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要从帝国时代活着回来 » 第四十五章 功亏一篑

第四十五章 功亏一篑

    阿兹特克现在有三个城镇中心,虽然周边的农村都有人在种田,但是三个城镇中心职能是不同的,一个是木材加工中心,周边是森林,所有培训的农民都去当伐木工,一个是矿石加工中心,周边到处是金矿石矿,所有培训的农民都去干矿工,而大本营最开始的那个老城镇中心则以农粮加工为主,周边全是农民在种田!

    波斯人和蒙古人同时冲向了农粮加工中心,我则是冲向了木材加工中心,日本人和哥德人则对矿藏比较感兴趣,直接把矿物加工中心包围了!

    三个城镇中心相距不远,周边建造有数十个城堡!建了这么多城堡真特么和变态啊!

    五国联军几乎是贴着墙缝中间硬挤进去的,路面太窄了!所有城堡挨得也太近!城堡上的人向下射冷箭,扔石头,开冷枪!幸亏大家准备比较充分,盾牌铠甲的防御性比较好,所以减员损失很少!而且五国联军的工程器械准备的比较多,投石机准备了数十个,攻城车也弄了数十个,这些攻城利器经过大家的改造威力远超设定值数十倍!阿兹特克国土内的这些城堡、箭塔、炮塔没有多长时间便通通被摧毁!混凝土又怎样?照样轰塌!阿兹特克的雄鹰战士和豹武士、弓箭手统统暴露在大家的面前!他们人手一把火铳!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手里居然拿着手雷似的东西!我靠!我怎么没想到!这东西杀伤力巨大呀!就算不是手雷也像是简易手榴弹!我立刻搜索资料,显示器上出现如下字幕:实际上,所谓手雷和手榴弹,是一种步兵最常用的投掷弹药,两种不同的称呼而已。手雷,只是民间对步兵手中使用的军用弹药手榴弹的称呼,一般将卵形无柄的手榴弹叫手雷,将重量较大但威力较大的反坦克手榴弹也叫手雷。但民间不会将木柄手榴弹称作为手雷,依然称其为手榴弹,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一般不会搞混淆。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存在手雷这一武器,且在正规和专业的军事书籍中,也只称为手榴弹,没有手雷的说法。

    我又顺便查了一下手榴弹的起源,发现了不少冷知识!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的弹药,因17世纪、18世纪欧洲的榴弹外形和碎片有些似石榴和石榴子,故得此名。尽管现代手榴弹的外形有的是柱形,有的还带有手柄,其内部也很少装有石榴子样弹丸,但仍沿用了手榴弹的名称。

    也有一个说法,不带手柄的手榴弹就叫手雷。

    此处划重点!从手榴弹是手掷弹药这一特点来说,它的最早起源在中国!靠,我简直笨死了,老祖宗的东西居然没有先想到!资料显示:公元1000年,宋朝神卫水唐福向朝廷进献“火球”(又称“火炮”)等火器。“火球”以火药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裱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点燃后用人力或炮抛至敌方,球体爆炸并生成烈焰。还可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或掺杂铁蒺藜、小纸炮等,达到施毒、布障、发烟、鸣响等多种作用,达到杀伤敌军和破坏战具的效果。在1044年初刊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已载有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多种可用手投掷的弹药,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到了13世纪初,中国军队又装备使用了一种铁壳爆炸性火器──掏火炮,又名“震天雷”,我最喜欢震天雷这个名字,听着就霸气!它用生铁铸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药,留有安放引线的小孔。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这是当时威力较大的一种火器,可用手抛,也可用炮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壳手抛弹药,这与现代手榴弹已颇为相似。

    看见没,手榴弹也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我自豪的同时也受到了启发,马上通知家里抓紧研制“手榴弹”!铁皮好弄,火药好弄,火药里加点钢珠,或者前面说的那个铁蒺藜,增强杀伤力!

    如此一来,我上有飞机,下有坦克,人人再配上十几个手榴弹,左手诸葛连弩,右手火铳,我的战力都有多牛!

    阿兹特克的雄鹰战士向我们冲来人未到手中的黑色土豆子已经扔了过来,冒着青烟,我靠,“卧倒!”我大声喊道。可是我们这些人都骑着骆驼怎么卧倒?只好拿盾牌往外拨拉!好在他们是分散投掷的,向蒙古人和日本人扔得多,因为他俩攻势最猛离阿兹特克的教堂最近!我这边只扔过来几十个,都被眼明手快的马穆鲁克用盾牌像打垒球一样打飞了,有的则飞到了日本人队伍里了,呵呵,我心想炸死了别怪我!因为我是故意的!嘿嘿!想想都乐!

    轰隆隆一阵此起彼伏的爆炸,将我们五国联军炸得是人仰马翻!靠!这次又被对方的手榴弹打了个措手不及!怎么办?大家互相看了一下彼此。方才雄鹰战士每人扔了三颗手榴弹,弓箭手扔了一颗,平均一人扔了两颗!连波斯战象皮糙肉厚的都被炸得外焦里嫩,死伤无数!我的骆驼也死了一大半我靠!手榴弹扔完之后就是一排子火铳射击!第一二排射击完之后蹲下装弹,第三四排射击!第三四排射击完后蹲下,第五六排射击!他们射击完蹲下第一二排站起来射击!和特么加特林有多大区别?完全是机关枪连续射击的效果!

    五国联军,虽然打到了阿兹特克的老巢,差一点就拔了他的王旗,干掉大主教,可惜,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