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荷姑娘 » (151)生涯

(151)生涯

    虽然在路上蹉跎了一会儿,我还是早早的到了工厂。今天潘学武来的有点早,我刚到公司就看到了他的黑色桑塔纳停在院子中间。

    “早!”我欢快的对着潘学武打了一个招呼。端人饭碗受人管,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个道理还是要懂的。

    “嗯!来了!帮我把这份资料打一下,等一下要用。”潘学武眉头紧锁,一副忧心仲仲的意思。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我这个老板平时可是个乐天派,鲜少见到他这样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我不敢多说些什么,默默的接过材料,走到隔壁办公室打开电脑。

    “我的制茶生涯”。我习惯性的把资料往夹子上一夹,一只眼睛瞄着资料,打开电脑开始打字。

    我有些纳闷,这个潘学武搞什么名堂。看这个字迹是他自己的手笔。好好的写这个东西做什么,莫非是老板当腻了想要改行当文学家了?

    这个东西写出来是准备给谁看呢?刚才潘学武说等一下要用,那么等一下会是哪一位贵客要光临呢?

    我一边飞快的打着字,一边在头脑里思索揣摩着。

    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先把这个任务给完成了是王道。我静下心来照着稿子开始打字。几年的打字生涯让我练就了一心二用的本领。一边打字一边就把这个资料的意思看了一个究竟。

    潘学武给我的资料像是一份自传,从他如何与茶叶结缘写到怎么承包茶园,怎么开办茶厂又是怎么创立品牌,然后着重介绍了现在要新上马的云雾茶叶公司。为这个公司的将来画了很多蓝图。

    如果仅仅是看这份资料,一定认为这个云雾茶叶公司是一家新生的工厂,正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也就只有我这个局中人才知道,潘学武所描述的这个云雾茶叶公司还是一块荒地两栋泥房,和现代化茶厂的差距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你看他在资料里吹牛云雾茶叶公司将建成一流的符合茶叶出口检测标准的商检实验室,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

    殊不知这个检测人员就是一个插科打诨跑腿打杂的,现在正坐在电脑面前打着字,还要下个星期才去省城培训呢!这牛皮倒是先吹上了。

    我又继续往下面打字,终于在这份资料的最后面切入了主题。目前公司的发展扩建工作正面临资金上的压力处于发展的瓶颈阶段,寻求主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与倾斜。

    我在心里忐忑了一下,早就听说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社会上形容私营企业的老板拆东墙补西壁就是说他们十个酒坛八个盖,轮换着盖。

    这个潘学武,也不知道到底十个酒坛有几个盖子可以周转呢?看他连员工的工资都要半年一结。连教授的工资都要转换成股份,该不会是十个酒坛只有五个盖了吧?

    跟着这样的老板干活还有出头之日吗?该不会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吧?

    我仔细检查了一遍打好的资料,确信没有什么差错以后用鼠标点了点打印键,让打印机开始叽里咕噜的工作。

    我自己站起身来倒杯水,站到窗户前向远方眺望一下以缓解用眼疲劳。

    这个潘学武,看着是个老大粗,没想到也是会写写东西的么。这个资料看着平淡无奇,连一句煽情的话都没有。但读完这个资料倒是对潘学武这个人与茶结缘的故事理出一条脉络来。

    也许大道至简,最真实的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吧。沧海一栗,白驹过隙,谁都只是这茫茫人海中的一粒微尘。每个人都很平凡但每一个人都活得很真实很认真。

    像我廖小雪,每天醒来要考虑这个钱的问题,而这个潘学武眼睛一睁开看到的也是钱吧?没有谁比谁更容易一些。

    打印机发出愉悦的响声,不一会儿就打好了资料。我看了看门口还没见到教授的影子。今天怎么教授还没有来上班,莫非他已经出发去BJ了?

    “小雪打好了吗?”潘学武的声音从隔壁房间传了过来。这个急性子的老板开始催促了

    “好了,打好了,我马上送过来。”我收回遐想,连忙拿起资料走到潘学武办公室。

    “喂喂喂!好好好!是是是,好的好的。”我走进门时忍不住一愣。这个潘学武正坐在他的大班椅上,脖子上夹着大哥大,一只手拿着电话筒在作答。

    一个老板要忙成这样吗?电话和手机同时响同时接,这样会不会脑子不够用啊?

    我还以为我自己一心二用很厉害了,没想到这个潘学武更是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