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袁氏为王 » 第七章 中秋诗会一

第七章 中秋诗会一

    转眼间,中秋已至。

    此时的洛阳城也比以往要热闹许多,繁华似锦,从街头到街尾,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铺子及地摊,路上的行人也是相当匆忙,脸上也有些许笑容。吆喝声,讲价声混杂在一起,把洛阳这座千年古城映衬的格外喧嚣。

    袁府

    “本初,本初,哈哈,许久不见啊,最近在忙什么呢?”声音由远及近,等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人已经进来了。

    袁绍正练着毛笔字,抬头一看,一个矮矮胖胖、细眼长髯,身高虽然不及当时的七尺,但却热情,富有魄力,感染力强的人走了进来,脸上笑嘻嘻的,“原来是孟德啊,今日咱们去哪里喝酒啊。”

    “哈哈哈,本初,你忘了,今日是中秋佳节,晚上洛阳百花园有个诗会,诗坛文豪,才子佳人都会去往,我们自然也要去凑个热闹,据说花魁刘诗诗会唱曲,小娘子们肯定不少,到时候花前月下岂不美哉。”

    曹操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因拥立汉桓帝有功,被封为大长秋,赐费亭侯的爵位。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公之一,最高武职官员)。

    作为一个官三代,曹操自幼身上就少不了那些纨绔子弟的习气,调皮捣蛋的事那是没少干。曹操身边的朋友也都是一些出身世家的纨绔子弟,如袁术、张邈等。不过在这些人中,就属曹操鬼点子最多,经常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来,和袁绍一起的时候还老让袁术背黑锅。

    曹操的第一份官职是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当时洛阳到处都是皇亲国戚,这些人平时蛮横任性,非常的不好管理。曹操一任职后,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灵帝刘宏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但由于其父曹嵩是当朝太尉,没人敢动曹操,于是就明升暗降,把曹操调至顿丘,任顿丘令。

    “可别来,跟着孟德你就没什么好事。”

    “哈哈哈,怎么会呢,快快收拾一下,咱们也出发。”曹操还是比较兴奋的,不知道是不是想在诗会中勾搭几个人妻。

    两人收拾干净,举步朝着百花园走去,街道上人来人往,坐马车不太方便。

    一路高谈阔论,步入园内,只见百花园内早已人山人海,渐渐的,更多的文人雅士越聚越多,摩肩接踵的不断从入口涌来,花坛边上都站满了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能够听见文人们的招呼声。

    “本初,孟德,这里。”不远处有人招呼道。

    “是孔璋和仲宣,走,孟德,我们过去,”“哈哈哈,孔璋、仲宣有礼了,不过你们来的真是早啊。”

    “本初,可不是谁都和你一样才能,作为压轴出场。”陈琳说道。

    “岂敢岂敢,压轴的还在后面呢。”袁绍四人相互作揖,站在旁边开始了聊天。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比较擅长表书和檄文,文风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和袁绍关系比较好。

    王璨: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擅长诗词和汉赋,和曹操关系比较融洽。

    “哈哈哈,仲宣呐,蔡大人待会儿也要来吗?”曹操富有感染力的笑容道。

    “恩师今日说过要和好友一块来热闹一番,本初、孟德、孔璋你们可要好好发挥,今日少不得一番史上留名啊。”王璨少有才名,可是蔡邕的得意门生。

    “哈哈哈,一会诗会共同发挥,我等也来个一较高下。”袁绍也开心道。

    正在几人谈笑之间,人群苒苒,全部朝着亭子走去,原来是大儒卢植、郑玄、蔡邕及郑玄弟子崔琰一行人到了,看着眼前这么多的文人士子,郑玄开口道,“今日诗会,开头一首诗,结尾一首诗,自认优秀的可以拿过来给我们几个品评一下,让更多优秀的诗句名传千古,许一段佳话。”

    “诗会,怎么能无题呢,就由我来出题吧。”蔡邕接着道:“既然今夜是中秋,那第一场就以中秋为题,限时两柱香,两柱香之后可以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念出。季珪,你来负责抄写,我等好来做个评判。”季珪是崔琰的字,崔琰是当时名士,相貌俊美,很有威望。

    大儒卢植、郑玄、蔡邕都说好评判诗句了,大家自然很兴奋,万一自己的诗作被列为第一,那可是名留青史的机会,或者被大儒收入门墙也是极好的。所以在场的文人士子们都积极参与,绞尽脑汁的开始写诗。

    蔡邕和郑玄,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郑玄,潜心研究和教授学问,弟子数千。那可是开宗立派的大儒,所创作的学派被称为郑学。大儒蔡邕,也是著名文学书法家,精通书法,尤其隶书造诣颇深,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又精通音律,辞赋大家,师从名士胡广,生平藏书万卷。

    王璨轻笑道:“本初,孟德,孔璋啊,一会期待你们的诗句了,在下先去找恩师请安了。”王璨施礼。

    “去吧去吧,替我们向大儒问好。”三人连忙嫌弃道。

    袁绍转头环视了一眼园内,士子三五成群,有袁术,袁胤、李丰一起的、有钟繇,边让一起喝酒的、有祢衡,孔融、杨修一起交谈的,但更多的都是不认识的。看到了祢衡,脑海里不禁想起一个词,喷子。咳咳,摇了摇脑袋,袁绍赶紧先记住位置,一会去找这些人联络联络感情。

    “本初,孔璋,我已经想好了,一会我先来打头。”曹操已经想出来了,“怎么样,以你们的才能,区区一首诗词已经想出来了吧,哈哈哈。”

    袁绍和陈琳也歪头想了起来,崔琰摆好纸笔后,曹操已经跳了出来,“某先来。”手中杯酒一饮而尽,“此诗名为中秋望月,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崔琰抄写后,“好诗,好诗。”蔡邕,郑玄听到也是点头不已,众人也是称赞,不愧是曹孟德。

    随后边让陈琳孔融都有诗句,随着杨修一首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也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欢呼,郑玄赶紧让崔琰抄写好。袁术的诗也是非常优秀的,但大家仔细一想就知道是提前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