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296章 死局(上)

296章 死局(上)

    《赵世家》·长平决战·死局(上)

    赵国决策层显然没有将与秦人的上党之争上升到存亡的高度,至少心理上不认为这次秦国会倾全国之力进行会战,如果有这个认识,估计上党这块烫手山芋不会拿过来,当赵豹建议上党乃“无故之利”,不是好事,是大祸!有人揣测说赵豹是秦昭襄王的亲戚,自然会有这般的劝说,是不是秦王的亲戚不说,赵王也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赵王先问赵豹而不是问自己的弟弟平原君,想来以为赵豹是个老臣,应该有见识。

    赵豹的确有见识,了解秦人甚深,也看破了天下局势。秦人南破楚,逼的楚国迁都一点脾气都没有,收巴蜀天下富饶粮仓之地,没了对手,秦人很寂寞,兵锋三晋挺进中原势在必行。秦人的确如此。商鞅改革在前,大秦国势日盛,天下无有匹敌,范雎献远交近攻之策在后,一统天下其势已成。远交齐,倾力灭韩,范雎蚕食天下的阳谋已经上演。

    闭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冯亭献上党,赵豹说是无故之利,大祸临头。有为赵王说者,秦赵早晚要决战,赵不拿上党,秦控制上党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赵,与其等秦来伐,不如先占为己有,控制起来再说,赵国上下没有意识到秦国之恨,誓要灭赵国。冯亭嫁祸成功。可是赵王接受上党的理由很是奇葩,“人怀吾德,何为无故之利?”自恋的很。如果赵王从战略高度,从秦赵最终会决雌雄的角度来说,这个没问题,倒是能显示出赵王的魄力。但是一句“人怀吾德”露了馅,赵王确实是贪恋上党之利。

    秦人忙活了半天,果实被赵国捡拾了去,谁能受得了?自己找上门来,怪不得我们大秦不客气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誓要出这口恶气。秦人这仗打的义愤填膺,赵国有些理屈,不如秦人有拼命的心,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东进的路上也只有赵国这难啃的骨头了。

    秦赵相比较,赵国全方位处于下风。赵国军事仗着胡服骑射的余烈,精锐骑兵驰骋中原,野战之雄强。遇到秦国就没法子,上党地势坎坷,崎岖难以奔驰,骑兵的优势难以发挥,“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都不敢与秦国硬刚,要知道廉颇可是攻坚战的高手,遇到秦国也只能固守壁垒,打起消耗来。

    战争打的是国力,准确的说打的是经济,那时候就是后勤粮草。秦国有关中平原,巴蜀粮仓,运输可陆可水,国内奖励耕战,平时兵就是民,不打仗都去老老实实种粮食,一旦发生战事,全民皆兵,杀敌越多奖励越厚,秦人的虎狼之师岂是虚名?反观赵国,廉颇对垒秦军三年,国内已经消耗不起了,向齐国借粮,齐国不给,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近五十万大军的口粮问题解决不了,怎么打仗,何况对面是全国之力的百万秦军?

    别说赵括,廉颇,就把乐毅、李牧这些人统统找来也束手无策,再会打仗也得吃饭。无可奈何,赵王撤回数败的廉颇,换上赵括,转守为攻,与其被拖死不如搏命,廉颇对垒的是王齕,并非秦国的主力,赵括替换廉颇也带去了近二十万兵马,四十多万大军硬怼王齕,还是可以打一打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驻扎野王的白起暗自增兵王齕,此时的秦军已是全部主力部队,有百万之众,要知道兵力如此悬殊,赵括也不敢硬来,不敢硬来也得打,没得饭吃了,结果就是深陷秦军重重包围,赵括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