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领路人 » 第八十二章 入阁敲门砖

第八十二章 入阁敲门砖

    弘治金口玉言,钦定第一,这是何等的惊人,能有如此殊荣的,在整个明朝历史上也没有几人。

    康海徐经目光火热,聚焦在唐寅身上,恨不得和唐寅换换,如此美事儿,怎么没有落到我身上呢?

    会试一案,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唐寅对取得好成绩已经不抱希望了,只要能上榜,就算不错了。却是没有想到,弘治金口,钦点他为第一,实在出乎他的预料。

    唐寅惊愕难以置信,好半天才回过来神,如此美事儿竟然落到自己身上,他跟做梦似的。

    “唐……唐寅,谢……过陛下。”一向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唐寅,竟然结巴了,磕巴着向弘治道谢,满脸激动,一脸潮红色。

    帝王嘛,掌控万千臣民生死前途,看着唐寅这副激动样儿,弘治感觉特别好,笑呵呵的摆手,道:“唐寅,免礼免礼。呵呵。”

    唐寅眼圈儿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滚来滚去,激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谢陛下,谢陛下。”

    程堂看在眼里,很为偶像唐寅高兴,总算是为唐寅挽回了前途,不用再去卖春宫图谋生。

    一念至此,在心里哀号:“我的春宫图。不行,一定要向唐寅找补,要他给我画千儿八百张春宫图。”

    状元是皇帝钦点,会试第一皇帝很少钦点的,唐寅能得到这份殊荣,实在有些出人意表,李莹程壎既是意外,又为唐寅高兴。

    唐寅是程敏政的学生,就是程家人,他的殊荣不就是程家的殊荣么?

    程敏政很是欣慰,自己这个新收的学生的确了得,前途无量,再有弘治钦定第一,唐寅的前途更加美好了,更有利于唐寅成长,从袖中袖出一本奏章,呈给弘治。

    弘治接过,展开一瞧,正是程敏政手书的会试榜单,‘唐寅’二字高居榜首,满脸笑容,重重颔首,道:“这就对了嘛,这才是为国遴材的老师嘛。”

    程敏政忙道谢。

    程堂在心里想,程敏政不辟嫌疑,在会试前见唐寅,而榜单上没有唐寅的名字,这不合情理。程敏政出于保护唐寅的想法,把他的名字划去,这就说得通了。

    弘治脸一板,喝道:“程卿,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欺君,你说,朕当如何罚你?”

    欺君可是大罪,弘治怪罪下来,后果严重,程壎想要说话,却给程堂一把拉住。程壎不明所以,看着程堂。程堂微微摇头。

    弘治眼下对程敏政愧疚之情正盛,能处罚么?大概率不会。即使要处罚,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程敏政领罪,道:“陛下,臣死罪死罪,但臣情非得己,还请陛下恕罪。”

    弘治微微颔首,道:“幸亏老师见机得快,把这份榜单藏起来了,要不然的话,舆情还不晓得如何沸腾呢。老师也是一片苦心,要保唐寅,算了,朕不怪罪。”

    程敏政忙道谢:“谢陛下,谢陛下。”

    历史上,程敏政费尽心思,划去唐寅的名字,想要保护唐寅,结果是没用,唐寅的功名没有恢复,前途尽毁,穷困潦倒终生,不得不靠卖春宫图为生。

    如今,在程堂的努力下,结果非常好,唐寅的前途保住了不说,还被弘治钦定第一,更加光明美好。

    弘治把榜单看了一遍,把榜单递还给程敏政,道:“就照这份榜单放榜吧。”

    这意味着,会试这事,程敏政说了算,足见弘治对程敏政的信任了。

    程敏政领旨。

    弘治看着程敏政,有些尴尬,道:“此次会试闹得满朝风雨,天下皆知,虽有奸人作祟,也有朕辨事不明之过,每每思之,朕心很是不安。老师,你欲要何赏,你说,朕无有不准。”

    这是要对程敏政进行补尝了,此时的弘治心生愧疚,只要程敏政开口,他都会准,哪怕是伸手要官。

    这赏赐很豪气。

    明朝建国百多年,能有如此豪气者,也没几次。

    只要程敏政开口索要,弘治无有不准,哪怕是入阁也没问题。

    当然,内阁首辅是肯定不行的。

    这种机会千载难逢,程敏政却是想也没想就推辞了:“谢陛下洪恩。为陛下办事,那是臣的本份,臣不敢有索赏之心。”

    唐寅唐海徐经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诱惑,能够禁得住考验的没几人。

    程敏政这高风亮节,满朝文武有几人比得了?李莹无比自豪,此生能嫁如此郎君,夫复何憾?

    弘治很是欣慰,老师就是老师,从不让我失望。

    程堂却是在心里鄙夷程敏政,如此良机,你竟然错过了,你还想入阁,问鼎首辅,做梦吧。好吧,你当好人,我当坏人,你不愿争,我帮你争。抱拳行礼,道:“既然陛下金口已开,要是不索点恩赏,太对不住陛下的恩德了。”

    对程堂秉性有所了解的康海翻个白眼,恩公又要闹妖了。

    唐寅和徐经对程堂了解不深,有些无语,你如此急吼吼的要官,合适么?

    李莹和程壎心扯程堂衣袖,要他别乱说话。

    程敏政喝道:“堂儿,休得胡言。”

    明明是你眼红了,想要好东西,却是说得好象我求着你要恩赏似的,弘治很没好气的瞪了程堂一眼,淡淡的问道:“你欲要何物?”

    程堂不顾李莹和程壎的阻止,不鸟程敏政的喝斥,道:“陛下,我爹少小成名,以神童之身荐于朝廷,学识渊博,朝野知闻。而且,我爹身负高行,清廉正直,不贪不污,不收受贿胳,奉公守法,勘为群臣楷模。如此高行,如此学识,当不委屈‘文渊阁大学士’的名头。”

    文渊阁大学士?

    程敏政眼前一亮,眼里火热。

    文渊阁大学士,是明朝文官最高名号,能获得这一名号,那是无上荣耀,尽管程敏政不把二品礼部尚书高位放在眼里,对这一名号却是极为心动。

    李莹程壎停下了扯程堂衣服的动作,满眼亮晶晶的。

    在现代社会,要是八辈不识字的家庭培养出一个博士,会是无比满足。要是程敏政真能获得文渊阁大学士的称号,与此差不多,李莹和程壎会极为满足,此生何憾?

    程敏政老爹程信,虽然做到兵部尚书,位极人臣,也没有获得这一称号。

    唐寅康海徐经三人眼睛亮晶晶的,无比艳慕,恨不得这一无上荣耀落在自己头上,这可比会试第一更难得。

    以程敏政的学识名望操守,获得文渊阁大学士的称号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这一称号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一块敲门砖,敲的是入阁这道门。

    首辅徐溥,阁员李东阳谢迁刘健他们都有‘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头衔。要是程敏政获得这一头衔的话,入阁的道路彻底扫清了,找个机会就能入阁了。

    弘治赞赏的看了程堂一眼,欣然道:“如此也好。程卿,你就是文渊阁大学士了。”

    这是文官的无上荣耀,程敏政激动无已,满脸潮红,跪倒谢恩:“谢陛下,谢陛下。”

    程堂看着扑拜在地的程敏政,心里大是高兴,直接索要内阁阁员不合适,会招人闲话,名声有污,入阁的敲门砖到手了,下一步就是把程敏政弄进内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