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云梦奇闻录 » 第九回 平安城折铁除三害(上)

第九回 平安城折铁除三害(上)

    城中的百姓,得到军士的告知,奔走相告,早早的来到衙门前,提着东西沿街等候。庄家人刚被推出来,两旁的店铺便自发的燃起了鞭炮,噼噼啪啪,好似过年一般。

    百姓有骂的,有哭的,有笑的,不知道是谁,将鸡蛋,扔到了庄老爷子的脸上,随后白菜,萝卜,脏水,什么都往这家人的身上招呼,这些昔里耀武扬威的霸王,此刻全都变成了落水狗,任由百姓们打骂。

    小岳兰一大早,就被沿街传信的军士吵醒了,她听说庄家人要被拉出来游街,赶忙起床,从厨房装了一筐的菜叶和鸡蛋,跑到了衙门口。

    余折铁和老曹头,怕围观的百姓太多,伤着小岳兰,紧紧的跟在后面。

    岳兰提着小篮子,顺着百姓的笑声和咒骂声,向远处的一排囚车跑去,她一路哭喊着,钻进了人群。

    她推开人群,挤到街边,对着囚车高声痛骂,直到囚车,被推进了城外的军营,她才提着篮子,哭着往家走。

    余折铁和老曹头连忙过去,轻声的安慰着她,见到她的篮子竟然还是满的,于是问道“哎?怎么都拿回来啦?没扔过去?”岳兰摇摇头,只是低着头,抽涕着往回走。二人也没再追问,跟在她的身后,一起回了家。

    这庄家人被装进囚车,足足的游了一天的街,整个平安城内,满大街都是垃圾菜叶。

    官府自有主意,他们把那些平时借着庄家势力,欺男霸女的打手们都召集起来,分给扫帚和簸箕,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沿街打扫,将整个平安城打扫的一尘不染。到了晚上,衙门前的石狮和路鼓,也被运了回来,端端正正的摆到了衙门口。

    第二天,衙门终于开始了运作,衙役们开始各司其职。崔知县将那些涉及庄家的案子,全都整理出来。将那些涉案的男女老少,整整齐齐的押到大堂上,一件一件的审理。

    此时的平安城,百姓们日日歌舞升平,天天都在过年。但是,在这片祥和的景象下,有一伙人,却蠢蠢欲动。这伙不安分的人,就是那些随军过来的道士。

    这本是一群闷在皇宫,服侍着皇帝修仙的护法。他们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还算规矩。这次跟出来平叛,来到了地方,一个个就像掉在地上泥鳅,浑身的不自在。

    这群道士中,为首的有三个,道号分别是清水、清木和清风,都是当今大国师的心爱弟子,他们在皇宫里都是横着走,如今来到这小小平安城,哪里还容的下他们?。

    军士们忙着巡逻,崔知县忙着申案,道士就忙着祸害百姓。这伙人无所事事,成天的东游西逛。吃喝玩乐,从不给钱。不少吃苦头的百姓,纷纷跑到衙门告状,这旧案未了,又添新案,崔知县急的直挠头,没有办法,他只得找解将军商议。

    解驹一向和这帮假神仙,水火不容,在朝廷的时候,明里暗里,斗了不知道多少回,因为他们有皇帝撑腰,解驹等人,一时也没有办法。

    内务厂的指挥使,见他们太过招摇,于是派了几个手下,向他们暗示了一翻。见对方也是皇帝身边的人,这几个小子,稍微的收敛了一些。但是几天后,依然如故,几位大人对此很是头疼。这一伙人就像几只绿头苍蝇,在平安城里飞来飞去,谁见了都恶心。

    这天,崔知县正和解驹聊公务,突然咚咚咚的有人敲打路鼓,鼓声中,还夹杂着,一个人的叫骂声。

    崔大人急忙起身,他出去一看,发现敲鼓的居然是余折铁,只见他混身是土,衣服被扯的破破烂烂,正站在那喊冤。

    余折铁一见崔泰出来,一路小跑奔过去,跪在地上大声喊道“崔大人!您可得给我做主啊!这庄家刚倒,怎么又来了一群毛道士?无缘无故的行凶伤人,你看给我打的,我这是可是新买的衣服啊!”

    崔泰莫名其妙,刚要问其缘故,只听身后有人怒吼道“你这人生的五大三粗,就不会打回去吗?跪在这里给谁哭丧呢?晴空万里,满街都是当兵的,他们能拿你怎么样?”

    这个出口大骂的,自然是解将军,他骂完以后,还不过瘾,走到余折铁跟前,抬腿就是一脚,他的脚力极大,一脚把余折铁整个人,都踢的站了起来。

    踢完之后,解驹还是不消气,他又破口骂道“我就见不得你这种哭哭啼啼的怂样子,你从小是师娘带大的吗?像你这样的废物玩意儿,活该挨打!还不给我滚?”

    余折铁闻言大怒,也回骂道“你这老东西,又是从哪冒出来的?我要是打坏了!你负责啊?”解驹骂道“就算你把天给老子捅了,爷爷我,照样能你补上!”

    余折铁骂道“好!这可是你说的!真要出了事,我看你个老东西怎么收场!”说完扭头便走。

    解驹在后面骂道“你真有本事,就给老子,弄点响声出来!要是这几天,我听不到动静,我就带兵踏平了你!”这时几个虎奔军,抽出腰刀围上来,堵住了余折铁的去路。

    解驹挥挥手说道“你们几个让他滚!我倒要看看,他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几个军士收回刀,让开路,但是仍然怒目而视。余折铁并不领情,嘴里骂骂咧咧的,出了衙门。解驹刚要回骂,便被崔泰劝回了。

    至次日清晨,三具血淋淋的尸体,不知什么时候被扔到衙门口。正是那三个飞扬跋扈的道士。

    崔泰和解驹大吃一惊,现在的平安城,日夜都有军士巡逻,这尸体居然能不被察觉的,扔到衙门口。

    解驹看着尸体骂道“好你个庄家!势力够大啊!关在大牢里,居然还能派出刺客,行刺朝廷中的要员!这几天再给我好好的审审!你们几个过来,都给我抬走,赶紧埋了,别扔在这,丢人现眼!”

    这三具尸体,便被军士们抬走,埋进了深山,此后也没人再过问了。

    崔泰心中明白,这就是余折铁干的。

    庄家被铲除后,余折铁很是高兴了几天,其一,终于为小岳兰报了仇,其二,整个事态,完全是按照他的预期进行的,为此他颇为满意。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城中不知从哪,冒出了一伙飞扬跋扈的道士。这就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眼看着自己的计划中间,居然出现了瑕疵,这令余折铁十分的愤怒!

    他十分讨厌,这些装神弄鬼的道士,于是准备找了个机会,除掉他们。他趁那伙人喝酒的时候,故意接近。然后想了个办法,激怒了他们。被顺理成章的,围殴一顿后,他便跑到了衙门。

    不料,这半路上杀出个解大将军,言语中,他发现这个老头不简单,而且对这伙歪道士,似乎也有杀意,于是他便暗示了几句。

    没想到,很快的得到了回应,这让他惊喜不已,于是这二人便站在院中,十分默契的一唱一和。

    当天晚上,余折铁就找到了这伙歪道士,他抄起板凳,敲死了三个为首的,然后,趁着夜色,偷偷摸摸的把尸体扔到了衙门口。

    余下的道士,经过此事,也终于老实了下来,全都躲进了军营,再也不敢出来了。

    妖道一除,崔大人终于又可以,安安心心的审案子了,案子审的很顺利,很快的一一结了案。

    从庄家抄出来的银子,全都用来赔偿平安府的百姓。岳兰父母哥哥的尸体,就用庄家现成的棺材收殓好,安葬在了大青山中。

    百户村新挖的大坑也都被填了回去,在上面重新给每户盖了新房。两个月后,士兵们都离开平安城,回到了军营。正义终于得到声张,整个平安城又回到了往日的繁华。

    这天,老酒坊重新开业,袁老翁拿出自己收藏的美酒,摆在酒坊前,免费给大家饮用。余折铁也带着岳兰和老曹头一起去喝酒,酒坊外人山人海,街坊们都来庆贺,大街上渐渐的飘起了浓郁的酒香。

    此时的袁老翁,正坐在门口,一边喝酒,一边吃肉,他边吃边喊道“我就知道他庄家长不了,我每天吃八顿饭,我就要好好的活着!我要亲眼看着他们庄家倒台!我每天吃八顿饭!我就要好好的活着!”

    余折铁分开人群,端了一大碗酒出来,他说道“来吧,都喝一口,喝完过几天,我们好上路,以后可能喝不到这么有劲的酒啦!”

    他先端给老曹,老曹喝了一大口,又端给岳兰,岳兰也喝了一大口,余折铁将剩下的酒一饮而尽。他从怀里掏出来一块银子,放进了碗里,将碗送了回去。

    三人从老酒坊出来,便来到一家饭馆吃饭。他们正吃的时候,有一个挎着刀的黑衣人,走进了饭馆。他搬过一把椅子,坐在了三人中间。

    不等余折铁发话,那人将一包东西放到桌上,低声说道“多谢折铁兄,能替朝廷分忧,这是几位大人的回礼。几位大人希望折铁兄就此收手。免得以后发生误会。”那人说完转身走了。

    老曹头问道“这人是谁啊?”余折铁小声说道“此人是内务厂的人。”老曹头吓了一激灵说道“啊?难道我们被内务厂的人盯上了?”

    余折铁笑而不语,他打开包裹,伸手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金锭,说道“看来我这次,当真是杀对了人了!这些正好做路上的盘缠。”老曹头这才转忧为喜。

    三个人饭毕,回到了家中,他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平安府。余折铁说道“岳兰,你也跟着我们走吧,即便是个女孩子,也应该趁着年轻四处的闯闯,将来必定会遇到个好归宿。”

    岳兰回道“余大哥,您替我报了大仇,今后您不嫌弃,我以后就做你的妹子了。大哥说去哪,我就跟着去哪。”

    余折铁笑道“好!将来一定要给我妹子,找个好归宿。明天我们再去见见那位崔大人,这样的好官,世间不多啊。”老曹头说道“要去你们去吧。我还得办正事呢。”余折铁知道,他还在惦记这算命先生,所以也没强求。

    次日,余折铁带着岳兰来到了衙门,崔泰赶忙将二人请进来说道“全靠余兄的智谋,这平安城的百姓,才能脱离苦海,要是没有余兄的点拨,我的前途可能都要就此打住,将来您有事,我崔某一定鼎力相助!”

    余折铁笑道“大人说话客气,大人出淤泥而不染,在这一团漆黑的浓雾之中,依然没有迷失方向,也令本人十分的佩服啊!我料定大人以后一定会官运亨通,我只希望大人勿忘初心,一心造福百姓就是了!”

    崔泰对岳兰说到“恕我不才,自你失踪后,我一直派人打探,但是毫无音讯,若不是有余英雄,哎。”岳兰说道“大人,我的家仇得报,也倚仗大人的鼎力相助。您就是为了我们家的案子,才被这庄家欺辱的,我们平安府的百姓,都看的清清楚楚,您将来,一定是个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