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异次元世界旅行者 » 第二十九章 开创新技术

第二十九章 开创新技术

    几天后,阿乐灰头土脸的从书房中走出。实在是秦朝的整体工业实力,实在太过让人糟糕。想做点什么都做不了。不说别的了。就是度量衡这个问题。要不是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描述——毕竟自己只要提出要求就好了,操作和制造要交给那些有能耐的匠工。

    连续半个月的失败,实在是让阿乐感觉到事情的不简单。突然觉得前世自己看过的大多穿越小说都是那么不实在。

    穿越回古代,整体工业基础不在,甚至你需要一根铁棍,都要找人去开采铁矿,然后冶炼,手工打磨。一整套流程下来,都不知道要多久。更别说秦朝还大多是用青铜和陶器。铁器由于冶炼手法粗糙,杂志过多,甚至比青铜还脆,故此大多用于农用工具。

    自己本来满怀希望的需要搞一个炼铁的窑。这样自己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但是,很无奈,自己的心中的想法受到了知识的局限。自己虽然看过关于古代冶炼等方面的内容,单手记忆并不深刻——论谁也不会去深刻记住这些又不是自己所需的知识点。谁能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穿越呢?!

    现代科技,很多东西都要有基础工业的支撑,才能做到稳步上升。而炼铁技术的革新,势在必行。

    回想起前世看过的一部小说,回到古代想要改革工业,就要从基础开始。想到做到。

    阿乐醒来后连续失败了半个月后,发布命令三天之内召集了一群泥瓦匠,劳工,开始顺着自己知道的知识在咸阳郊外找了个隐秘的角落开始建造高炉炼铁的准备。

    而这个高炉,自然也不是现代化高炉,阿乐选择了宋朝的竖炉作为突破点。只要有了宋代的竖炉,炼铁技术必然会获得长足的进步。

    秦军箭阵天下闻名。阿乐又找来了一些木匠,开始做一台生产箭杆的机床。一把好的弓,可以让一个射技卓越的将军如虎添翼。而一支好的箭杆,能让这个将军射出去的箭,更远更准!而有了生产优秀箭杆的机床,只要够多,就能让一支弓箭部队的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就在阿乐召集匠人后在郊外准备营地时,找来木炭,找来一张布帛,找来墨块研好墨。在上面绘画起来。说到底,毛笔还是不太适合进行这种设计绘图。又去找了根细木棍,削尖一头后,沾着墨水开始绘画。

    张如月一直在旁边给阿乐研墨,照顾阿乐的起居。从阿乐醒来到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咸阳已经转秋了。院子里的一些花花木木的叶片开始发黄掉落。

    看着这一幕,阿乐越发感觉时不我待。任务才开始,自己就已经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了。

    回到桌案前,跪坐下来。说道跪坐,阿乐这几天是天天跪的双脚发麻。虽然以他的身体素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奈何只要一俯首案前,就躲不开这一劫——桌子太矮了。

    张如月虽然看不懂这里面画的是什么。有时候也看着自己的夫君起身比划一个长度大概有多大,然后在另外一份竹简上写一些自己看不懂的字。

    前前后后忙活了差不多八天,终于把宋代竖炉和机床设计图给赶出来了。不仅是这两样东西,阿乐还找画了一份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武器设计图,让其提前现世——诸葛连弩。

    骑兵之所以能纵横沙场,就是因为机动性,还有骑兵冲锋时带来的冲击力。

    画好设计图之后,待到彻底干了,又让张如月在上面照着自己之前记录的大小等,在设计图上标注出来。

    张如月虽然不清楚自己的夫君想做什么。但是也没有多问。照着阿乐所说在布帛上描写起来。

    看着张如月写的小篆。阿乐越发在心底里想把古代造纸术给搞出来了!这三个设计图本来是不难。顶多也就是有个两三天就行。但是画好的线一直因为布帛渗开,只好不停地调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夫君,前面两件事物妾身看不太明白,但是,这最后一样,妾身却觉得像弩,可按夫君来说,这种弩又和妾身见过的弩不同,要小很多。这是为何?”张如月在给诸葛连弩补充标注时,好奇地问阿乐。

    阿乐笑道:“如月,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弩,乃是连弩,虽然小了,但是抵进城下,却能连发数支箭矢上城,乃攻城之利器也。”

    张如月听到阿乐的称呼,心里也是普通一跳。这种称呼虽然不合礼,但是怎么听怎么受用。

    正脸红的张如月,还没机会开口,阿乐杀气腾腾地道:“这种弩可以做得大一点,能一次连发八支箭矢,若北疆有此利器,我大秦儿郎安能被匈奴所欺!”

    听着这一句,张如月心中叹了口气。她自然知道相公心底对匈奴的仇恨到底有多深。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徐家前任老爷战死沙场,就是因为被匈奴犯边,受命前去抵御匈奴遭匈奴围困,等到援军到时,仅有几人面前残存。

    阿乐实在不知道张如月的内心想法。要是知道,也不会解释。也只能呵呵一笑。杀父之仇?那只是这个身份的仇罢了。匈奴人只有打怕了,他们才会知道你不能侵犯。只有毕其功于一役,将其爪牙一次剪除干净,才能给边境换来长久的和平。

    阿乐收拾好做好的设计图,命人安排车架准备出城。张如月不放心阿乐一人过去,就让自己的贴身侍女小颖跟着照顾起居。坐在马车上,让小颖也进了车厢内休息。自己在一边打坐,静心修行。虽然现在打坐修行并没什么用。但那种放下思绪的享受感确是实实在在的。

    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来到营地,营地已经有了初步的模样。在外面围了一圈围栏,里面也已经开始搭建一些建议的住舍了。

    匠人劳工见阿乐的到来,暂且放下手中事情,拜身喊道:“拜见大人!”

    阿乐挥手示意大家不用多礼,向着营地众多匠人劳工说道:“不必多礼。大家暂且把这营地造好,工钱我会照付,定不会让大家折了本,众人且宽心。”

    这些人一听有这种好事儿,连忙叩谢,做事的时候更卖力了。看着这些三言两语就更加拼命干活的人们,阿乐心中感慨万千。华夏人民当真是全世界最任劳任怨,最容易满足的民族了。

    在营地几天的时间,阿乐适应了下来,为此,阿乐还专门在一个营地远离住舍的角落,找人挖了粪坑。避免因为这些导致瘟疫。这个时候闹瘟疫闹流感,那就和死没有两样。

    因为沿河而围,所以取水方便。倒也是每天能沐浴更衣。随侍的小颖这几天见着自家老爷完全和这些匠人打成一片,一起劳做,一起吃食,几次劝阻都被阿乐用同一句话给顶了回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与他们并无二般。我们皆为秦人,此事有何不可?”

    每次听到阿乐说这句话,心中都震撼万分。而匠人们也知道了这件事,在匠人之间传开来。大家都被这位大人的气度折腰。

    一个泥洼匠在根据阿乐的指示开始建造竖炉之后,问旁边和他一块做的匠人:“这事物你做过没?”

    “未曾做过。”

    “这样式,当真奇怪。”

    “真不知道这玩意儿做甚用的。”

    阿乐刚好巡视路过,听到后,笑道:“此乃竖炉,可以练出更好的铁。到时候,这铁可以用来做成箭镞,做成矛头,做成利器,那些犯边的异族,阵斩边疆!”

    几个匠人听到这话,也马虎不得,做事更加卖力和小心了。当晚,阿乐的这番话更是传遍了整个营地。

    秦人尚武,众所周知。秦国军功决定职位。只要你有军功,你就有机会封王拜相。

    得知此事,大家对于阿乐的要求越发严苛,甚至超过了阿乐的要求。精益求精。

    这段时间,阿乐让人搞了几式只猪来,以及好几车的酒。准备在营地里搞一个篝火晚会,做烧烤吃。这些天虽说不能让营地里的几百号匠人劳工每人吃肉管饱,但是也能每餐也能吃到几块肉。但是,阿乐准备搞一次吃肉吃到饱,他要这些人明白,他要激励这些人,激发他们的无限潜力。同时,也要开始自己的第二阶段,培养自己的匠工团队。

    有一支自己用起来顺手的匠工团队,那么以后有什么事情,就会方便很多。

    又找开一批铁匠,铁匠来的那天,阿乐决定休息一天,当晚在营地空地上,搞篝火晚会。此时,距离阿乐来到营地,已经有月余。期间张如月来过两次。每次都给阿乐带来一些衣物和一些糕点吃食,还有蜜饯等。

    看着众人热火朝天的宰杀牲畜,也加入进去。看着阿乐熟练的把肉切成块状,丢入锅中,众人对阿乐的态度再次有所改观。

    要说之前打成一片,终究还是有隔阂,但是看到阿乐亲自下厨,众人都沉默了。君子远庖厨。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只要是身份高贵一点,都不会靠近厨房甚至亲自下厨了。而阿乐,这切肉腌肉的手法,确是如此熟练。

    阿乐看着大家都盯着他,摇头大喊一句:“别看着了!大家伙快点!今晚肉管够!要是赶不上趟,可别说我心狠不给你们肉吃啊!”

    众人哈哈大笑,闹做一堂,又恢复了那个热闹的场面。看着阿乐亲自下厨,小颖焦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终于到了晚上。白天大家只是随便吃了点干粮,都准备在晚上敞开了肚皮的吃肉喝酒。

    众人享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吃饭方式,阿乐也是陪着众人畅饮。现在营地的事情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了。只要再有半个月,就会有眉目。届时,蒙毅应该也会迎接丽妃归来,而他,也要开始自己的秦朝政治生涯。

    是的,在古代,做什么都没有比做官容易办事。尤其是做大官。只要你开口,下面的人就是跑断腿,也要给你办成。往往上面一句话,下面就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当然,这放在现代,依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