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第一咸鱼 » 第六十七章 父子差点不相认

第六十七章 父子差点不相认

    几个纨绔听陈枫描述完方才的情景,顿时也都傻了。

    甚至用可怜的眼神看着陈枫。

    “四哥,孔师向来脾气不好,你方才如此待他,只怕他这辈子都会跟你不死不休了。”

    “孔师门下弟子无数,许多都已经位居朝中高官。四弟,你这次,只怕是凶多吉少。”

    “四弟,我们,我们也帮不了你了。”

    几个纨绔,都对陈枫抱着同情心。

    陈枫挠挠头:“你们说,我现在去找孔师认错,还有用吗?”

    几人都摇头。

    “靠……他也没说明自己的身份,啊不对,是他说了,我压根没当回事……”

    陈枫也很无奈。

    谁能想到,大名鼎鼎的孔颖达,竟然会跑到自家辣椒地里来做见不得人的事。当时,陈枫打死也不会相信对方就是孔颖达啊。

    程处默补充道:“四弟,以孔师的性子,他会不会报复你不好说,但他儿子,这次一定会被带走的……”

    尉迟宝琳拍了拍陈枫的肩膀,安慰道:“四弟,就算孔志亮被带走也没啥,我们再给你骗,不,请一个来就是,反正长安城的读书人有的是。”

    “对,再弄一个来。”

    “这回找一个没有势力的,到时也不会担心被人追杀。”

    几个纨绔你一言我一语。

    陈枫却是一阵无语。

    他带着几个纨绔赶回家中,立即让福伯带着人去邀请孔颖达来做客。

    福伯离去,不多时间回来,委屈道:“哎呀,郎君,孔师好不讲道理,我好心请他来做客,他竟骂我。”

    陈枫问道:“他骂你啥了?”

    福伯摇摇头:“骂的太文雅,听不懂。”

    陈枫:“……”

    福伯又补充道:“不过,他还说郎君你不当人子。”

    这句,陈枫听懂了。

    几个纨绔也听懂了,全都同情地看着陈枫。

    陈枫啪的一拍桌子:“这老头,脾气还挺倔,算了,随他去,孔老师要走,咱也拦不住……大不了再请一个就是。”

    ……

    ……

    与此同时。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子不学吗,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陈家庄小学的教室里传出郎朗的读书声。

    孔颖达带着弟子们满面怒容的沿着石阶,怒气冲冲地往上走。

    “简直岂有此理!”

    “这村学,乃是教化育人之地,岂能做商贾那一套,按捐钱多少来塑像,简直有辱斯文……”

    “学堂神圣之地,供奉的应该是圣人塑像,程知节这些家伙,杀人不眨眼,如何能将其塑像放在学堂之中。”

    “乱了,乱了,全都乱套了!”

    “陈枫那厮,简直不当人子!”

    “我儿留在此处,早晚会学坏!哼,今日,必须把志亮带走。”

    一边走,孔颖达一边气呼呼地道。

    原本,孔颖达在长安时,听到程咬金秦琼等人吹嘘陈枫如何如何才俊,于是来陈家庄,打算先和陈枫见一面。

    谁知,一见面,就被羞辱一顿。

    是以,他赶回去后,召集弟子们,准备先把孔志亮带走。

    听闻夫子受辱,弟子们全都义愤填膺,准备替夫子报仇。

    一行人来到建造得巍峨雄壮的陈家庄小学,一进门,就看见两侧的高大塑像,而且还是程咬金等人的,反而像至圣先师孔圣人,亚圣孟子之类的没有见到,顿时,孔颖达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只是,刚走到教学楼旁,听到里面传来的读书声,顿时间,孔颖达虎躯一震。

    “这……你们可曾听过这些孩子读的书?”孔颖达回头,看着几个弟子问道。

    这几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是国子监里的佼佼者,饱读诗书,能诗善画,文学造诣非常之高。

    只是,闻言后,几个弟子都摇摇头。

    “夫子,这人之初,性本善,应是孟子之言,只是我遍览群书,却未曾听过这几句……”

    “这似乎是歌谣,朗朗上口,正好用作孩童启蒙,听起来简单,但仔细一想,却是意蕴深长,啧啧,编造这歌谣的人,定是我儒门了不得的人,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高人!”

    “是啊,短短几句歌谣,却说出了许多道理,一般人可做不到。”

    几个弟子一边回味,一边称赞。

    听到耳边不断传来的三字歌谣,孔颖达确信,这绝不是前人所做,否则,以这三字歌谣的魅力,断然不会籍籍无名,当流传甚广才是。

    想着,他脚步加快,穿过几道长廊,走过一个小花园,就来到一个教室门口。

    教室宽敞,而且呈阶梯分布,里面坐着三百多个孩子,简直不要太壮观。

    孔颖达从没见过这么多学生挤在一起的场面。

    国子监虽然学生多,但都是分开授学。

    至于私塾,那学生就更少了,有些私塾,甚至只有三两个学生。

    三百多个穿着破旧,稚气未脱,但个个精神抖擞的孩子,让孔颖达感觉十分新鲜。

    他走到门口,眯起眼睛往里看。

    只见一个膝盖高的台子上,放着一张桌子,桌子后是一个身材瘦削但气质不一般的青年,青年背负着手,正细细打量下面念书的孩童们,他身后是一块巨大的黑色木板,上面写着白色的字。再看那桌上,竟然放着好几盒固体石灰,黑板上的字,正是用这玩意儿写的。

    孔颖达仔细打量青年,忍不住问身边人:“那,那好像是志亮?”

    一个弟子上前,看了半晌,道:“夫子,那人,那人好像真是志亮师弟。”

    另一个弟子却摇头否认:“不可能,志亮师弟从来都是不梳头不洗脸,袍子也是脏兮兮的,可你看此人,穿戴整齐,器宇轩昂,绝不会是志亮师弟……啊,夫子,我没有半点瞧不起志亮师弟的意思,我,我只是,只是,此人与志亮师弟相差太大……”

    孔颖达:“……”

    就连孔颖达,也只是感觉对方像自己儿子,心里却是不敢确定。

    这时,那青年转头,看见孔颖达等人,顿时激动的跑出来。

    他一把抓住孔颖达的袖子,激动道:“父亲……”

    蛤?

    孔颖达一愣,不敢相信道:“你,你是志亮?”

    对方点点头:“父亲,我是志亮啊,你不认识我了吗?”

    正是孔志亮。

    可是,孔颖达却差点不敢相认。

    这一幕,让旁边的几个弟子都目瞪口呆。

    孔颖达拉着孔志亮的手,细细打量,最终确认这就是自己的儿子,看上去胖了不少,白了许多,气色也很好。以前的孔志亮,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如今,却是和其他青年人一般无二了。

    孔颖达心里十分吃惊,连忙问道:“志亮,你,你怎么会这副样子?你在陈家庄,难道没吃苦吗?”

    在来之前,孔颖达本以为,自家儿子被程处默这几个纨绔拐到陈家庄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来,一定吃不饱穿不好,以孔志亮的性格,说不得还会被人处处欺辱。

    可这一见面,完全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