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229章 赵简子与孔子(1)

229章 赵简子与孔子(1)

    《赵世家》·简襄功烈·赵简子与孔子(1)

    赵简子与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期,春秋末期,距离三国分晋已经不远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已经不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了,周天子的威严丧失殆尽,没几个诸侯国拿周天子当回事,连秉承周公之礼的鲁国也不再进行朝觐的仪式。

    可以说这个时期,周天子面子上的尊严也没有了。赵简子与孔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下,巧合的是晋国与鲁国有着相似的国内政治局势。晋国有四卿,鲁国有三桓,晋国有赵简子,鲁国有孔子。事功上说,赵简子是一个成功者,一个政治家;孔子是一个失败者,空谈着他眷恋一生的复礼的理论,是一个理论家。

    孔子曾经评价过齐桓公与晋文公,说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差不多就是说齐桓公虽然称霸,他还是讲规矩的,至少打着尊王的旗号;晋文公不然,玩诈术,不守礼仪,表面上做礼仪的文章,实际上是礼的破坏者。

    齐桓公与晋文公恰恰是历史发生变革的一个分野。齐桓公时也有战争,但是比较的崇尚仁义,到了晋文公,乃至以后,仁义都懒的说了,赤裸裸的军事扩张,所以那个“蠢猪似的”宋襄公失败了,苏轼都骂他侮辱了仁义这两个字。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又一变,为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晋国公族失去了权力,沦为傀儡,四卿执政。鲁国三桓割据,都不拿鲁国君主当回事。各诸侯国无不如此。这是让孔子非常痛心的,孔子积极一生游历,旨在恢复西周时期的政治态势,主张大一统的集权,无可奈何花落去,徒留获麟之叹息。

    一个是纵横捭阖晋国政坛的赵简子,一个是四处奔走,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孔子,赵简子笑到了最后,孔子笑到了未来。但是,赵简子可学而至之,孔子不可学而至之。赵简子与孔子的并存,演绎出以孔子为主要标榜的儒家,与以赵简子为发扬的法家,一场PK。赵简子儒法并用完胜孔夫子。

    当其时,齐有晏子,鲁有孔子,晋有赵简子,三贤并立,齐有田氏坐大,鲁有三桓掣肘,晋有六卿执政,天下一片乱纷纷。正如晏子所说“齐之政卒归田氏”,叔向所说“晋之政在于六卿”,而鲁国“公室卑弱,而三桓强”。

    赵简子,名赵鞅,字志父。赵氏在晋国可谓一波三折多磨难,赵衰的隐忍,赵盾的权倾朝野,下宫之难几尽灭族,留一脉赵武,赵武复兴赵氏,其孙赵简子威名震天下,至于赵襄扩张割据,终至独立建国,晋国亡。孔子自幼贫贱,志于儒,以复礼的主张游走于诸侯之间,去鲁、斥齐、奔走宋卫之间,困厄陈蔡,差点命都不要了。游历不成,返鲁愤而删春秋。鲁国弱,毗邻齐晋楚,附楚晋怒,附晋楚伐,不亲齐则齐来侵,四围险恶,如孔子之贤亦不能挽狂澜于已颓。

    同样乱纷纷的晋国,赵简子走向了革命,同样乱纷纷的鲁国,孔子不得已退而教书,沉浸在空洞的美丽的理想国不可自拔。赵简子是一个政治家,实干家,革命家,孔子只能是一个维护旧制度而又不被旧制度下的诸侯国所容的——“丧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