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何为江湖何为剑 » 国士无谋

国士无谋

    莫古青与庄老夫子拜别之后在烟雨楼休息了几日,随后去了趟百脉剑宗。

    百脉寒泉已经恢复了当初的盛况,四百多岁的大长老于半年前仙逝,知否脉与红痩脉两位三十年来一直苦于合一境巅峰瓶颈的长老终于突破了那道坎,此时正在云游寻山,百脉剑宗的境况蒸蒸日上。

    疯书生与十娘在百脉剑宗喜结连理之后世外隐居,并未在宗内逗留,却挂了个长老的名号。

    最让他感到吃惊的是曾经断流的鬼雄脉如今竟隐隐有追上知否,红瘦两脉的迹象,原来,自莫古青走后,百脉剑宗第一次招收了三十六名男弟子,鬼雄一脉的功法确实适合男弟子修炼,加之以百脉寒泉的功效,鬼雄脉三十六人中已经有六人跨过了转剑道的门槛,一人已经可以御剑。

    李宗主在闺房里绣一顶鸳鸯面纱,宗门事物大多交给老婆婆打理,她这位宗主乐的清闲自在,境界却不升反降,明显是荒废了两年的光阴。

    几位长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怕她走了当年清照祖师的老路,又不知该如何劝说。

    只听她在闺阁念到:“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窗台上有人应和:“习此等功法,怪不得要孤独一生!”

    李师师放下面纱,蓦然转身,见那人口含一束海棠花,好不风流!

    她习的是云中脉,当时脉中只有她与十娘两人,十娘情路多磨难,还曾人鬼殊途,最后都终成眷属,可她......

    李师师眼含玉珠,颇有要海崩之势,莫古青一个不注意就掉下了窗户,李师师跑向窗台,却未见人影,他已经站在身后!

    莫古青问道:“现在没了椅子,你还怎么藏?”

    对于莫少侠而言,他想去做的事情一般不会提前说,提前说的事情却不一定不会做。

    只是还未等他有所动作,脖子上就多了两条玉臂,鼻尖处还闻到了淡淡唇香。

    “你咬我!”

    “你活该!当初就那么走了,现在还敢回来?”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女人了?”

    “难道我不是么?”

    莫少侠气急败坏的坐下,喝了一口热茶,嘴唇却疼的厉害,竟是被咬下了一块唇肉。

    李师师见他如此模样,气急而笑。只是笑容转而就变成了忧色。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听说了很多传闻,前几天听到的,他居然要为了出云的战事刺杀东唐的儒圣,她又不信又想信,若是真来了东唐,怎么着也得过来看看她。

    可现在他来了,她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你......真的去刺杀了庄老夫子?”

    “什么?”

    莫古青转头一想,好你个何塞!

    “师师姑娘,在你看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应该不会去刺杀庄老夫子吧......”

    “我问的不是此事,而是,在你心里,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莫少侠当然知道,他在这位深闺小怨妇的心里形象肯定不会高大到哪儿去,果不其然,他听到:“卑鄙无耻,好色下流,仗势欺人,......”

    李师师抖搂了一箩筐,把她之前在心底所有骂他的话说了个遍,顿时感到神清气爽。

    莫古青皱着眉头,李师师以为他当了真,刚要再安慰几句,谁曾想他说道:“说的具体一点,最好举例为证。”

    李师师听了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还要我举例,好,我举给你听,她便把道听途说而来的一些风声,三分臆想,七分杜撰,最后说的口干舌燥,坐下来大口喝着茶水。

    莫古青听着暗自偷笑,对李师师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不佩服女人的想象力。

    李师师没由来又是一阵羞恼,过几天她就会更加羞恼,因为她的杜撰被传遍东唐的大街小巷,有的还被编成了儿歌,只不过故事的主人从莫古青换成了何塞,这种宣传力度,对于春烟雨的主人而言,并不太难!

    此时李师师就像个炮仗,白润的皮肤都泛着红光。

    莫古青起身说道:“骂完了?再不抓紧时间骂会儿,我就走了!”

    听他此言,李师师很多想骂的话又骂不出来了,干涸的双眼不知何时又挤出了泪花。

    “如果,我是说如果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百脉剑宗会站在你这一边,即便说服不了宗门,我也会站在你这一边!”

    “废话!你是给老子披过嫁衣的女人!”

    莫古青脚踩大鹏鸟,转眼便消失在云端。

    李师师呆呆的望着窗口,想着那一日的凤冠霞帔。

    东唐与出云的第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不同于西蜀的养精蓄锐和南通的试探,东唐第一战就是大战!

    东唐这边以王长为先锋,率领着八千王家子弟兵列在大军最前面,王云领右路军三万,王策坐镇中军八万,另有一名叫做王万敌的王家家将领左路军三万,共计十四万大军与出云对峙。

    出云这边有些奇怪,春姑娘立在城头,宁无谋侍立在左侧,莫凌在右侧,三千云英并未出站。

    出云兵士每四人一个方阵,两人持盾,一人拿大戟,一人拿长弓,九个小方阵组成三十六人的大方阵,九个三十六人方阵组成三百二十四人的方阵,以此类推,总计兵力十万上下。

    各个方阵间的距离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线,从对角线看,则像一个迷宫。

    两军对垒先是单兵叫阵,出云连败三场。

    东唐士气正盛,王策下令中军推进!

    王策不愧为东唐名将,而且以治军极严而闻名,八万人向前迈出一步,居然只发出一个脚步声,单凭这整齐划一的步伐,就足以窥测到整支军队的战斗力,八万人在迈步的同时,口中喊出一个杀字,震天动地,出云部队靠前的方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士兵面都已经汗流浃背,不少人干咽着唾液。

    春姑娘的身体有些倾斜,宁无谋看出了她实在紧张,即便贵为烟雨十二衩,即便是久居人上,却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数十万人的杀伐,一个小姑娘怎能不紧张。宁无谋手指下压,示意她不用紧张,可她的眉头却拽紧了!

    王长有多猛?第一剑斩下去,最前面方阵的两个盾牌兵连人带盾直接齐腰而断,八千王家军蜂拥而上,两个三百二十四人阵一冲既垮,出云部队陷入混乱之中。

    八千王家军掩杀冲阵,阵型却丝毫不乱,后面的中军跟上,杀人如割韭菜,初一交锋,出云这边的先头战阵就如同草芥般倒下。

    城头不停的变幻旗帜,前面幸存之人往后跑,后面军士往两边跑,出云几乎陷入兵败如山倒的地步。

    春姑娘双手握着栏杆,暴起的青筋几乎要撑破他纤细的手背,她咬着牙,额头上大汗淋漓。

    宁无谋看着面前这位从小就不服输的小姑娘,感慨道让她来做这居庸关的统帅,是不是还是太草率了些。

    春姑娘的嘴唇已经咬出了鲜血,可见城下的战斗是多么惨烈,出云的军队又是多么惨淡的光景。

    短兵相接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出云已经留下了几千具尸体,而此时,战场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东唐军队已经深入敌阵腹部,而他们面前是一条没有任何人阻拦的单向通道,通道两侧是一排排盾牌,盾牌下面是大戟,砍马腿,盾牌上面是弓箭,射人头!

    从上往下看去,之前还混乱不堪的出云军队就像是一座迷宫,迷宫所有的路都通往一处——地狱!

    东唐的军士瞬间人仰马翻,王长在阵中大喊:“冲两侧!”

    大军恍然大悟,向着盾牌冲去,可你冲左边,右边的人出来掩杀,你冲右边,左边的人出来掩杀,况且此时东唐还未统一,有人去右边有人去左边,更多的人则是在狭窄的甬道内被己方阻隔,东唐部队瞬间大乱。

    王长得知破阵无望,大喊一声:“撤军!”

    可哪里还撤的出去,前后拥挤,还有出云的大戟长弓在前,东唐一时死伤无数。

    就在此时,东唐的左右路边军前来救援,出云战阵瞬间收缩,预防这两路虎狼之师,中军得到了喘息机会,急急后撤,两路边军并没有冲入敌阵,而是在两翼打了个来回,就是要给中军争取到撤退的机会。

    见东唐撤退,出云兵阵再变,正是那战场上常见的一字长蛇,蛇身之后是上万弓弩,万箭齐发,东唐又留下了上千具尸体!

    此阵,便是宁无谋当时极力主张的迷宫阵。

    春姑娘接手拥南关不过月余,居然就能让这迷宫阵发挥如此大的威力,这不得不感谢三千云英。

    三千云英对阵法的理解要高于普通军士远矣,初一开始,由三千云英摆迷宫大阵,其余军士攻阵,之后便是一位云英领四位普通军士摆阵,再后来便是普通军士摆阵,而由三千云英带队冲阵,出云军士在战斗过程中领悟了战阵的精髓,所以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掌握此等巧妙的阵法。

    王家军对战阵的冲击哪里比得上三千云英,这套阵法宁无谋研究了几十年,而对于东唐军来说,也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