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444 东征

444 东征

    楚世家》·楚灵十二年·东征

    楚以诸候兵伐吴,围硃方。八月,克之,囚庆封,灭其族。以封徇,曰:“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封反曰:“莫如楚共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员而代之立!”於是灵王使疾杀之。

    楚灵即位,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北向试探,在察觉到晋国无力争锋的当儿,召集诸侯盟会,显示出天下唯楚的气魄。晋国的妥协与忍让,诸侯逐渐离心,开始倒向楚国,晋楚共霸的形势为之一变。

    北向争霸不足以满足楚灵的野望,他自己很清楚,要想巩固楚国的霸业,防范乃至打击强势崛起的东吴为第一要。吴国本来就是晋楚争霸中由晋国扶植起来牵制楚国的,长期以来,也正是因为东方吴国的掣肘,致使楚国无法全力北向中原,在晋楚争锋的过程中屡屡受挫。

    现在晋国内忧,面对楚国的锐意北向,没有拿出大国风范,反而低头妥协,正是伐吴的大好时机,趁此一举挫败东吴的势头,有利于楚国未来在国际上的纵横捭阖而不至于腹背受敌。楚灵的东征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于是借着申地会盟的东风,楚灵以盟主的身份召集诸侯联军东向伐吴,理由是吴国收留齐国的叛臣庆封。围硃方。朱方是庆封在吴国的封地,克之,囚庆封,以盟主自居的楚灵自然要在天下诸侯面前审判庆封,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实话讲,楚灵的审判适得其反,没有为自己赢的更多的国际影响,反而有点自取其辱,因为老奸巨猾的庆封回应楚灵的“无如共王子围弑其君而代之,以盟诸侯”。诸侯心里不用庆封喊出来,谁都晓得,楚灵伐吴的理由站不住脚,所谓扔了拐棍儿打叫花子,自己弑君上位却打着伐弑君的旗号,但谁也不敢提出相反的意见,势不如人而已。于是楚灵恼羞速杀庆封。

    楚灵期间前后四次伐吴,都难以说从根本上彻底的削弱吴国,从实力上说现在的楚灵能召集诸侯联军一致向吴,不说摧枯拉朽,至少也会压制吴国很多年,但事实并不如此,在楚灵第一次伐吴诛杀庆封后的第二年,东吴居然进行了反击,能这么迅速的组织国家力量向强大的楚国给予报复性的攻伐,只能说楚灵率领的诸侯联军对吴国的伤害太小了。

    强大的诸侯联军不能彻底打击东吴,唯一的理由只能是楚国内部出了问题。“疑其贰于吴而杀之”,贰于吴者是谁呢?便是楚灵任命的楚军统帅屈申。如果不是有足够的证据楚灵不可能将重要的官员处决来纠正伐吴不胜,同时也显露出楚国内部的政坛存在很大的问题,或者说楚国内部有一些政治力量在阻挠楚灵伐吴,不愿意看到楚灵积累更多的政治资本。这应该是楚灵几次伐吴都不能对吴国进行有效打击,甚至吴国都有机会组织力量进行反扑的关键原因。也就是说,楚灵弑君上位,国际上迫于楚力强盛不敢言,但是国内潜流暗涌,楚灵真正要解决的不是对外,而是内部的整合。

    伐吴失败,是楚国内部步调不一致的结果,有多方面的政治力量在掣肘,甚至说最终楚灵最后一次伐吴不利而自缢身亡也是这种国内局势引发的结果。话说回来,楚灵之所以坚决的东征吴国,是他太需要一次酣畅淋漓的战争了,如果一举挫败吴国崛起的势头,楚灵对国家的贡献可以说不可比拟,直接拔除了在楚国东面的巨大威胁,有这样的功绩绝对可以让楚灵有足够的威信弹压国内的政治势力。在楚灵看来,要彻底的整合国内政治力量,让各派的政治势力屈服,伐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没有之一。当然,站在楚灵对面的力量则会千方百计的阻挠楚灵伐吴成功,以此来压制楚灵的国内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