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云梦奇闻录 » 第十四回 余折铁寻音遇知己(下)

第十四回 余折铁寻音遇知己(下)

    见余折铁问起此事,夏先生便捻着胡须说道“自从我三十年前,来到妙音谷的开始,那琴声,就没有断过。我顺着声音,进山多次找寻抚琴之人,但是均一无所获。就连修水先生,都没有发现其踪迹,有人指点我说,这抚琴者,是个法力无边的山中灵兽。不知道此生,还能否相见。”

    余折铁听完,十分的欣喜,他说道“那我以后,得仔细听听,不再贪睡了。不过,余某人,还要在此打扰几日。”

    夏先生笑道“不妨事,余英雄既然是修水先生的朋友,自然也是我们的朋友,只是希望余英雄,不要嫌弃,我们这的百年老屋才是!”众人大笑。

    吃罢晚饭,余折铁在屋中,焦急的等待日落。可是,好容易挨到太阳落山,他的眼皮,就又打起架来。无奈之下,他只得躺在床上,谁知身体一挨床,便陷入了沉睡,再一睁眼,早已大亮。

    吃罢早饭。余折铁懊恼道“我昨晚睡得太死,竟然又没有听到琴声。我以前睡觉,一直很轻,掉片树叶,都能把我惊醒,怎么来了这里,竟然睡得这么死呢?”

    夏先生捻着胡子笑道“这也许,与那琴声有关,记得,我刚来这里的时候,正在身患重病。可是听见琴声之后,便浑身舒畅,只用了三天,身体就康复如初了,我之所以康复的如此之快,大半都是那琴声的功效。余英雄不必着急,等你的失眠症,被琴声治好后,一定也可以听到了。”

    余折铁挠挠头说道“那也不似我,一声都听不见罢。”夏先生思索了片刻,说道“那琴声,自入了余英雄的耳中,必定是传入了肺腑之中。不像我等,皆是左耳进,右耳出,我想余英雄,也许真的可以解开这个迷局。余英雄困了就睡,饿了便吃,不必太过焦虑。”

    余折铁点头称是,于是他便安心的住了下来,白天和众僧道们,一起听夏先生讲经论道,听累了就在院中练功、喂鸟,挨到晚上,便早早的睡觉,每日如此,又过了十天。

    这天日落之后,他照例又躺在床上,当他刚闭上眼睛的时候,一阵琴音,如微风般,吹进了耳朵。他急忙用手拢住耳朵,用力的听着。余折铁虽不懂音律,但也觉得这琴声,十分的悦耳动听。不知不觉中,他又睡着了。

    次日天明,余折铁兴冲冲的,去见夏先生。夏先生听后笑道“看来余英雄的失眠症,大有改善。不知余英雄下一步,有何打算?”余折铁说道“我准备顺着琴声,到山中一探究竟,今晚就动身!”

    夏先生听完大喜,于是吩咐厨房,即刻准备晚上所带的干粮。余折铁回屋,早早的收拾好了东西,他怕自己到了晚上,困乏无力,便回屋又睡了一觉,直睡到拂晓十分,余折铁才起身,他洗了一个澡,饱饱的吃了一顿饭,然后坐在客厅,一边和众人聊天,一边等着琴声。

    渐渐地,太阳落到了山后,院子渐渐地黑了下来。琴声如约而至,屋中的人,静静地听着。余折铁见时机成熟,于是起身道“我现在就进山寻音,多谢诸位这几日的款待。”夏先生笑道“余英雄客气,如果你有缘,能与这山中的神灵相见。希望余英雄能把他,请到这里,与我们相见。”

    余折铁点头道“我此去,不知几时才能回来,与那位神灵是否有缘,还不得而知。要是我也空手而归,希望诸位不要取笑!”众人笑道“余英雄客气。我们一起送你一程吧。”

    于是夏先生与僧人智清,道士玄高,陪余折铁一同前往。一路无话,众人转眼就到了一个叉口。

    夏先生一行人,一边说一边走向了右边,余折铁则走向了左边。

    “这边声音大,得走这边吧。”夏先生说道。

    “那边声音虽然大,但声音,是从这边传来的。”余折铁笑道。

    夏先生摇了摇头,说道“好吧,我们就在此处分别,有我们几个跟着,恐怕要误了余英雄赶路。”

    余折铁向众人拱手说道“道路坎坷,且四下昏暗,诸位早点回吧,余某快去快回。”于是转身,在众人的目送之下,顺着琴声而去。

    余折铁越往深处走,琴声便越明了,他总感觉,只要拨开眼前的树叶,就能立刻看到,那个神秘的扶琴神灵了。不知走了多久,直走的余折铁浑身无力,困意大发。他忍受不住,便靠着一块石头,听着琴声睡着了。

    一觉醒来,又是天光大亮,余折铁翻身而来,吃着豆腐干。

    远处青山连连,近处繁花簇簇。四周早就无路可寻。此时的他,已经在不知觉中,走进了百花山的深处。看着眼前的景色,他伸个懒腰叹道“这里真是个,出神仙的地方!此景至,比起剑劈双峰,一点也不差!昨晚睡得太早,误了路程,从今天开始,白天要好好的睡觉,免得到了晚上,还那么困乏。”

    此后,余折铁便白天呼呼大睡,晚上再迎着琴声赶路,不觉中就这么过了三天。

    这日天明,当余折铁睡的正香的时候,从他身后的山坡上,突然滚落下来,不少碎石与断木,余折铁被惊醒后,猛的翻了个身,退到一边。

    此时,随着一声声啊啊呀呀的怪叫声,从山坡上,滑下来一个手足无措的人。这个人花白的胡须,一只手在身边乱抓,一只手,正死死的抓着一个,黑黑长长的包裹,到了坡底后,又翻了一个跟头,才停下来,他仰面朝天,大口的喘气。

    余折铁不及多想,上前一步,伸手施救,过了好一会儿,老头子才反应过来。他睁开眼睛,惊异的看着,眼前的大汉。

    余折铁上下打量着老者,说道“这位老哥勿惊,你是从山坡滚下来的,我正好在这睡觉,所以才有缘得见。”老头子又一惊,突然坐起身,用手在身上摸索,等摸到那个,靠在身边的黑包裹时,他才长出了一口气。转头向余折铁连连的道谢。

    余折铁将水壶递给他,帮他喝了一些水,然后抚着他的后背,等他气息匀称了一些,开口问道“我叫余折铁,看您这身打扮,不像山中的村民,恐怕也是远道而来吧。”

    老头子喘了几口,说道“多谢这位余壮士搭救,我姓秦,名唤书文,是个宫廷的乐师。数日前,我偶然路过此山,在夜里,突然听到了,从这山中传出来的,阵阵琴音。我驻足静听发现,此琴曲,是我从未听到过的曲子,琴声虽然铿锵有力,但是指法杂乱无章,好像有个人在乱弹。而且每到天亮前,总有一支曲子,是完全用一根琴弦在弹奏,于是我就好生奇怪,想进山一探究竟。壮士,您也是来寻琴的吗?”

    余折铁听完大喜道“是啊,我与秦先生一样,也是来寻抚琴者的,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一位乐师。我与秦先生,正好同往人。不知秦先生,可去过那妙音谷?”秦先生摇了摇头。余折铁便兴奋的,把琴声的来由,讲述了一遍,秦先生这才恍然大悟。

    此后二人,便结伴同行。他们遇坡一起爬,遇河一起过,一边走一边猜测着,抚琴者的身份。这一夜,二人顺着琴声,来到了一条河边,这河水冰凉刺骨,余折铁捧起一捧水,尝了一口,发现其口感,与冷水河的味道颇为相似。

    这时天空渐渐的发了白,那琴声也戛然而止。二人便找到一根倒下的树干,坐下来休息。不一会儿,二人便眼皮打架,一起靠着树干,进入了梦乡。不知睡了多久,等到琴声又起,二人这才起身继续赶路。

    今晚的琴声格外的清晰,二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又行了半日,琴声似乎就在耳旁。此时,就连手指滑动琴弦的声音,都听的一清二楚。二人沿着水岸前行,拨开草丛后,似乎远远的看见了一个黑影。琴声,便是从黑影处,传过来的,二人相视一笑,都不自觉的,整理了一下衣冠,他们怕打扰了,对面的琴师,所以轻轻的向那里走去。

    余折铁比较机警,他走了几步后,发现周围的气氛似有不对,对面的那团黑影,似乎有些异样。于是停住了脚步,慢慢的观察起来。他本能的,想拉住身边的秦先生,可是一伸手,居然发现自己身边空空如也。

    原来,就在余折铁迟疑的时候,秦先生已经,走出了一大段的距离,余折铁大惊,只得猫着腰,一路小跑过去,拉住了秦先生的衣服,轻声说道“且慢!且慢!前方有异,不可前行!”

    秦先生突然被人拽住,有些懊恼的说道“你拉我作甚?这几下弹得,与我有些出入,我得和他探讨探讨。”

    “你且慢,我先看看,是敌是友。”

    “这天下的琴师,哪来敌友之分?快点放开我。”二人便在水岸边纠缠了起来。

    这时,琴声戛然而止,秦先生听到琴声骤停,以为自己,搅扰到了那位抚琴人,于是拱手深鞠一躬说道“恕在下冒犯,打扰了先生扶琴,恕罪恕罪!”

    那黑影吭了一声,闪出了一双大眼睛,那大眼睛眨了几下后,嗖的一声就不见了。

    余折铁只觉得头上一凉,身后一震。一只肉乎乎毛绒绒沉甸甸的大手,按在了自己的肩头。余折铁吓了一跳,想要挣脱,但是那手压在肩头,好似有万斤之力,竟使自己动弹不得,紧接着一个声音,从耳后传了出来“你们两位,谁是钟子期啊?”

    余折铁正要开口,秦先生笑道“我二人之中,没有叫钟子期的,那钟子期是千百年前的古人,我姓秦,他姓余。你方才所奏的曲子,有几处,似有不妥,老朽不才,想和您探讨探讨。”黑影一听大喜,用手托着二人的后背向前走去。

    余折铁不知凶吉,正在迟疑,但是那手掌力量极大,自己根本没有半点抗拒的机会,只得顺着这股劲,向前走去。

    他们来到了一块,长条石头旁,秦先生从包裹中,取出了自己的琴,坐下来说道“你方才的指法,太过生硬,应该这样。”说着,他便弹起了,刚才的那支曲子。黑影便瞪着大眼睛,站在一边全神贯注的听着。它手一松,放开了余折铁,余折铁急忙快步闪到一边,借着月光,观察着这个黑影。

    只见这个黑影,正蹲坐在地上,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秦先生,脸上的胡须,被月光照的,如同几根银丝,身上隐隐约约有数道条纹,这分明就是一只斑斓猛虎!

    余折铁向前走了几步,他发现这虎,虽然生得凶猛,但是目光中全无杀意,而且还有几分柔和。见那虎没有敌意,他松了一口气,便站在边上,看他们抚琴。

    一曲弹完后,秦先生起身道“好了,我奏完了,你来试试?”那虎应了一声,拿过自己的琴,盘坐于地,依着秦先生的指法,抚了起来,刚响了几声,秦先生说道“不对不对,应该这样。”于是走过去,用手搬着那虎的利爪,在琴上抚弄着,那琴即刻发出了悦耳的琴声,果然比之前柔和动听了不少,秦先生也盘腿坐在地上,与那虎同奏起来。

    两个琴声交织在一起,一同传到余折铁耳朵中,又让他有了困意,他索性靠在了一颗大树上,看着眼前的这幅美景,慢慢的睡了。

    下一回冷水边兄弟三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