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绿茵之横扫千军 » 第十八章 畅谈(二)

第十八章 畅谈(二)

    “亚军有什么用,特别是赢弱的亚洲杯,只有冠军才算有点份量”孙澄海不以为然:“亚军什么都不是。”

    “这话也对,”李天成点头:“那我也不瞎安慰你了,海哥,我看媒体都说决赛是吃了裁判亏才输给日本队的?这东道主也吃裁判亏有点说不过去吧。”

    “听他们瞎扯,媒体德行你是知道的,决赛国家队是没沾到裁判便宜,前边比赛可都沾到了!”孙澄海没好气:“就是实力不如日本了,人家旅欧球员压根就没参加亚洲杯,中田英寿之类的都在备战新赛季。”

    “人家半主力就击溃了我们啊!”孙澄海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他们真就那么厉害?差距就那么大?我记得日本跟咱们差不多时候开展的职业化改革吧?”李天成拳头攥了起来。

    “真的差距就是那么大,咱们华夏足球是真的没人了,阿里·汉都让我来踢前锋了。”

    “不是哥哥自夸,我确实是咱们华夏球员里面出类拔萃的那几个。”孙澄海双肘撑在桌子上,双手交握抵在嘴巴上:“可我踢前锋真的不行。”

    “边后卫、边前卫、后腰,我都能踢,我也不觉得国家队有谁踢的比我好,结果让我踢前锋!还替补!”

    “这里面原因当然很多,但前锋也实在是没人了!”孙澄海摇着头。

    “我记得以前说法说咱们有前锋右后卫,只是没有好中场啊。”李天成松了松拳头。

    “那是以前,以前咱们什么类型前锋都有,高中锋、快马都不缺,都在水准之上!现在?”孙澄海头都不摇了:“呵呵,现在哪个位置都缺人!”

    “真就这么弱了?”

    “真就这么弱,国内现在有几个足球运动员啊,凡是足球强国,他必然是球员多多的!”孙澄海手指头弹了弹:“球员怎么多的?就拿英格兰来说好了,人家搭建好了金字塔体系,塔尖是以英超为代表的职业联赛,下边一级级半职业、各区、各地区、业余等等。”

    “粗略估计,整个英格兰足球联赛系统中,有超过7000家俱乐部在进行比赛,足球俱乐部遍布全国,他们的球员能不多么,从这么多人中选出来的职业球员,再差又能差到哪呢?”

    “为什么能有这么多俱乐部?人家能盈利!”

    “说回日本,仇视归仇视,必须承认人家日本是真正的职业化改革,各项产业、梯队都形成了规模,形成了效益,”孙澄海脸色更苦了:“华夏哪有什么职业化?说是半职业都抬举了,根本就是草台班子!”

    “我对国内联赛还真不太了解,不过经常看到联赛停摆几个月给国家队集训让路之类的消息,”李天成给孙澄海添上水:“我是真的没法理解,俱乐部就这么顺从?这得损失多少钱!”

    “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他们根本损失不了多少钱,正常的联赛必须讲盈利,华超就没这个讲究,盈收益太少,根本没有盈利。”孙澄海脸色暗淡。

    李天成对这个说法更加摸不着头脑,一家联赛大体上可以分成赛事举办方、俱乐部、球员三部分。

    球员要踢球挣工资。

    俱乐部参加比赛挣钱,给球员发工资、给老板发福利。

    赛事组织方组织比赛,挣钱了才有可能长期稳定的组织比赛,让俱乐部和球员有球可踢。

    所以,一家职业联赛从根本上就是必须要盈利的!

    “这还真挺新鲜的,海哥,说来听听,让我也涨涨见识。”李天成抿了抿嘴,为什么无论事情一牵扯到华夏足球就变得奇葩呢?

    “一般来说,职业球员收入大头是工资,踢比赛挣钱,简单明了,哪都一样,没必要多说。”孙澄海一根根班这手指头:

    “俱乐部收益主要是门票、转播费、赞助费。赛事举办方收入主要是转播费和赞助。这是健康联赛的收入来源。”

    “对。”李天成下意识点头。

    “华夏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是持有人直接的资金注入,其次是赞助,本该是支柱的门票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赛事举办方的收入也主要靠赞助。”孙澄海似笑非笑。

    “这样畸形的联赛能长期坚持么?”李天成眉头紧皱。

    “所以,华夏足球年年缝缝补补,波折不断啊。”孙澄海叹气:“正常联赛的收入来源于比赛,比赛得有人看,不管是现场还是转播,还是其他方面,最终都是球迷买单。”

    “我们华夏足球文化薄弱,球迷少,总体购买力就有限,这是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

    孙澄海摆摆手制止了打算插话的李天成:“但足球已经是世界第一运动了,它在普通人非球迷群体中的影响力也足够大。每到世界杯,万人空巷是基本操作,平时根本不看球的人也能讨论的津津有味。”

    “这就让很多企业看重了足球的影响力,愿意投资足球,本质上只是在打广告。”

    “这也没什么,这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凭借足球的魅力,我们华夏人口又足够多,时间长了,我们是可以有足够多的球迷的,像日本那样慢慢的把普通人转化为球迷,这是切实可行的。”

    “刚开始职业化改革的时候,也确实是这样,联赛火爆、球市火热,那个时候是传播足球文化的最好时机,可惜那样的工作没人干,反而是接假球黑哨之类的丑闻扑灭了球迷们的热情。”

    “结果就形成了现在华夏所谓的职业足球,我们的联赛和俱乐部全靠金主输血才能活着。”

    “根本没有像欧洲足球那样形成产业化,没有为国家提供大量的GDP,没有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没有真正成为第三产业。”

    “足球本该是金字塔结构,最底下的基础就是球迷,上面才能形成各级众多俱乐部,各级联赛,最终形成体系。”

    “国外为什么放心自家孩子踢足球?因为人家踢足球可以生活的不错。”

    “因为人家有着各级联赛,众多的俱乐部,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多,人家即便成不了球星也有足够的工作机会!”

    “人家联赛成了体系,青训自然而然的也成了体系,小球员实在踢不出来了,也有足够的跟足球有关的岗位等着!实在不行,还有足够的机会转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