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义搏青云天 » 第十二章 略施小计

第十二章 略施小计

    余义在系统提示下找到距四方城不远的孔逸生家。

    此院外篱笆不高一眼就望到屋内。余义下马叫喊道:孔兄!

    屋内的采药郎一回头望向正在招手的余义,匆匆出门招呼道:公子何事寻我?进屋内说。

    余义道:你之前说这个四方城县令的事是真是假?

    采药郎见状一脸严肃拍着胸口道:我孔逸生敢用性命担保绝无半句虚言。

    余义道:那孔兄敢不敢随我和他对峙。

    孔逸生道:怎么不敢。

    这时赵霞走出来说道:你们说的话我都听见了,逸生,此人你连他姓名都不知,怎敢去得?万一他是县令派来腌臜于你可怎么办?

    见孔逸生有些犹豫,余义道:我是凉国使团康四丁身边的随从,我已经把你的事告知,就看你愿不愿意前去对峙,你若不信,且看我这身使者礼服。

    孔逸生和赵霞根本不知道使团来临的消息。乡野之户,消息闭塞,在他们认知里康四丁这种大人物还在坐镇边关呢。余义说的不着边际让孔逸生打起了退堂鼓。

    余义见他二人纹丝不动,一脸质疑无奈只能亮明身份:且看。

    说着他拿出一块腰牌。腰牌造型二龙戏珠,为纯金打造,上面赫然写着“王子义”说道:我是大凉国君主余承乾的二子,我叫余义!

    二人哪见过王子的腰牌啊,但是看这纯金的质地和此人气度不凡,应该不假。孔逸生父亲也当过县尉,还多少知道些管家礼数,见余义亮明身份立刻拉着妻子赵霞跪地拜见:草民,拜见殿下大人。

    余义叫道:免礼,这下你愿和我同去了么。

    起身的孔逸生已是老泪纵横,仰面呼道:殿下,为民做主啊!

    余义扶着孔逸生道:边走边说,把你的冤情细细道来。

    这一路上孔逸生绘声绘色的讲着四方城县令姚禹祈是怎样作恶的,自己父亲不与其同流合污又是怎样被陷害的。说道动情之处还不忘哭啼几声。

    听完孔逸生的赘述,余义问道:有何物证?只单凭你一面之词怕还是不能治他死罪。

    孔逸生道:物证?没有。

    余义咂咂嘴道:没有物证,空口无凭。

    孔逸生道:殿下,草民拿性命担保,况且被他欺压的百姓不在少数,殿下啊!

    余义听完计上心头问道:读过书没有?

    孔逸生道:回殿下,某自小熟读圣贤,本想报效国家,可恨那姚禹祈把我父下狱,害我一家,给我也定了罪名,多亏我命不该绝被赵外父所救。我便在城外草庐中…

    余义打断道:若让你当这县令,你将来怎么做?

    孔逸生一惊,随即威严隆重的说道:回殿下,若我当县令。我定先把奸佞之徒全部下狱,含冤百姓可不分四时击鼓鸣冤,县衙永远是百姓的依靠。

    余义笑道:若你当县令,我希望你做到一件事即可。秉公执法!

    孔逸生不明所以,却也喃喃重复了几遍。

    回到驿站内,只见薛衙役摆了大大小小十余件物件在厅堂内,来回踱步,未见张三爷和康四爷。

    余义道:薛衙役好啊。

    薛衙役一见余义来到赶忙拱手拜见:大人好。我为使团各位大人稍备了一些吃食一并送来。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余义道:既然如此,你可见康四爷啊?

    薛衙役道:见了,见了。康四爷让我在此等候,说有事问询于我。

    这边说着,康四丁也不知从哪钻了出来说道:人来了,那就问问吧?

    余义在路上和孔逸生早就交代清楚,这一错身,孔逸生就直面着薛衙役。

    看到孔逸生的出现,薛衙役还有些错愕,心想此人好像在哪见过?但是想不来是谁了。

    孔逸生冷哼道:薛廉,你认得我么?

    薛廉道:您看着面熟,想不起来了。

    孔逸生凑到他面前道:那你看看清楚!我是孔县尉之子孔逸生!

    薛廉啊的大惊道: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只是奉命行事。薛廉本想巴结巴结康张二爷,找个朝廷靠山,没想到等来了个活阎罗。

    余义摇摇头:不打自招。说吧,你们当初是怎么构陷孔县尉的。

    薛廉赶紧跪着说道:小人只是奉命行事,并不知内情。只知道孔县尉入狱当晚,姚禹祈就命我等装成黑衣悍匪杀他一家。

    孔逸生双眼通红的大骂道:这帮诛心狗贼啊!害我一家一十二口啊!我爹被判通敌罪,姚禹祈诬陷我爹出卖路过经商人的行踪,和山匪合谋杀人越货。我被追到城外一断崖,跌落山谷,侥幸苟存。

    薛廉求饶道:孔大人,小人也是奉命行事,我若不做,也要遭他毒手啊。小人搭上钱银送礼也是为了能让各位大人把我调离此地,远离姚禹祈的魔抓啊。

    余义道:如此说来,你也恨他入骨。我可以放你一条生路,你明日须得在公堂上如此…这般。。。如若不然,康四爷定斩你狗头。

    康四丁怒视而附和道:斩你狗头!

    薛廉道:不敢!不敢!小人定当不辱使命。

    孔逸生听罢也啧啧称奇,对眼前的二殿下满是敬仰。

    次日,使团并无开拔。

    昨晚张三全、康四丁命人告知县令姚禹祈要多留一日,原因就是二老留恋故土,想祭拜亡兄,并且专门要求要看看县令审案,将来像大王举荐。

    得知消息的姚禹祈,素夜无眠,真是又激动又胆怯。激动平步青云的机会就在眼前。胆怯明日审案恐暴露自己的无知无能。赶忙召集师爷和衙役商量对策。师爷摇摇纸扇说道:大人不必惊慌,我们只需要演一场戏即可。

    师爷继续说道:明日县衙门口鸣冤击鼓的是刘屠户,他状告有人偷了他的牛。而我县衙官差寻得他的牛在李氏家被杀。李氏杀牛,本想毁尸灭迹,却被我们县衙官差寻得了牛鼻环,和剩的牛鼻。大人让呈上证物鼻环套在了牛鼻,以此定罪。

    姚禹祈道:秒啊!可如此,只是彰显我县衙官差办事牢靠,如何凸显我县令断案之能呢?

    师爷踱步思索继续说道:那就让李氏拒不认罪,反诬陷刘屠户杀牛在前。杀牛可是大罪啊!

    姚禹祈道:然后呢?那谁才是杀牛的人呢?

    师爷道:大人,可以让二人伸手探入暗箱中,暗箱中塞满炉碳灰,并告知二人:杀牛的人手沾过牛血,此箱装的草药只要遇见牛血就会发乌。那二人伸手进去出来,定是一人双手干净,另一人双手发乌。

    姚禹祈道:妙哉!那我去哪找这种草药呢?

    师爷道:其实这是略施小计而已。真正杀牛的一定害怕,不敢伸手抓草药,那他的手就是干净的。

    姚禹祈这才恍然大悟:妙哉!妙哉!那污手之人就是好人!杀牛之人的手才是干净的。

    师爷奸笑道:大人智慧!佩服佩服!

    姚禹祈于是吩咐道衙役:速速安排。

    衙役纷纷应声:领命!

    众人四散而出,只见有一人忧心忡忡的朝门外客栈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