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方渔重生记 » 第六章 重生第一晚 初闻结义事

第六章 重生第一晚 初闻结义事

    方鱼是家中独子,与父母生活在青山城。方家是青山城的三大家族之一,可惜方鱼家是方家旁系而非嫡系。

    青山城是三合派直辖中心属地的三大城市之一。所谓“直辖属地”就是直接由三合派直接管辖的土地。三合派受上级宗门七曜宗委托,管理一片方圆超过千里的土地;“直辖中心属地”是指三合派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的区域,当然也是三合派驻地所在。

    这是一片方圆超过两百里,面积超过百万顷广袤土地。它的西面是丘陵和山地,北面是平原,东面低矮的丘陵和平原,南面是湖泊河网密布的平原。三合派的山门在土地中央略偏北,由七座超过五百丈的山峰和近百座低矮的小山及山间平原、峡谷和湖泊组成。据说,原来的三合派驻地并没有这七座高大的山峰,千年前由大能者从东面移山倒海的搬运而来。

    除了三合派的所在地,这片土地上还有一座主城,两座副城和十多座市镇。青山城在西北面,是两座副城之一;另一座副城是临沧城,在东面;主城是山河城,在南面广大的平原上。三座城市成倒“品”字型围绕着三合派。

    山河城作为三合派中心属地的主城,不仅是因为其规模远大于另外两座城市,更因为三合派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山河城。

    所谓管理机构就是实施管理活动的单位,如果这样说很难理解,那么简单说就是官府。

    那么是谁实施,又管理谁呢?这当然是当权者管理普通百姓。管理机构的概念远古就有,那时灵气尚未苏醒,人之间的实力相仿,为了生存和彼此安全,也为了更高效的组织劳动生产,就发展出了城邦、联盟。其后人类数量增多,所需资源也越来越多,带来了对资源的争夺,于是,帮派、势力、国家、军队、司法机构、监督机构……逐渐形成。

    万年前灵气的苏醒,让本已微末的修炼体系获得发展,修炼者实力获得迅速提升。

    随着一位又一位先天大能走走上历史舞台,传统的社会管理体系被动摇;当修炼者群体的实力远超出传统形式的社会管理机构时,曾经在大陆上的统治了几万年的传统管理体系被打破了,形成了社会管理的二元体系:一边是传统的国家、联盟等各种势力,另一边是强大到普通人不可望其项背的修炼者及其宗门。

    历史上,二者曾发生激烈碰撞,所谓兴亡都是百姓苦,只是苦了普通人。激烈碰撞之后二者逐渐结合,又发展了近万年,形成了现在的这片大陆的社会结构。

    这是一个以先天大能为统治者核心,先天境界的修炼者为统治基础,后天境为先天境的附庸的社会结构。不能修炼的普通人是社会的底层,炼气期的修炼者作为身体强壮的普通人,情况好一些,但依然是底层。只有修出真气的人群,才能有些改善。

    理论上,修炼者应该关注于以修炼为核心的各种事项,插手普通人的世界对他们意义并不大。但实际上,每个修炼者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家人,这些家庭和家人都需要依赖修炼者生存、生活,创造财富、聚集财富,这就形成了以修炼者为核心的家族势力和帮派势力。方家就是这样一个家族,家中有先天境的高手支撑家,大量的后天境高阶修炼者作为家族的骨架,而后天境低端修炼者和不能修炼的普通人,则依附家庭生存。

    故此,管理机构就是有些尴尬的存在了,按照大陆契约,管理机构是依照大陆法律对所有非先天境修炼者进行管理的机构。但在实际中,修炼出真气的修炼者,已经明显具备了某些特殊的能力,明显管不住;大势力、大家族的普通人背后有先天境撑腰,也不好插手;再加上某些管理机构的掌权者和奸人奸商相互勾结,导致不愿意管。

    故此,实际上,管理机构并不能完整实施管理职能,其有效的管理范围聚焦在没有背景的低端修炼者和普通人群身上。当然,这依然是非常庞大的人群,而管理农工商、稳定社会治安和收税,就是管理机构最大的三项职责。

    除此之外,教育是独立的体系,直接由最上层制定并逐层实施;军队被三合派这样的区域霸主直接管理;刑罚的权利由门派和管理机构共同执行,这是因为犯法者多是有背景的人,稍一处理就会惹出背后的先天境。

    即便被拿走了这么多权利,但庞大的被管理人口,需要管理的事项繁多且细致,造成了行政管理机构臃肿和复杂。

    三合派对这千里土地和土地上人口的管理有三种形式:其一是三合派直接管理,即所说的“直辖属地”。这包括四片土地,其中一片就是三合派驻地这片,被称为“直辖中心属地”,也可以叫“直辖中心”、“中心属地”。其二是三合派与当地的家族或势力共同管理,三合派派出长老和当地的家族、势力组成长老院,管理机构和城主则由长老院选出。其三是当地的家族或势力自行管理,城主由其自行任命,三合派不插手,但需要定期向三合派上缴赋税和资源。

    第三种情况三合派影响力最低,作为这千里土地上的霸主级势力,三合派自然不愿意如此,因此,找到机会就会强势介入,而当地势力更不甘被人掌控,就会奋起反抗,纷争因此发生。这种纷争本是修炼者和少部分人的欲望所致,却每次将普通人和低级修炼者卷入其中。

    三合派来自三家门派的合并,千年前他们中的一家出了位元婴期修士,这位大能一手促成了三家的合并,合并之后的三合派先是加盟了上级七曜宗,获得七曜宗的支持,然后在七曜宗的默许下,灭掉了这片土地原本的霸主青牛宗,占据了青牛宗的山门作为三合派的驻地。而三合派的名字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毕竟除了那位元婴修士,三个门派本就规模和实力相当,三家也是几千年的交情,合并之后叫谁家的名字都不合适。

    后来,三合派曾起意想改掉这个名称,毕竟几百年之后,还在提当年三家合并,已经没有意义,反而对门派凝聚力是一种破坏。他们准备改的名字叫“山河派”,毕竟听起来很像,而且还挺有气势的。三合派为此付出了行动,先将主城“三合城”改名为“山河城”。这个改名顺利的通过了,毕竟这是管理机构的事情,七曜宗不太在意这些。但当更改门派名称的时候,却被七曜宗否定了,原因是七曜宗曾有一位名叫“山河”的长老,三合派这样改名字犯了人家的忌讳,而且有蹭名字的嫌疑。所以就成了现在这种门派叫“三合派”,主城叫“山河城”的状况,好在发音接近,又惹不起上级宗门,就只能忍下去了。

    主城山河城不仅是三合派行政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也是三合派军队管理机构的所在地。这是一座面积数万顷,人口数千万的超大城市,山河城位于山河派驻地的南面,城市北面尽头,跨过巨大映山湖,便是三合派的正门。

    两座副城“青山城”和“临沧城”的规模较小,青山城东南门与三合派的西门相望,中间隔着两座小山和数条小河,穿过山间峡谷,跨过河就是三合派西面的山门。临沧城是建在苍水河北岸的一座城市,苍水河从三合派北面,由西向东流,河水流到三合派的东北方向转弯南下,到临沧城西南面又拐弯向东流,因此临沧城的西门隔着沧水河与三合派相望。这两座城市都是人口超三百万,面积数千顷的较大规模城市。

    三合派直辖中心属地上还有十几座人口十几万到数十万不等的小型市镇,也颇为繁华,毕竟是这方圆千里的超级势力的中心属地。

    方家是青山城三大家族之一,另外两家是张家和范家。重生过来的方鱼知道,二十年之后,青山城会变成四大家族,这是因为在这二十年间,秦家的老二秦鸿叶的强势崛起,从一个不起眼的后天修炼者,用了十多年时间跨入先天行列,然后搭上了新掌门的线,一路扶摇直上,更在数年之后成为极有权势的二长老。

    与秦家的一路上行不同,方家作为曾经的三合派的主要家族,随着一代代强者的谢幕,现在已经处在三合派的核心的边缘,并且即将在未来的二十年内,继续滑落,直到方鱼重生前的时候,方家彻底退出三合派的核心,成为边缘家族,勉强依靠几位筑基期强者维持着青山城的四大家族的位置。

    而曾经方家最辉煌的时候,三合派的一位门派长老、一位堂主、三位副堂主、十多位执事都是方家人,三合派派往青山城的城主都要方家点头才可以。然而到了现在,方家已经落在张家、范家之后,在三合派也只有一位堂长老,两位执事和几位管事来自方家,青山城的城主也不用再看方家的脸色,颓败的气象已显现。所谓堂长老,是三合派某堂口的长老的意思,与副堂主同级,但是权力不如副堂主,和门派的长老是两回事儿。

    方鱼就读的学堂叫方家学堂,其全称应叫做“三合派青山城方家初级学堂”。

    “三合派某城初级学堂”是由三合派与当地富户合作出资修建的学堂。虽称为“方家”学堂,但来上课的学生则不一定是方家人,凡是在青山城的生活的适龄的孩子都可以报名来上课,比如方鱼的同窗秦越之兄妹也在方家学堂上课。

    一个区域的霸主级势力与当地家族或势力,经常采用合作方式共同经营。对三合派来说,这样做既可以把握事情的走向、从中取利,同时也可以分润给需要拉拢的家族或势力。

    教育关乎人才,人才关乎修行的潜力,先天修炼者在任何一个势力或门派都是核心战斗力。通过学堂教育发现和培养人才被所有势力重视,三合派也不例外,三合派的上级宗门七曜宗也不例外,七曜宗更上级的宗门同样重视……这套学堂教育体系就是顶级势力制定,一级一级推广下来的。

    在青山城方家初级学堂,三合派向学堂派出教授各种知识的先生和传授修炼方法和武道技能的教习,方家则负责除了先生和教习之外的所有费用,包括拿出土地修建校舍、维护学校秩序、提供饭食等等。而学堂的两位监督则由三合派和方家各派一位。

    先生和教习的束脩或酬金由三合派发放,先生和教习的晋级、奖励也来自三合派,方家最多是拿出一些节仪,或者干脆就不给,这就导致教师与学堂之间成为相对松散的关系。先生或教习只是在学堂上课,住宿和吃饭,剩下一切都要依靠三合派的教育管理机构。即便是方家人想在自家的学堂里成为上课的先生,也需要通过三合派的考核和培训,按照既定的授课内容教学。这样虽然明确了标准和教学内容,但对于讲课的人来说,总是在轮回和重复,时间一长就变成讲课如念经,教授如撞钟了。

    而站在方家这样的大家族角度,既然控制不了教学的走向,那投入则能省就省。此外,就是所谓的课外“加餐”了,大家族的嫡系子弟大多都会享受到自己家族私学的优待。

    这种体制下,方鱼他们每日只在清晨和上午早些时候上课学习,不到中午就可以放学回家,而下午更是放羊的状态,想做什么都行。

    而为数不多能引起这些先生和教习兴趣的事情,就是发现有天赋的学生这件事情了——尽管这概率很小,但三合派为此设立了非常丰厚的奖金。这也导致了三合派这个巨无霸势力和本地家族势力之间的人才争夺;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这是家族势力为自己子弟向三合派争取好待遇的机会。

    在修炼的世界里,资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普通资质的人进入先天的概率太小了,但是天才就不一样了,不仅进入先天的概率大,而且快!曾有人做过统计,如果不限制资源,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先天境的话,天才消耗的资源要远小于普通资质的人。

    方家学堂并没有在寸土寸金的青山城内,而在城外的方家庄园靠近青山城的一侧。方家学堂占地面积颇大,有上课的教室,有习武的操练场地,有供打坐修炼的静室,还有先生和教习的住所和饭堂。

    学堂门前是一个广场,广场是两条道路的交汇点,一条主路,是从青山城绕过三合派的北面通往临沧城的大路,另一条是这条主路的岔路,绕过学堂通往方家庄园。因为有学堂,又有方家庄园,还有青山城通往临沧城的主路,使得这个广场好不热闹,沿道路和广场边聚集了上百户做各种生意的店铺,他们的目标是往来的行人和学堂的师生。

    果然是休沐日,方鱼路过学堂门口时,发现学堂大门紧闭。走上通往青山城的主路,人们已经开始每日的劳作,路过早餐铺子,一阵阵饭香传入,方鱼感觉自己更饿了,想买些早餐,却发现钱袋里的钱被他扔在井底,钱袋被用来装灵气珠,那只能加快脚步了。

    “今天早餐母亲做了什么饭?”想到母亲白娴凤,方鱼心中一阵阵的激动,前世母亲去世到重生,已经五年了!

    前世,在方鱼十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江上出事儿,从此消失不见,从十九岁到三十五岁方鱼的母亲去世,这十六年间,方鱼一直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二人最困难的时候是在方鱼父亲出事儿,到方鱼在二十八岁成为高级药剂师,这近十年间,母子二人尝到了人间的困苦,受尽了世人的白眼和欺凌。

    后来方鱼成为高级药剂师,将家搬到三合派为高级药剂师准备的小院,不再受别人脸色,生活也有所改善时,女儿茹倩却突然性情大变,开始了疯狂的折腾式生活方式。因为刚开始时方鱼对茹倩的忍耐态度,导致承担茹倩折腾的人只有白娴凤,直到一次茹倩的无理行为差点儿要了白娴凤命,方鱼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此后方鱼突破先天,成为一品炼药师,这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也是麻烦上门时候。先是方家逼迫方鱼重回家族,但方鱼又岂能与曾经将自己母子二人逼上绝路的人再合作;然后是白家和秦家上门,虽然只是求药,但被人欺压了多年的方鱼,又岂能答应这种免费的占便宜行为。这一切都是白娴凤一件件的为方鱼化解,虽然那时她身体已将近油尽灯枯。

    真正让白娴凤放下心的是方鱼成为三合派的首席炼药师之后了,但方鱼却立刻与大自己九岁的柳如梦走到了一起,方鱼内心是清楚白娴凤应该对此事是不满意的。但白娴凤什么反对的言语也没说,只是告诉方鱼,路终究是要他自己走下去的。因为无奈的她清楚自己生命走到了尽头,已经无力再改变什么。

    “吾家千里驹终于有了可以独自面对一切困难的实力!”这是白娴凤对方鱼说的最后一句话。听到这句话,方鱼知道自己终究是让母亲失望了,而母亲用尽全身力气所求也非是那个千里驹,而只是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少年时因为无知走错的路,终究害了这资质优秀的方鱼一生,也连累了他的母亲。

    方鱼一边走,一边回忆起前世的种种,不觉已经眼眶湿润,上一世白娴凤只活到了五十多岁,作为修炼者,这是很短寿命。即便是没有修炼的普通人,在这个灵气充盈的环境下,也多有八十多的寿数。

    重生相当于给方鱼一个修正人生的机会,一个不再让母亲对他失望的机会!

    青山城的城门还是那个熟悉的城门,方鱼应该超过十年没从这个门路过了。

    在成为炼药堂的高级制药师之后,三合派在门派内分给了方鱼一座独立的小院,因为门派内灵气的浓度远高于青山城,且清净,外人不易打扰,方鱼就把身体情况每况愈下的母亲接到三合派居住。从那之后,或许是不凑巧,或许是不愿,方鱼很少回到青山城,更没有从青山城这个通往学堂的城门下路过。

    人生总会无意中错过很多曾经熟悉的最后一次,但每当这熟悉被再次提及或偶遇的时候,心中总会有别样的情愫。方鱼现在就是如此,熟悉的城门楼、熟悉的大街、还有街上看着熟悉又叫不上名字的人……好像一个多年在外的游子归家的心酸,又好像是一个衣锦还乡的骄子的期待,方鱼加快步伐向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