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夏纪神游 » 第一章 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条河

第一章 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条河

    且说,南朝景夏中部偏西南的玉诏州有一县名为泾县。泾县属玉诏州弥巍郡,与郡城及剑川县(剑川县同属弥巍郡)成犄角之势,县内多山,有大河名叫泾水。特别要说的是,与泾县隔着弥巍郡城的青禄县是镇南侯易湛的祖籍所在,剑川县的剑川书院则是易湛与当今景夏济成天子少年求学所在。

    五年前,泾县内搬来一户人家,自称姓秦。这户人家自迁来后,也不与外人打交道,只聘请夫子入府中教授府中少年学问。

    泾县城北外五里,泾河滔滔奔流,河岸边长满了芦苇,秋风吹过,河水涟涟,芦苇飘荡。

    岸边一处洄水湾,几株柳树下,一个少年架着鱼竿,人却半躺在鱼竿旁的躺椅上,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远山静谧,看着云卷云舒,似乎痴了。

    少年神思散发,静静看着水中鱼儿咬钩,吞下饵食,又不紧不慢游弋远去。微风拂过衣袂,掠过发丝,似乎也把少年的心灵拂拭干净,少年眼神明亮,微微支起身子感受天地自然缥缈,似乎整个人都融进了这片天地。

    青春洒然、明丽温婉的少女走过来,伸手整理了一下少年的发丝,无奈又不解地问道:

    “郎君,鱼儿都咬钩又跑了,你这钓的哪门子鱼啊?”

    少年偏头,露出清爽明澈的微笑:

    “醉翁之意不在酒,钓者之心不在鱼。”

    随即少年起身,自一旁案几上端起杯子啜饮,然后抄起一旁的琴置于膝上,信手抚动。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不远处,一个高壮的汉子收起鱼竿,将钓起的鱼儿塞进鱼篓,侧耳倾听着少年嘹亮悠远的歌声。

    一袭青衣抱着宝剑的男子,闭目倚着柳树,听着少年吟唱,缓缓睁开双眼。

    琴声戛然而止,少年停住歌声,他当然不想说后面的曲调他不会弹奏了。

    “三郎这是想家了?”

    “六叔,每个人对家乡的记忆中都会有一条河存在。”

    一旁高壮的汉子挠挠头:

    “可京城里哪条河两岸有稻谷来着?”

    少年凝滞,思索着道:

    “城东清湖外流的河岸边有大片田庄的。”

    石毅放下鱼竿,站起身,身高足足有九尺余,伸了个懒腰,百无聊赖接口道:

    “可三郎应该没去过清湖外的田庄吧?”

    “我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见过猪跑啊!这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懂吗?”

    少年恼羞,有些喋喋不休。

    这少年正是镇南侯易湛的第三子易来。

    易来不忿地觑着石毅,不甘道:

    “嗐!我跟你一个满身肌肉、不懂文艺的匹夫说得着这些?!”

    曲裾袄裙的明艳少女掩嘴轻笑,将少年额角散乱的发丝揽往耳后别住,不想三郎尴尬,打断道:

    “三郎,天色将晚,还钓鱼吗?”

    易来望望自家空空如也的鱼篓,又瞟了瞟石毅的鱼篓,伸出手掌五指张开,精神意念覆盖二十来丈的河面,神思一动,十几条大鱼被神念卷起飞过来,鱼篓瞬间被装满,还有几条鱼落在地上弹跳不已。

    “我的鱼比石守诚你的多!”

    石毅瞪眼道:

    “先前也没说比试钓鱼啊!再说三郎你这也不是钓起来的啊?”

    说着,石毅回头望着近处的河里,稍大点的鱼都被易三郎用神念捕获,其余大多受惊吓游向远处,剩下些小鱼小虾也是慌乱不止。有心一拳砸出去,将这一片的鱼儿震晕出水面,却又觉得自己一个横练匹夫去捡鱼也抢不过神念有成的易三郎。只悻悻的瞪着一副无赖样的易来。

    “三郎,你如今实力不弱,快精神宗师了吧?不如,某陪你练练?”

    石毅一脸不怀好意的样子。

    易三郎凝噎,不自然的道:

    “石大,你要点脸吧!你一个横练武道的宗师,哦,还是十年前就宗师境无敌了,这会儿怕是快大宗师了吧?跟我一个自幼体弱多病的少年比武功?”

    “嘿嘿,确实快大宗师了,唉!比不得莫先生啊。莫先生已经晋入大宗师了!”

    石毅似谦虚实则显摆,眼睛里的得意那是怎么都遮不住。

    易三郎咬咬牙道:

    “横练宗师就堪比大宗师了,你怎么不和六叔练练呢?”

    石毅故作自谦的样子,摆摆手道:

    “某与莫先生经常对练比试的啊,不过平分秋色而已!”

    易来捏了捏拳头,又看向粼粼波光的河面,有些失落和无趣。

    钓鱼的兴致没了,几分无趣聊赖生出。

    “我确实是想家了。”

    想念那条记忆里蜿蜒流淌的河,想念那个繁华忙碌的城市,想念那间花费所有积蓄、每个月还要还贷款的房子,还有那间经营的很一般的店铺,那些熟悉的、陌生的来来往往的人们,那些储存在电脑、手机里的音乐,那些看过的、没看过的电影,那些读完的、没读完的小说,那部安装了各种便捷软件的手机......

    十五年了,也不知道将来有一天能不能回到那个世界......

    也想念这个世界的家,那个在景夏明京城城北永兴坊的家。家里虽然父亲和兄长们长期不在,但二哥隔三差五总会回家一趟,大兄荆无病隔个几个月也会回家探望,就算是父亲和大哥也会偶尔回去的。家里还有明德叔父,有常来府中的舅父、外公,有青鹄、青鸾、青湖几个小丫头,有玄琤子道长、连阿四,有邢刻、李铁、魏卯......

    离开这个世界的家也有五年了,不知道要什么时候能回去呢?

    青衫抱剑的莫六看着少年落寞的样子,瞪了一脸无辜的石大一眼,眼神向青禾示意了一下。

    青禾会意,伸手扶住三郎,柔声道:“三郎,石大说你精神武功快宗师了,可是真的?”

    聪慧的青禾知道易来最喜欢武功修行,所以询问,意在转移注意力,让易来不那么伤感,毕竟幼年的易来就因伤感过度封闭了自我,家里人都很担忧。

    易三郎对青禾露出一个微笑。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幼年是个病秧子、多有夭亡之兆,再加上未苏醒灵慧魄的那几年不会控制情感,母亲亡故后情感崩溃直接自闭成了呆子,家人一直很担心他的情绪变化。

    心中温暖的同时,也不愿意让亲近的人无端担忧。有心说自己不再会自闭了,但又知道说了也无大用,该担心的还是会担心。

    他喜欢武功,只是喜欢拥有武力充实自己、保护自我的感觉——喜欢的是安全感。谁让他苏醒过来第一天就见识到这个世界有武功这种神奇的力量,还直接面临身怀武功的武者的威胁?

    “宗师境界尚离我甚远......”

    易三郎有些无奈。

    从八岁开始修持精神武功,进境极快,如今他的精神力已经可以称得上庞大,但是他却有些感觉摸不到精神宗师境界的门槛。

    十二岁开始正式习武,三年来勤练不辍,早早就练出内功,又得精神反哺刺激,内功日益深厚,可武道先天的境界也是迟迟看不见踪影。

    眼见精神力与内功日益庞大深厚,可前方之路却没什么头绪。

    易三郎猜测是前世见识过的信息太过广泛驳杂,影响了他对武道的理解。再加上,前世莫名其妙带来的两部真经对他影响太大,其上记载的武功与当世武学还是有些出入。

    毕竟,那是属于大师级武侠小说家的作品中,鼎鼎大名的《龙象般若真经》和《九阳真经》。

    曾经,网络上有人讨论过:龙象+九阳乃是绝配,兼修互补,当可无敌......

    可毕竟,这只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

    易来一度怀疑两部真经中武功的真假,可这些年,自易来接触武学以来,以此方武功文化相互印证,得出的结论是两部真经中的武功至少是不虚的。

    只是,按此方世界的观念来看,武学也须相应的思想作指导,道、佛、儒、法、墨、兵、农、名、纵横......百家思想传承下,各家武学自有其序,体系明确,前路明晰,着实比小说中模糊其辞的描绘靠谱得多。

    龙象份属佛家一脉,而九阳实属道家,二者理念上已不同,以易三郎当前的水准,还无法调和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