的心思。

    然而这样依然不会让她爱你,你做再多感动自己的事,也是无用的。无奈不无奈?

    有幸运儿得佳人心属,牵手偎依,柔情蜜意恨不能长在一处,然而一朝生变,或父母逼迫,或意外身死……

    便此情此爱可与天鉴,然而却依然不得善终。你再爱他,也不能改变父母之命,无法让他顽疾治愈,死而复生。

    无奈不无奈?

    情非爱情一处,煽情自然也是如此。

    你看战场上英雄辞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都散了,说什么人间霸图,身陨道消。

    你看美人迟暮,陡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之感慨。容颜随岁月老去,人力不可挽回。

    煽情并非无奈一途,然而这种煽情却令人颓然无力。

    佛家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你所求不得如同种子,早在心里慢慢生根发芽,去抗争吧,我觉得最美好的祝福不是万事如意,是你终能得偿所愿。

    以前收集的存货拿出来:编剧的【笑点】&【泪点】

    因为那时候做的是视频文案脚本,所以都是比较具体可以拿来就用的情节↓↓↓

    【泪点】

    暮年回忆里的年轻

    病床前亲友爱人的死亡

    持续一生的坚贞爱情

    最后一次(车站永诀)

    长久的空虚寂寞被突然到来的人事物惊醒乃至点亮

    亲眼看到自己酝酿的悲剧在眼前活生生上演(参见酒驾超速公益广告)

    圣诞节双方士兵的阵前足球赛,而他们第二天将可能将刺刀刺入对方的心脏。

    【笑点】

    灵机一动或无意曲解的情况下,将产品亮点另作他用(参见泰国口香糖利用持久嚼力做人体发动机)

    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耍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花招(参见可口可乐边境线)

    主角因缺乏商品/用了竞品而造成的窘境(参见泰国广告眼神不好的小偷)

    旁人因不像主角一样使用商品/用了竞品而造成的窘境

    将因缺乏造成的窘境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来(参见泰国广告:悲伤男人的平胸老婆和卡带聊天的同事)

    刻板身份(如男人、医生,老板,售货员等职业)的反常行为(参见泰国健康运动搞笑公益片)

    将竞品作为主角获得产品的工具手段(可口VS百事)

    在被产品所吸引或对缺乏的不满中,动物作出人性化的推销等动作,或者人(特别是婴儿&美女)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动物之间的情侣嫉妒、家庭教育、官僚拍马等类人的relationship(参见福田汽车作为小猩猩玩具广告)

    人与产品之间产生了超越一般的感情关系等(参见男人与丰田车“失恋”后又找回的广告)

    遭受同类型的苦逼事件后,因祸得福/技,小有成就,属于搞笑类鸡汤(参见泰国擦地男终成DJ汽水饮料)

    1.用细节来塑造趋势,让人们对故事情节产生一种预期。

    2.然后对预期进行反转,并对细节进行新的解释。

    煽情点就是曾经发生过的细节。

    比如上面答案中,男女主人公在一起日常的生活,听过的音乐,用细节塑造了一份美好的爱情。(细节塑造趋势)

    然后反转,女主死掉了,男主人公虽然忘记了女主的一切,但是在听到同样的音乐还是泪流满面。(反转,利用细节煽情)

    再比如上面的答案中,妈妈每天到宿舍给儿子送饭,饭菜很简陋也很难吃,儿子总是倒掉去蹭同学的饭。(细节塑造趋势)

    最后妈妈去世,医生告诉这个孩子,妈妈长期吃野菜,死于营养不良。(反转,利用细节煽情)

    细节在煽情故事中扮演者重中之重的角色。

    我爱你,你爱我。结尾绝症痛哭流涕很难产生煽情的效果。因为这些感情的表达太过直接。

    普通的日常生活容易让人产生镜像感,让人觉得自己是男主或是女主,更容易投入到故事的感情中

    一句绝望的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