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蛟魔覆海 » 第139章 曲水流觞宴 酒中籍伶咸

第139章 曲水流觞宴 酒中籍伶咸

    嵇康与山涛一起,将牛魔王和焦平迎入“竹林宴”中,安排了座次安坐下。

    这是一场露天的宴席。

    焦平环视左右,只见在清幽的绿竹环绕之间、一块天然空出来的草地上,正有一道弯弯曲曲的漱玉清流经过。

    这个清流九曲十八弯,有些多个弯曲和回环,每一个“弯”旁边的空地上,

    茵茵绿草之上又正好铺设一个坐席。

    坐席无案,而是一张草席,上面放有一个坐垫,边上则置有瓜果、焚香等物。

    大家左右临水而坐,隔一个弯错对。

    焦平与牛魔王相隔坐下,稍看清楚环境后顿时心中一动,这是“曲水流觞”!

    ……

    所谓“曲水流觞”,

    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

    最早的传统,

    是夏历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

    大家坐在河渠的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

    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

    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

    “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曲水流觞”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原来今日,已是来到了夏历三月的上巳日,这一日正式“上巳节”,

    其节期为三月初三日,又称“重三”、“春禊”。

    焦平恍然大悟。

    ……

    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它是中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

    就已有水滨祓禊之俗。

    朝廷甚至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

    祓,

    是祓除病气和不祥;

    禊,是修洁、净身。

    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

    在《诗·郑风·溱洧》一篇中,就具体记载了春秋时的郑国,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情景。

    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才确定为节,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

    “上巳节”不仅在汉族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

    后来,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

    到了魏晋以后,才将“上巳节”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是为“春禊”。

    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比如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

    后又在此地,

    举行了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

    引为千古佳话。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

    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和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这“禊帖”开篇如是写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竹林宴”也正是刻意选在此日召开。

    ……

    不愧是“竹林七贤”,这举办的聚会就是风雅,看来焦某也要附庸风雅一回了。

    虽然知道面前的“竹林七子”,已经是名教的神仙了,但面对“曲水流觞”,焦平还是生出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来。

    看完景物,再看人物。

    焦平眼一扫,首先见这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却有三人卧在石头上,衣冠不整袒胸露乳、怀抱一酒缸醉意朦胧。

    端是十分引人瞩目!

    这三个,多半就是“七贤”中有名的三位酒鬼、“阮籍”和“刘伶”和“阮咸”了。

    “竹林七贤”相同的是都表现出一种悠然物外、不为名利所羁绊的隐士之风。

    但他们七人其实性情各异,拥有着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比如说嵇康、他和“竹林七贤”之中的另一位名叫“向秀”的,这两位就十分喜欢打铁,也经常凑在一起打铁。

    其中向秀在打铁之余,还曾注解过《庄子》,是著名的“玄学”家。

    而像“阮籍”、“刘伶”、“阮咸”这三位的爱好,就是“酒”这一物了。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除嵇康之外的另外一位灵魂人物了,他和嵇康两个可以说是“竹林七贤”的两个领袖。

    他有个外号,叫做“阮步兵”,是因为他当过一个叫“步兵校尉”的官职。

    而他之所以要当这官,是听说“步兵营”之中有个厨子善酿酒,而且“贮酒三百斛”,于是就想办法当上这官去喝酒。

    除嗜酒之外,阮籍另外出名的,是“至孝”和“特立独行、不遵礼法”。

    他有一次正在跟人下围棋,结果收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对手求他停棋。

    他不肯,坚持把棋下完,然后他“饮酒二斗,举号一声,吐血数升”。

    他又有一轶事,那就是“青白眼”。

    他母亲去世之时,嵇康的哥哥“嵇喜”去吊唁,阮籍不喜欢他,就直接翻白眼。

    嵇康听说这件事,就带上酒和琴来拜访他,他高兴极了,就作“青眼”。

    另外阮籍对于礼教的男女之防,态度也是不屑一顾的,他有一句名言——

    “礼岂为我设邪?”

    所以他嫂子回娘家,他不避嫌,而是上前去与她作别。

    另外他家邻居有位美丽的少妇,是酒家妻子,经常抛头露面、“当垆沽酒”。

    阮籍去买酒时,喝醉了就倒在少妇身旁睡去,他自己不避嫌,酒家也无怀疑。

    接下来是“刘伶”。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刘伶身材矮小,样子十分难看,“伶”这个字本就有“侏儒”、“伶人”的意思。

    不过他是知名的爱酒人士,“爱酒”是他的唯一知名点,拥有很多“酒林轶事”。

    比如他经常乘小车出门,带上一壶酒边上路边喝,后面又叫人带着铁锹跟着。

    他跟这人说如果我喝死了,你就随便找个地方把我埋了就好。

    他妻子怕他真喝死了,把他的藏酒全给砸了,又逼他戒酒,他口上立马答应,还说要向鬼神发誓。

    结果等妻子把敬神酒肉买来,他马上又喝上了,还说“妇儿之言、慎不可听”。

    这人也是狂放不羁的。

    他一喝高,就在家里脱光了衣服,别人说他,他反而说“我把天地当屋,把房当作衣裤,你干嘛钻到我裤裆里来”?

    还有一位是“阮咸”。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也是个酒鬼,有一次他与人聚会喝酒时,有一群猪闻到酒香跑进来、拱到酒盆里喝酒了。

    阮咸也不介意,继续喝,留下了“人猪共饮”的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