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唱出元代青花瓷,我的音乐能成真 » 第199章 养殖园蓝图

第199章 养殖园蓝图

    叶深秋和米夏的人生电影其实也有一些小尴尬的镜头,但都没有李海龙的这么夸张。

    这俩姑娘连正经的恋爱都没谈过,电影里连接吻镜头都没有,所以就不涉及那方面的问题了。

    叶深秋的人生电影里,最“尴尬”的镜头,是为了表现叶深秋生活窘迫和节俭。

    那时她升上高中了,因为身体长得快,她匈衣尺码小了两号,但叶深秋仍不舍得买新匈衣。

    或者说她没钱买新衣服。

    于是只能把自己的两只,硬往小号匈衣里塞,别提多憋屈了。

    电影镜头描写这段生活时,并没有拍前面,而是从背面拍了叶深秋辛酸成长的背影。

    米夏的人生电影里也有类似的镜头,就是她长的过于胖了,喜欢的裤子尺码小了。

    她硬往裤子里塞大腿,结果把裤子给撑裂了,样子十分滑稽。

    米夏当时倒不委屈,而是对着镜子里穿着开裆裤的自己哈哈大笑了半天。

    三个女孩或者女人的人生电影,镜头全都采取了规避处理,成片不用分级那种。

    但李海龙的人生电影,采取的是很极端的写实派。

    写实的荆山都不好意思看第五遍了……

    反反复复的看清楚了这对老同学夫妻的问题后。

    荆山决定,必须得拉李海龙一把。

    李海龙和冯蕊在那方面的问题要是得不到解决,他们这个小家,未来很可能分崩离析。

    冯蕊现在应该已经很介怀这方面的事了。

    要不之前荆山去找冯蕊买床垫时,冯蕊不会有意无意的说出李海龙最近腰不好。

    估计这事在冯蕊心里已经积怨很久了。

    她没法和外人详说,于是只能轻描淡写着抱怨一下。

    这种抱怨,再挤压一段时间,估计就该从量变产生质变了。

    荆山可不想看着那两人从高中开始就谈的恋爱,最后毁于李海龙的萎靡不振。

    反复看过李海龙的人生电影后。

    荆山觉得李海龙这方面出问题,有很大的可能是李海龙事业方面太不顺利了。

    各种压力都堆积在李海龙身上,这才让李海龙雄风不在的。

    如果能让李海龙的事业有所起色,释放掉时时刻刻都压在他身上、把他压到喘不过气的生计压力,让他的生活和工作重新充满热情和斗志。

    李海龙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荆山准备拿李海龙在昌平山里弄的那个果园养殖场当突破口,好好的拉李海龙一把。

    谢春城这边要开一系列的什么什么烧烤门脸店,还有臻享系列餐厅都盘过来以后,他们需要大量的肉制品进货渠道。

    如果李海龙那边能搞出成规模的生态养殖园,那他们这个美食集团就可以产供销一体化,形成自给自足的产销闭环。

    之前李海龙两口子和张鹏飞他们一群同学一起来医院看望过荆山后。

    荆山又单独约了李海龙来医院,把谢春城也叫过来了。

    他向两人表述了要打造生态养殖园的想法。

    荆山之前就和谢春城提过,想在郊区弄一个养殖园,肉类自产自销。

    这样可以让他们旗下的餐厅和烧烤店使用的肉类品质得到保障,也能节约不少成本。

    谢春城早先在潭柘寺山里搞农家院,就是自己养羊自己烤的思路。得知荆山要在郊区办养殖园,谢春城举双手双脚赞成。

    不过谢春城分身乏术,弄一系列的餐厅就让他焦头烂额了,他没精力再去郊区弄养殖园。

    这个重担就要落在李海龙身上。

    荆山和李海龙挑明了讲了,准备投资打造一个千万级的生态养殖园,为旗下美食集团提供绿色蔬菜和肉类。

    如果李海龙家包的那个生态果园,适合改造成生态养殖园,那就以李海龙家包的那个生态果园为根基发展。

    如果那果园不适合改建成大型的生态养殖园,那他们就再找地儿,新建。

    荆山给李海龙画出了宏伟的养殖园蓝图,以后他们美食集团的所有菜肉,最好都能由他们自己的养殖园来提供。

    他们养殖园的产能提起来以后,可以给他们旗下餐厅提供足够多的食材弹药了,他们美食集团就更容易扩张了,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美食帝国。

    就像柏氏集团那样,最终做成拥有数个生产基地和美食品牌的食品行业巨鳄。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荆山准备投重金,把基础性的养殖园做好,砸实。

    初期投资千万只是起步。

    未来做大做强后,养殖园需要投资上亿,他也会全力支持。

    李海龙听荆山讲未来要建资产规模上亿元的生态养殖园,被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

    他之前知道荆山发财了。

    但没想到,荆山的财力竟这么雄厚!

    居然能动用上亿的资金!

    这要没吹牛的话,荆山的实力比他们班那个爱装逼的大班长实力要雄厚的多的多的多!

    被荆山这么一刺激,李海龙直接热血沸腾了,准备像高中时那样,抛头颅洒热血的跟着荆山一起干!

    荆山让李海龙回去昌平远郊调研考察一下,李海龙本身是学农业的,虽然李海龙自己没毕业,但他很多同学都毕业了,并且都在农业圈里混。

    从李海龙能搞到海外的草莓品种就知道,他在这圈子是小有人脉的。

    荆山希望李海龙能笼络一些信得过的人才,尽快制定出建立成熟生态养殖园的计划。

    等着一开春儿,天暖和了,他们就投资开干。

    荆山要养腰,出不了院,在筹备阶段,帮不了李海龙太多忙。

    他叫谢春城过来一块说这个事,就是让李海龙和谢春城对接。

    有什么事情需要现场去考察或者决定的,李海龙可以和谢春城讲,他们俩一块商量着把事儿办了。

    李海龙和谢春城之前就认识。

    李海龙上学那阵,总去柏林胡同找荆山玩。

    那时李海龙和谢春城就认识了。

    不过很多年没打交道了,两人关系现在比较生分。

    但他俩都不是那种特个色的事儿逼。

    两人一起做事,处处应该就熟了。

    谢春城听荆山讲不惜投资上亿建设生态养殖园,倒不觉得荆山是在吹牛。

    荆山住院这段时间,把谢春城引荐给吕帅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