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218章 金城(上)

218章 金城(上)

    《赵世家》·简襄功烈·金城晋阳(上)

    晋国赵氏发迹于赵衰,光大于赵盾,经历下宫之难,复兴于赵武,最终成就于赵简赵襄。赵氏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难,第一便是下宫灭族之难,虽然留下赵氏孤儿赵武,赵氏几十年的根基差不多被连根拔起,赵武直到晋悼公时才重新跻身六卿行列,晋平公时重新执掌晋国军政。第二次大难赵简时遭遇范氏中行氏围攻,赵简即赵武的孙子,第三次赵襄时又遭遇韩魏智氏围攻。

    第一次下宫之难,有韩厥挺身而出,维护赵氏利益,可谓赵氏之晋阳,第二次第三次赵简赵襄遭遇围攻,退守晋阳。晋阳固若金汤,因而反败为胜,赵氏再次鼎立晋国,直至三国分晋。将韩厥视为赵氏之晋阳,意在凸显晋阳这个地方对赵氏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无晋阳无赵氏。

    建造晋阳者,赵氏家臣董安于。董安于者,那个被孔子称为良史的董狐的后人。董狐本为晋国太史,其后人董安于却成了赵氏的家臣,可见晋国卿权之盛,公权之弱。

    董安于建晋阳,展现了他高妙的建筑艺术,以及战略眼光。晋阳城背靠龙山、面临晋水、北依盂邑(太原)、南带梗阳(山西清徐)的汾河西畔筑建了晋阳城。城中的建筑,以铜柱取代木柱,城墙由板夹夯土而成,墙骨选用丈余高的荻蒿等植物主干,泥土中掺和鸡蛋、食盐。

    事实证明晋阳确实成为赵氏坚如磐石的根据地。

    明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卫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倍言。赵鞅捕午,囚之晋阳。范、中行氏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赵鞅入绛,盟于公宫。其明年,知伯文子谓赵鞅曰:“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赵鞅患之。安于曰:“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赵氏以告知伯,然后赵氏宁。

    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

    赵简与赵午发生冲突,赵午的背后有范氏、中行氏支持,于是范中行联合晋公室围攻晋阳,结果晋阳毫发无损。最终在韩魏的协助下,范中行氏溃败。赵简返国为政。这个事件谁都看得出赵简手下有能人,这人便是董安于。于是智氏就出来说话了,说范中行作乱被肃清,他们已经被绳之以法,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们这边董安于也参与了,怎么办?最后的结果,赵简丢车保帅,安于曰:“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

    因为这件事,赵简子还受到了孔子的批评,“赵鞅以晋阳畔“,晋阳城第一次挽救了赵氏。董安于作为家臣这个事,折射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天下有才晋实用之”,已经蜕变为“天下有才晋卿用之”。这样的发展晋国六卿势力壮大的势头堪比诸侯,随便拿出一家来都可抗衡天下。晋国之强,实晋卿之强,晋国公族势力日渐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