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成王成枭 » 第三十八章 出谋划策

第三十八章 出谋划策

    而我新朝内部世家祸患严重,虽然世家子弟多是碌碌无无之辈,但不得不说世家子弟具有真才实学的并不在少数。相对其余两国,国力较为强盛。国内已经五年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灾患,国库充盈,所以军部一直鼓吹战争,因为只有发生了战争,他们才有机会得到战功,升职加薪。

    而世家子弟他们可能不需要军功,但他们的后辈肯定需要,所以也不会反对。要不是皇帝一直休养生息为理由压着,现在朝堂之上已经掀起了一阵征战之风了。

    泽国偏居江南,其国君年幼又一向软弱,只是宠信几个小人。朝内政事皆有几个大臣把持,对我新国一直是恭敬有加,并无什么威胁,又有长江天险,自认为没人可以攻击到自己,全部沉醉在鱼米之乡中,警惕不足,攻击性更是不足,不足成为新朝后方祸害。

    我朝经过吾皇这一代修养生息,国库足以可以支撑起一场战争。内无大患,外敌却有内乱,这是天赐良机,等到留国内患平定,损耗了太多国力,世家、军方定会携民意请战,我想皇帝也会同意的,经过他一辈子的治理,新朝已经从太祖的满目疮痍,到现在的国泰民安。他需要晚年的开疆拓土为对他英明的一生画上圆满的结局。”

    “先生大才,是程某见识浅薄,所以自认为天下人皆如此。没想到竟能德遇先生这般大才。程某收回刚才所言,并为刚才所言向你道歉。”程允拱手弯腰道。

    如果说,这书生只有筹算厉害,程允会更加警惕他,因为只凭一个筹算他就可以去任何一个店铺做账房先生,定不会为生计困苦。但见识了这书生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他倒是不怎么警惕了,因为他程允现在还不值得别人排一个有如此才能的人来他身边卧底。

    “既然狱头认可我的才华,那是不是可以放我离开了。”书生还是一脸平静的说道。并没有因为程允的认可、道歉而表现出自满。

    “先生可是还不愿原谅程某,刚才程某的无心之言可是伤到了先生。若是如此,先生若想怎样惩罚程某,程某自当遵守,只求先生能消气。”

    “狱头严重了。”

    “哈哈,我自是狱头,乃掌管刑法之人。自是知道祸从口出,既然说错了话,自是要受罚。光是口头道歉又有什么诚意,我程某自非惺惺作态之人。”

    说罢,程允左右开弓,向自己脸上扇了两巴掌。程允下手极狠,俩巴掌下去嘴角就有血丝渗出,脸颊很快就已经开始发肿了。

    “哎,大人为了我不必如此。”那书生见程允这样,有些触动。

    “先生大才,可愿在程某这里暂时屈就栖身。”程允正色道。

    “固所愿,不敢辞。张某必竭尽所能来报大人的知遇之恩。”书生也一脸正色道。

    “哪来的什么大人,先生叫我名字即可。还不知先生大名。”

    “在下张曾,礼不可废,大人叫我名字可,我直呼大人名字不可。”张曾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只是一个狱头,哪有那么多的规矩。好了,不谈这些,今日幸遇先生,真乃快事。我请先生喝酒。”

    说罢,和张曾一起向外面走去,程允见天气寒冷,而张曾又穿得单薄。遂解下外套,披在张曾身上。

    “这天气那么寒冷,先生穿如此单薄,莫要冻坏的身子。”

    并非程允矫情,而是程允知道,这个时代就叫讲究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自己和张曾一开始并不愉快,若是因为自己一句话就将一位大才推走,他不把肠子给悔青,他身边却是缺少一个可以商量事情的人才。可他又没有什么能笼络人心的资源,只能从感情上入手。

    张曾看着披在身上的外套,和只穿着内衣的程允,明知道这是他在笼络人心,可心里还是很感动。的确,一开始程允的怀疑让他的才能,让他很气愤。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平白无故的一个人来投靠自己,自己也会生疑。

    不过,也确实像他所言,他一开始还真没想着投靠程允,只是见了程允,看他面相奇特,便推算了一下,卦象上确实显示的是成王之姿。虽然,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随便遇到一人便有王者之姿,但好歹给了他一个心里安慰,再加上一时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地方去,便想着不如先投靠他。

    若是此人值得辅佐,那便专心辅佐,以后他若是发迹,他也会跟着挤入上层。若是此人不值得辅佐,那就舍他而去。后来见他无意收留自己,他也懒得硬贴上去,没想到他放弃了,程允反而恳求他留下了。

    其实,他并不知道程允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想去做账房先生。他若是知道,定会解释道:他是个读书人,虽然,京城磨掉了他原本的傲气,但是并不是他丢掉了底钱。读书人享受的是筹谋划策,运筹帷幄。而不是每天在账房里对着蝇头小利计较。

    所以他宁愿当一个狱卒的狗头军师,也不愿为了生计去做账房先生。

    咂舌斋就饭馆,程允随便寻了一个包间坐下,吩咐店小二上菜上酒。虽然,店里的掌柜的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但是厨子、店小二却没跑,饭馆也可以吃酒。

    因为脸腮已经红肿了,程允也没有吃太多东西,只是喝了几杯浊酒。待张曾酒酣饭饱后,程允放下酒杯随意的问道:“先生以为,以我的身份要对付世家需要怎样对付。”

    “哦,大人要对付那个世家。”

    “这整个廪丘城的。”程允大笑道。

    “为何?”

    程允便将他所经历的一些内幕说给张曾。张曾沉吟了一会说道:“我这里有上中下三个计策。不过以大人现在的能力,下策不需要考虑,只能作为辅助,适合大人的只有上中两策。”

    “哦,不妨说来听听。”

    “上策便是你成为程家家主,程家是世家,你若是世家之主,其他的世家自然不会再对付你。中策便是大人你迎娶世家之女,你自身的身价便会上涨,世家就算对付你也只会将你从狱头职位上调走,并不会危及你的生命。其实如果大人不介意入赘的话,效果和上策也差不很多。”

    “那先生的下策是什么那?”程允听完沉吟了一会,其实这两策他倒也想到过,只是各有利弊,所以程允才要听听张曾的想法。

    “大人可还记得,我刚才对大人说过,再好的计策也需要实施的力量。若是大人有一定的手下,那么便可以装扮成盗贼,给世家找一些事情做,让世家无暇再对付你。只是这一计只能拖延时间,并不能根除祸患。所以说这一计只能用作辅助。”

    “那先生建议我用第几策?”

    “上策虽然能让大人直接免除世家的困惑,但却需要大人要背负一个弑伯的罪名。就算你不杀程家家主,只要你最终成为了程家家主。世人便会认为就是你暗下里下的手。这以后会对你的前途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这个狱头职位,有些不值得。”

    “哦,那先生的意思是建议我用中策了。”

    “不不不,我建议大人中策和下策连用。一边迎娶世家女子,增强你对世家的影响力。然后,找人再给世家生些事端。让世家无暇关注大人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