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谍战猎刃 » 第四章 师生谈话

第四章 师生谈话

    华志诚进入了军统局江原站机关办公楼,老师的办公室就在这里。

    随着战争形势的紧迫,江原站其下的部分科室开始向后方转移,只留下了一些较为重要的部门运行。

    而他的老师杨峰由于是江原站中校副站长,仍需要主持站务,自然也留守下来。

    “老师,”华志诚尊敬而又不失亲近的说道,“事情我已经办妥了,有关事项已经移交情报室。”并且把行动过程详细的叙述了一遍。

    杨峰赞许的点点头,开口说道:“可见你确实是做特工的好料子,我没有看错你,所以你就尽快到军情处报到,不要耽误了时间。”

    华志诚听完脸色一苦,他在黄埔军校学习的就是步兵,在德国留学期间学习的则是特种作战,对搞情报这一行实在是不擅长,而且也提不起兴趣。

    华志诚的反应在杨峰意料之中,毕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才是作为一名军人最向往的事情,更何况是出身黄埔的青年学生。

    可今时不同往日,日军马上就要大举进攻江原,届时这座千年古城将会变成惨烈的战场,又会有无数军人光荣牺牲。

    但华志诚是他最看重的弟子,绝对不能白白的送到战场上当炮灰,还是调到军统局在自己身边做事最为放心,起码能保证周全。

    “老师,”华志诚尽可能的说服杨峰,“我在前线可以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而且我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定会保证自身安全,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不行!”杨峰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在他看来这些刚从军校中走出的学生还是把战争想象的过于简单甚至美好,日本鬼子不是校园里站着不动的稻草人任由学生拼刺,而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恶狼,随时会扑上来狠狠地撕咬。

    华志诚自然知道杨峰的真实想法,也能深刻的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日本鬼子的凶猛,不然也不会十四年艰苦抗战和付出了3500万军民以上的伤亡才把小日本赶回老家,可他想说他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华志诚了……

    “志诚,你实话实说,是不是看不上特务这行?”

    华志诚一时无话,如果是纯粹的20世纪黄埔军人,那么他可能真的看不上特务工作。

    毕竟身为一名军人应该在战场上真刀真枪跟敌人对着干,而不是采取那些见不得光甚至下三滥的手段来取得胜利。

    但是现在不同,他是穿越者,是21世纪的来人,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

    他认为,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只要能把小鬼子赶出去就成,还管他怎么操作呢!

    之所以不想加入军统局,只是认为情报工作不够刺激,不够热烈。

    而情报工作搞好了甚至比正面战场歼灭敌人一个联队都有用,这是不可否认的。

    他是这样想的,可到了杨峰眼里,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想法。

    “你是不是还想着建立什么特种部队?”

    对于华志诚,杨峰是非常清楚的。

    以前看着挺踏实,可德国留学回来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提出来一堆稀奇古怪的理论,甚至还向下部队视察的张恩峰将军提议建立一支所谓的特种部队,专门搞什么特种作战。

    杨峰认为这纯粹是华而不实,想要靠小规模部队就取得一场大的战争的胜利,不是幻想就是脑子有病。

    如果特种部队真的有用的话要党国上百万精锐何用,简直是无理取闹,所以杨峰只当做这是逃避加入军统局的借口。

    “老师,”华志诚认为杨峰对特种作战实在有很大的误解,他打算好好解释解释,杨峰直接挥手打断了他。

    “志诚,你的心情我理解,你是一名优秀的军人,想上战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无可厚非。

    可是你必须弄清楚,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枪炮无眼。

    我和你的父亲是至交,当年他救过我的命,你又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英年早逝,留下你伤心的家人。

    所以这次你必须听我的,马上办好离队手续,到军统局报到,再晚就来不及了。”杨峰苦口婆心的劝道。

    听到杨峰的话,华志诚心里一阵无语,你就笃定我上了前线会英年早逝?

    难道你就不相信我有什么护身符吗,绝对不会死在小鬼子的手里!

    同时非常感动,这位老师对他的关爱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小时候他偷钱买糖被父亲拿竹板打的屁股开花,只有杨峰肯为他出头,是把他真正当做自己孩子来养的。

    可他注定不能遂了杨峰的愿,特种部队才是他的归宿。

    “老师,谢谢您对我的栽培,请您放心,”华志诚严肃的说道,“我一定会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定会把小日本赶出中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军统局工作,因此只能辜负老师的好意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就算是傻子也听明白了。

    杨峰无奈的叹了口气,目光中既是欣慰又是心痛,大好的青年却要倒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可转念一想,军人的归宿不就是战死沙场吗,心中又有些释然。

    于是说道:“那好,你不加入军统局可以,但在必要的时候你必须为军统局协助工作。

    眼下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日本人为了打下江原可谓是做足了准备,派遣了大批间谍潜入城内传递情报。

    我们江原站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有时候你要配合军统局的行动,也算助一臂之力。”

    华志诚一口答应下来,除掉这些间谍对前线作战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老师,高层这次是下定决心了,一定要打江原保卫战是吗?”华志诚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关乎他日后的行动,由不得不重视。

    “当然,城内守卫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只等日军来袭。”

    “不能再考虑考虑吗?”

    杨峰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华志诚:“江原乃我东部地区重镇,绝对不能弃之不守。如果害怕伤亡就弃城撤退,老百姓会怎么想?国际舆论会怎么看?

    打响江原保卫战已经是高层会议的共识,委员长也是非常赞成的。怎么,你有其它意见?”

    华志诚只感觉胸闷的喘不过气来,江原陷落已成既定事实,无论如何都无济于事,与其耗费大量兵力守城不如战略转移,伺机进攻,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牺牲。

    作为一名中国人,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同胞惨遭杀戮,可是又如此的无能为力,他只是一名普通人。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只会不断的前进,前进,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生许许多多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实,但是我们只能承认它的存在。

    “老师,我对这场保卫战的看法是我们注定会失败,高层的决策是极其错误的。”华志诚如实的说出了内心想法。

    “你小声点!”杨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走到门口仔细听门外动静,然后将房门反锁,“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大敌当前谁还敢说这个话。”

    接着又问:“这话你对别人讲过吗?”

    华志诚轻声回答:“这些话我只对您说过,其他人我从未开口。”

    杨峰轻呼一口气,“那就好,这些话如果传出去明天军法处就会找到你按动摇军心处理,后果你是清楚的。”

    其实他的想法也是和华志诚一样,这场仗大可不打,完全可以由部队掩护百姓出城避难再按照上级命令有序撤退以保证有生实力。

    不是被淞沪会战吓怕了,而是以一名军人的眼光看当下江原根本无险可守,黄岛和龙州先后被占领,到时一旦开战国军将会兵败如山倒。

    不仅他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大多数高级将领也是明白的,但他们却无法反对,只因他们是军人——军人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天晚了,你先回去吧,切记今天的话绝对不能乱说。”杨峰特意叮嘱。

    他实在担心华志诚年轻不知其中利害所以反复叮嘱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华志诚连连点头,退出房间轻掩房门,随后环顾走廊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便快速向宿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