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居然是蜀山剑圣 » 第九十四章 争吵

第九十四章 争吵

    瞧着殷若拙脸上完全没有任何担心的表情,其他长老也是三三两两的议论开来,话题不外乎是对优秀的他的肯定。

    面对无数天骄,依旧能坦然面对,目不斜视,没有一丝一毫的担忧,似乎,胜利举手之间便可得到,轻而易举。

    很好,完美。

    谦虚而不胆怯、沉稳又不失自信。

    “众长老商议,由你来接任我蜀山的第二十六代掌门,你可愿意?”

    姜玄天满意的看着前方挺拔的身影,眼里全都是自豪。

    当年的小孩子,如今已经是大人了,蜀山也要交给他了。

    “不行,我反对。”

    没等殷若拙惶惶说出口,李如海就跳出来破口大骂:“这小子还太小,经历得不够多,现在就将掌门的位置传给他绝对不行,我说什么也不同意。”

    “死老头子,你坑我的事情我还找你算账呢?现在又来阻挠我做掌门,你是何居心?”殷若拙面色虽然平静,可心里确是忍不住的对他诽谤。

    当初他的怀疑并没有错,玉佩确实是李如海的。

    当初并不是他遗落在半山腰,而是他有意仍在哪里好让不知情的殷若拙拾回来。

    在他看来,殷若拙并不知道玉佩的秘密,见到这种奇异的物件,定然会将其拾起,届时情劫一起,看他能不能熬过去。

    所以,当初他一上山就立马带着林一尘跑路了,就是担心殷若拙会将东西还给他。

    可是,他不曾预料到。

    殷若拙不仅知道玉佩的故事,而且知道的程度也比他要多得多。

    他当初找不到玉佩的主人,也曾想过要将其遗弃,后来觉得有些不妥,这玉佩虽说有着致命的危险,可是在关键时刻还有些作用,也就不舍得了。

    他更没想到的是,他在外面躲了三年,一回来不仅发现整个蜀山都变得不一样了,大家相亲相爱,好似一家人。

    对殷若拙的态度更是让他大跌眼镜。

    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看到殷若拙拿着玉佩来找他,下意识的他当然是否认了。

    玉佩不是我的。

    你找错人了。

    我从来没见过阴阳玉佩。

    否认三连击。

    让殷若拙毫无反手之力。

    人都走了,自己还怎么还给他。

    一张脸漆黑无比,他还以为这个玉佩是山上哪位英俊的师兄弟的,结果却是一脏老头,反差有点大不说,对方还拒收了。

    “你就别捣乱了李老头,谁不知道你是因为你那徒儿的事情不心甘,可是事实就是事实,这件事情昨天大家都商议好了,非常时期非常手段,难道这点你还看不破吗?”

    “没错,没错,若拙的情况大家也都了解,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是继承我蜀山传承的最佳人选,李老头你就不要胡闹了。”

    “回来吧,若拙是我等从小看到大的,难道你还信不过吗?”

    “或者,你觉得山上还有谁比他更加有资格?”

    没等他张嘴,其他长老纷纷主动开口,里里外外将李如海说了个通透。

    “哼,我不守规矩,别忘了当年我等是如何规定的?”李老头看到所有人都这样反驳他,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这群老不死的,好像当年撺掇我去争的人不是你们似的:“再说了,当年的规定可是你因为你的大徒弟而自己拍板决定的,大家都在场,现在你又因为你的小徒弟来更改规矩,那你还叫我们来干什么?自己做主不就是了。”

    看得出,李老头今天被怼得也是怒火中烧了,连姜玄天都不放在眼里,直接开口将矛头指向他。

    “姜明?”这和他有什么关系?殷若拙并不知道当年的事情给姜玄天多大的打击,以至于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决定。

    沉默。

    听到李如海口中的陈年往事,大殿变得极为安静。

    先前指着李如海点评的长老们也不再言语,纷纷坐下,低头沉默。

    气氛又变得诡异起来。

    针落可闻。

    “若拙,你怎么看?”

    看到大殿的众人不再言语,姜玄天似乎没有任何变化,脸色还是那带着三分笑意,三分平静的说道,并不理会李如海的胡言乱语。

    “弟子不知道师傅和众位长老当年做出了什么决定,不过李长老既然这般说了,想必弟子接任掌门的位置必定还存在不妥之处。”早一点接任掌门、还是晚一点,其实对于殷若拙来说都没什么影响,可是,他知道,既然姜玄天提出来了,就一定有他的打算。

    他只是想尽孝,仅此而已。

    “弟子从小在蜀山长到,这里就是我的家,师傅和诸位长老,以及同门师兄弟都算是我的家人,师傅和蜀山对我有大恩,没有师傅和蜀山的栽培就没有如今的我,我只是想为蜀山尽一点绵薄之力,若是弟子还有什么没做的不对的地方,请师傅和诸位长老示下,弟子定会努力达到师傅和长老们的期望。”

    句句发自肺腑,声声沁人心扉。

    真诚。

    这是大家从殷若拙眼里看到的东西。

    并没有对蜀山掌门之位的任何迷恋,也没有因为李如海的话而惶恐、动怒、或者是小心思。

    这一点,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即便是李如海,也是如此。

    看到殷若拙将目光移过来,他下意识的躲避,竟有点心虚。

    刚才他话已出口,心里就明白,自己又说错话了。

    有些话,他们可以自己私下里说,但是不能当着晚辈的面争吵,更不能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

    “哈哈,这一点无需担心,李长老也是一心为了蜀山,就像你说的,大家都是一家人,又怎么会出现残害家人的事情发生呢?”姜玄天先是宽慰了殷若拙一句,顺便替李如海解释了下,然后话语一改;“当然,当年事情发生时你还小,我与众长老商议了什么?你也无需知道,不然就没什么作用了?顺其自然即可。”

    “弟子明白了。”听了姜玄天的话,他躬身对李如海施了一礼,毕竟作为晚辈,他刚才的话也有那么一点以下犯上的意味。

    李如海还是偏着头装作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只不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抹不开这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