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240章 襄子之能

240章 襄子之能

    赵世家》·简襄功烈·襄子之“能”(1)

    有战略眼光

    赵简子果断的撤销嫡子伯鲁的继承人资格,扶持赵襄子有他独特的认识。相信赵简子日常对伯鲁和赵无恤的观察,坚定了他对赵无恤的肯定,在太史公的,赵简子选拔赵无恤有一段奇异的经历,即姑布子期的预言。现在来看,赵国的史记中对这段往事的记载应该有它的不得已,毕竟传统的礼制嫡长子继承制还在人们的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废嫡立庶也往往会酿成内部的政治动荡,更会引发不同政治派系的对抗。

    赵简子既然选拔了赵无恤,就应该让他具备继承赵氏族权的合法性,以稳固赵氏的安宁,来完成他赵氏建国的雄伟蓝图。于是姑布子期出场。异日,姑布子卿见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

    “天所授,虽贱必贵”正是赵简子所需要的,也是未来赵无恤接过赵简子事业的合法依据。那么赵简子最后选择了庶出的赵无恤来接班,是什么原因呢?

    赵无恤,有战略远见,能完美的实现赵简子的建国大梦。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赵简子的规划是这样的,控制邯郸,据守晋阳,收代国囊中,于是赵氏事业蒸蒸可期,有了震慑晋国诸卿的实力,也足以让赵氏雄霸晋国。邯郸之战,赵简子煞费苦心,发动对赵午势力的打击就是间接的向范氏中行氏宣战,最终赵简子成功了。代国是赵氏的大后方,未来晋国内战,赵氏必须确保后顾无忧。没有兼并代国,赵简子临死念念不忘,甚至要族人在自己死后安葬在常山,这样可以遥望代国。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时告诫子孙,自己所没有完成的,你们一定要做到。

    常山寻宝的故事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没有选用,而是吸收了“收藏竹简”的事,表现赵无恤的忠诚老实,而太史公的《赵世家》选择的另有不同,而是常山寻宝。赵简子跟儿子们说,常山有宝,先得者赏,诸子无所得,只有赵无恤识破了赵简子的用心,所谓常山之宝即是代国。“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赵简子也正是从这件事上看出赵无恤才是更适合接他班的人,未来赵氏的光辉需要赵无恤这样的去发扬。这是坚定他废嫡立庶决心的重要原因。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看重的是赵无恤的德,太史公写《赵世家》毫无掩饰的表明赵无恤的才干才是得到赵简子赏识的原因。

    至于伯鲁,没有发现更多的史料来判断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赵简子的认可,但是赵无恤接班后,赵氏并没有因为废嫡立庶出现政治动荡,足以说明伯鲁比较老实,没有野心,赵无恤临终选择将赵氏族权交还给伯鲁之后,尽管其中有赵无恤本身对于以庶子继承的不安,但也说明伯鲁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因为自己被剥夺赵氏接班人资格心怀不满,且组织势力对抗。伯鲁没有这么做。也可以说伯鲁根本不是一个有雄心的人,他可以作为一个守成者,但是很难在群狼环伺的诸卿中领导赵氏搏杀,这是他与赵无恤的根本区别,也正是赵简子废嫡立庶,扶持赵无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