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第103章 何以为灵

第103章 何以为灵

    《晋世家》·晋灵公·何以为“灵”

    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晋襄公的儿子,晋灵公。晋文公一生隐忍,在他执政期间,晋国霸业达到鼎盛。晋襄公虽说没有鲜明的功业,但他也算是一个成功的守成之君,在他手里晋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唯一不如他老子晋文公的就是与秦交恶,但这要另说,不能把秦晋关系破裂的原因归结到晋襄公身上,这个锅扔给晋襄公不合适。

    秦晋破裂是一定要发生的,秦穆公也借此明目张胆的出兵中原,与晋国几次大的战事互有胜败,威名远播,因此能称霸西戎,周王也不得已遣使祝贺,但没有齐桓公晋文公时的威风,没有赐予伯,尽管如此,秦穆公时期秦国仍然不失为春秋继晋文公之后的又一霸主,遗憾的是有强大晋国的阻遏,秦穆公没能实现称霸中原的野心。

    秦穆公从扶持晋国惠公开始,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意思,出于本国利益,他们很愿意扶持亲秦国的政治势力,惠公是这样,怀公也是这样,晋文也如此。但是不论是惠公还是怀公文公,秦国似乎看上去都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反而在惠公怀公时期连连遭到背叛,到了文公,强大的晋国连秦穆公也不得不前往会盟。秦国人心里那个委屈就甭说了,尤其是秦穆公。

    晋文公终于死了,秦穆公觉得不做点事这一辈子也差不多了,于是秦晋的深厚友谊,兄弟国家一朝做了仇雠。秦穆公也是真能忍。

    你有没有发现,晋国政治再怎么乱,都不妨碍晋国的持续壮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因为晋国自晋武公时期,到晋献公为晋国留下一个惯例,弱公室强卿大夫,办法就是“尽遣群公子”,重用卿大夫。所以说,晋国虽乱,乱的是政治,而在军事国政上并没有因此而衰弱,只是国君换换人而已。实际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卿大夫手里。当然,晋国后期的分裂也是因为重用了卿大夫。

    晋文公时期的一批老臣中,尤以狐赵为最,狐偃赵衰,随着政治势力的磨合,晋文公狐偃的死去,狐氏这一派渐渐凋零,而赵衰势力逐渐膨胀,晋襄公中晚期赵衰的儿子赵盾已经把握了晋国大政。晋襄公死,左右晋国未来的便是赵盾。赵盾曾经想更换晋国继承人,废掉年幼的太子而拥立在秦的公子雍,因为太子母亲穆嬴的极力反抗,赵盾最终拥立了晋灵公。

    对于晋灵公,史料的记载主要来自《左传》,和一些野史。太史公显然完全从《左传》拿了过来,差不多算是直接引用。可以做下对比: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晋世家》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左传》

    晋灵公是一个行为怪异,奢侈,又残暴的国君,但是没有发现晋灵公对大臣如何,只是举了对普通人视如草芥,比如拿弹弓打人取乐,因为熊掌做的不好吃,而把厨子杀掉。别的没有记载。但是感觉晋灵公很聪明,你看有人劝谏他的时候,他马上就主动认错,说我错了我会改,有没有真的改呢,没有。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犹不改。——《左传》

    没有出现在正史上的故事是晋灵公爱狗成癖:

    晋灵公好狗,筑狗圈于曲沃,衣之绣,嬖人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夸狗以悦公,公益尚狗。一夕,狐入于绛宫,惊襄夫人,囊夫人怒,公使狗搏狐,弗胜。屠岸贾命虞人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于是国人皆畏狗。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贾,则狗群噬之。赵宣子将谏,狗逆而拒诸门,弗克入。他日,狗入苑食公羊,屠岸贾欺曰:“赵盾之狗也。”公怒使杀赵盾,国人救之,宣子出奔秦。赵穿因众怒攻屠岸贾,杀之,遂弑灵公于桃园。狗散走国中,国人悉擒而烹之。君子曰:“甚矣,屠岸贾之为小人也,绳狗以蛊君,卒亡其身以及其君,宠安足恃哉!人之言曰:‘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其如晋灵公之狗矣。”

    这个故事来自明人的郁离子,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这个故事对晋灵公的形象破坏很大,给人的印象这个国君真是昏聩透顶,不务正业。说实话,晋灵公好像也没有什么正业可做,他能做什么呢,他只是个国君,但没有实权,他想说了算,但他没有势力。你说是不是有点意思?不妨来探讨一下晋灵公的心理状态,他是怎么被谥号为“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