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途从封神开始 » 第三十章:季历,出门受死

第三十章:季历,出门受死

    青龙关军马接近二十万,而除去运输,后勤,能上战场厮杀的也不过八万左右,还需要留人收关,一番商讨之下,张桂芳出兵十五万,留有五万军马守关,其余众将皆从盘山氏西征。

    西岐

    雄主季历,携北地百万公里土地,立不世之功,再次入主西岐,各族老无有不从。

    此刻盘山氏与青龙关大军正在岐山前行,今次走的乃是青龙关多年以来掌控的一支密道,而非是饶道岐山南进军西岐,而西岐在岐山东的关口守将之所以未有察觉,一方面是成汤主掌天下多年,各地守军或多或少的都会安插一些旗子以备不时之用,各地诸侯自然心知肚明,但毕竟是臣服于成汤,也不敢当面对抗。另一方面,张桂芳多年练兵,巡守周边,虽入西土,但是西土守将也是不敢有违,自然而然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至于成汤是否会直捣黄龙,灭西岐,西周心中无惧,只要臣服于成汤,无缘无故,若是灭西岐,一西地无人看守,二唇亡齿寒,八百路诸侯,除了极少数亲近成汤的诸侯,恐怕其余诸侯皆反。

    成汤先祖早言:君待臣以肝胆,则臣待君以腹心。

    君待臣以仇寇,则臣待君以敌国!

    而今盘山氏,张桂芳进军西岐,无意直接正面开战,在正面战场直接撕破面皮,相必西岐也是不愿。自然直捣黄龙即可。

    而成汤是否会因此震怒,季历一个即将因北狩而失君位的人,自然不在意以后的纷乱。便是震怒又如何,西周经营西土多年,正面战场肯定是不敌商军,但商军也不可能开展全面战争,目前虽然成汤一家独大,但一旦开启战争,西土诸侯拖延个几年,其余诸地未必就能让成汤安心,届时适逢乱世,季历更有施展手脚的机会。

    大丈夫生当于世,生不得鼎食,死亦当鼎烹。

    这里的鼎,说的是夏的镇国之宝,后成汤入主天下,为成汤所获,为祭祀所用。现为成汤祭祀第一礼器!

    经数十日山路崎岖,商军越过岐山,整顿军马,直冲西岐!

    此刻西岐,季历正在享受北狩战果。

    此番北狩,虽前期为鬼方主力所迫,西岐主力军十不存一,但后期闻仲盘山氏全灭鬼方,鬼方稍微强点的祭祀皆死,王庭为盘山氏所破,是以季历心知北方空荡,回西岐势必丢君主之位,既如此,还不如向死而生!

    大丈夫适逢绝境,决不放弃,至死方休,就此一点,季历堪称雄主!

    但无论怎样的人,一旦做了超过自己权限的事,总会有人来找麻烦。

    北地虽归西岐,但盘山氏已至,自当寻出因果。

    西岐城外,探子来报:“报!商军从岐山小道兵临西岐,现于城外百里处安营扎寨!”

    突然报来的消息另众人惊叹,那商军竟然在西岐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兵临城下:“什么!”

    此时殿内众大臣心思各异,言语间更是纷扰。

    “料想是国主此番鬼方大胜,商王眼红了?”有胡乱猜疑者。

    “现在西岐刚刚战胜回国,虽得北地,但死伤惨重,此时再战,又怎是对手!”有忧虑重重者。

    “我西岐对商朝称臣纳贡数千年,多受打压。今初得北地,还不等消化战果,那商王竟然犯境,普天之下,竟然有此等对待为臣者的君王。岂不闻君待臣以仇寇,则臣待君以敌国!”

    季历脸色本就难堪,听见台下众人纷乱,更是怒火难耐。

    但季历何其雄主,按捺怒火,仰天大笑:“诸公为形势所惑也。今成汤势大,我西岐势弱,但我西土有百路诸侯,焉能无故亡于此也。着令丞相草书分发西土诸侯,阐述我西岐为安定北方,损失惨重,今取下北地,竟被商王所忌,想成汤先祖,设诸侯本就是安定四方戎狄,难不成我西岐还做错了不成?再请各路诸侯相助,唇亡齿寒,各诸侯焉能看我亡国。大将军整兵备战,城门高悬免战牌,拖他个一年半载,届时各路诸侯皆至,我西岐自然高枕无忧!”

    “侯爷圣明!”

    季历大笑:“诸公在此喟然长叹,无益于形势。还不如与我同往东门,迎接天使!”

    不多时西岐百官来到了城墙上,见东方硝烟四起,虽然季历宽慰,但胆小者依然忍不住害怕。这时代的百官多以贵族出身为主,良萎不齐,有英明果断者,更多的则是贪图享乐者,胆小怕事者。

    然缘何各君主用这些胆小怕事的人,而非是寻求良才美玉呢?

    一方面良才是稀有产品,万中无一,可遇而不可求。

    另一方面,对于统治者或着说管理者来说,大多数的人的才智本领都是大差不差的,只是一个手掌的手指头比长短,换了甲,乙也大差不差。

    更何况,各诸侯若是在没有实打实的把柄在手的情况下,轻易处置贵族子弟,就相当于后世,一个公司的总经理,无凭无据去开除董事会成员的子孙一样道理。

    作为君主,自然有君主的无奈!

    此刻,盘山氏,张桂芳率领的青龙关将士已经到达西岐城下,张桂芳请示盘山氏:“大司马,我军虽至西岐,但此地隶属西土,有过百诸侯在此称雄称霸,若久战不下,必反受其制!”

    “那以总兵之见现当如何?”

    “当强攻,此时此刻,西岐在北方兵力大损,我料定西岐必然不敢接战!”

    “张总兵所言极是,但有一点,为将之道,不可只取一种战争方式。若对方出城迎战又当如何?”

    “那岂不是羊入虎口,正随我意!”

    “张总兵没有听懂我的话,我的意思是战争之势,瞬息万变,张总兵只说强攻,但对各种局势没有说明,当战场形势突变的时候,总兵戎马半生,自然知道如何应对,而麾下的兵马却是来不及应对,而这往往决定了一场战争胜负的走向!”

    闻言张桂芳才重视起来,一开始张桂芳虽然钦佩盘山氏的武力,但行军打仗,张桂芳还未曾服气,但现今,盘山氏展露了自己军事方面的见解,张桂芳或自己另有想法,但对盘山氏的军事地位,已经臣服。

    “大司马有何见解。”

    盘山氏当仁不让:“我以为,季历乃不世之豪雄,我等前来哪怕他知晓不妙,也会来与我们见面,届时我们约在营帐,直接抓了回朝歌,兵不血刃,这是上策。若那季历鸡贼,据不出城,那我等便示之以弱,若让季历察觉到我军势弱,我想季历不会放弃灭商之威名的机会的。此为中策!”

    “大司马,若季历两种情况都不出城呢?”张桂芳好奇问道。

    盘山氏瞥了一眼张桂芳,笑道:“张总兵为形势所惑也!你我皆有斩将之术,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若那季历一味拖延,我等做好方圆百里的侦测工作,在各方诸侯到来之前,你我二人随意一人潜入西岐,活捉那季历,岂不是简简单单!”

    张桂芳恍然大悟,大笑道:“哈哈哈,大将军英明!”

    随后道:“风林,大司马亲教我等,还不快去叫阵!”

    先行官风林领命,而后一马当先,率所属万人城前叫阵:“西岐季历,大司马亲至西岐,还不速速出门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