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在无限世界寻求答案 » 7,夜

7,夜

    7,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好啊,吕公这一手字不但颇有大家风范,而且更是剖明心迹,不愧是将门之后”。

    虽然年近五旬,但是样貌颇为儒雅的吕祖德出身河东吕氏,是大宋开国功勋之后。

    此人虽生在将门,但是却一心治文,在士林中名声不错。

    望着纸上写的字沉吟片刻,吕祖德将毛笔放到笔架上,脸上显露出悲天悯人的神色,

    “官家酷爱书法,我这也不过是揣摩上意,投其所好罢了。可叹我一身所学不能为国为民,只能于此困顿度日。。。。。。”

    “呵呵,吕公之才,世人皆知。今日夤夜相会,正是贵人求贤若渴,诚心相邀,事成之后,愿以一州之牧相请,只盼先生一展胸中所学,上不负贵人殷切期望,下不负黎庶啊”。

    虽然杨献忠说的声情并茂,一副捶胸顿足为自己好的样子,吕祖德倒是不为所动,云淡风轻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我不欲两国起刀兵,苍生涂炭,已然依约放北国狼骑南下。因为此事,士林当中对我颇有有微词。哼哼,一群只会袖手清谈之辈,如何理解我之苦心?只是投靠之言还是休要提及,吕家乃大宋累世将门,岂可投降番邦外国”?

    “先生此言差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当今宋帝昏聩,致使民怨沸腾,江山万里处处烽火,如此行径,岂堪为帝?只要先生同意归顺,百剑门当倾力协助先生挪运家小,到时吕氏一门,在大辽生根发芽,待我主一统江山,先生也不失为一代贤臣啊”。

    “呵呵。。。。。。”

    吕祖德笑了笑,没有接话。

    杨献忠趁热打铁道,

    “实不相瞒,如今大辽兵强马壮,国内南下之声日隆。如今冬日将近,我大辽已准备控弦之士二十万枕兵待旦,小小的拒北城,恐怕顷刻间就会被踏为灰烬。为了城中百姓着想,吕公还需早做打算啊”。

    “哦?辽国又要南下了”?

    吕祖德目光一凝,定定的盯着杨献忠。

    虽然知道对方只是一个粗通武艺的书生,杨献忠已然被对方的目光逼得一窒,

    “不错,南院大王萧秋雨已经在整顿军备,不日就将率大军南下,如今已是先生最后的机会了”。

    “嗯。。。。。。”

    吕祖德面沉如水,静坐许久,

    “拒北城内有四支军马,确捷,凯旋,平戎,保顺,我虽然是兵备镇守,却也不能保证说服四名指挥使一同反正”。

    杨献忠眼见对方态度转变顿时大喜,

    “吕公放心!在下师门不日将派人来援,到时只需找个由头将四名指挥使请入城内饮酒,我等自有手段令他们乖乖听话”。

    “哦?你可知四人身边都有大派弟子护卫,若事有不谐,老夫如何收场”?

    “吕公放心。此次来援的,除了我派高手外,南院大王那里亦有强援将至,届时可保万无一失。大人可交一信物给杨某,杨某自会遣人搬走大人家眷,管保大人一家在燕京府阖家团圆,重振家声”。

    “家眷之事不急,老夫亦有后手。待尔等援手到达之日与我一见,再做计较吧”。

    吕祖德没有轻易答应杨献忠,只是提出要先见一见对方所谓的帮手。

    杨献忠心知对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索性这些年双方合作还算良好,所以也不打算过分逼迫,更何况此人深得贵人赏识,轻易不能开罪。

    想到这里,杨献忠双手抱拳,

    “三日后的此时,杨某再来拜访”。

    “嗯,去吧”。

    吕祖德拿起一本古籍凑到灯下观瞧,对于杨献忠只是随意的挥了挥衣袖。

    杨献忠也不生气,这吕祖德虽是将门之后却喜好士林那一套,对待自己这样的江湖人士一向不假辞色。

    所以杨献忠也没有多言,只是安静的退出书房,飞身上墙离了吕府。

    同一时间,白日在城外踏青游玩一天的府尹廖文英醉醺醺的回到了家里,守候在门口的家丁丫鬟连忙伺候老爷沐浴更衣,喝醒酒汤。

    好容易折腾完毕,正准备回房睡觉的廖文英一眼看到在廊下探头探脑的次子廖允清。

    “男子汉大丈夫,鬼鬼祟祟成何体统?还不给我进来”!

    看到这个读书不成的儿子廖文英就一肚子火,整日里只知道和一些商贾鬼混,半点不求上进。尤其是自己长相俊美,这个次子却是随他母亲大脸小眼睛,每次看到他的脸都会让自己想起自己的夫人,心下更是不喜。

    眼见父亲一甩袍袖走进正堂坐下,廖允清吓得缩了缩脖子。

    关于父亲不喜欢自己而是偏心读书用功的大哥这件事,廖允清心里一清二楚。

    索性自己也没甚追求,只要有个府尹二公子的名头挂在身上,自然有那些商人费尽心思的讨好自己,所以廖允清心里也不甚在意。

    只是如今不知为何触了父亲霉头,再想开口求他办事,怕是又少不了一顿臭骂。

    不过想了想那些商贾平日里的供奉,若是今日不能把事情办妥叫他们瞧出了自己在府里小透明的地位,那今后再想要什么孝敬怕是有些难了。

    廖允清虽然读书不行,但是对于这些弯弯绕绕倒是门清,所以明知自己此举只能换来父亲一顿臭骂,还是硬着头皮走进正堂。

    果然三句话没说完,原来就脸沉似水的廖文英就把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开始破口大骂。

    骂了足足有半个时辰,口干舌燥的廖文英才让次子滚蛋,随后又余怒未息的叫来管家,

    “你明早递我的帖子给长史,其他的什么都不必多说”。

    “是,老爷”。

    管家也不多问,低头退了出去。

    整了整衣冠,廖文英一边唉声叹气,抱怨儿子仗着自己的名头在外面胡作非为,早晚惹出祸事,一边向自己的第七房小妾屋里走去,打算和她好好探讨一下琵琶的三十六种弹奏方式。

    好容易等到明月高悬,裴云苓跟李兰亭借来手镯变为宝剑斩断门栓,随后又点倒了几名看守的士兵,带着李兰亭飞身离去。

    随便找了家民居顺了两身衣服,裴云苓带着李兰亭稍作变装,潜回了白日里居住的客栈。

    回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同样返回的杨献忠,两人略一商量,随即收拾了行李,离开客栈找了一间无人居住的民房藏了起来。

    好容易收拾完房间,李兰亭吵着困倦先行去睡了,剩下师兄妹二人在客厅里大眼瞪小眼。

    最后还是裴云苓受不住委屈,和杨献忠讲述了白日里的经过,同时扑到师兄怀里求安慰。

    若是换了平时,为了讨好师妹的杨献忠一准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就去一剑刺死那个无耻的绸缎庄老板,以求博得佳人一笑。

    不过如今大事在即,所以杨献忠不得不耐下性子连哄带骗,这才让裴云苓同意暂时隐身在这里几日,等到师门的正事办完,立刻去找那老板算账。

    而走失了犯人的府衙很快也被人发现不对劲,正在和小妾研究音乐的府尹廖文英也不得不起身穿衣赶往现场,等到看守的士兵被救起回复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廖文英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

    “来人!给我调三班衙役全城搜索!这两个奸人做贼心虚,竟然敢攻击官差后逃之夭夭,限尔等三日之内把她们捉拿归案,否则本府拿你们是问”!

    一班衙役虽然无奈,但是也只得强打精神应对,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