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袁氏为王 » 第九章 中秋诗会三

第九章 中秋诗会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原来这几个姑娘就是蔡琰、李诗诗和她的丫鬟。

    “琰姐姐可有大碍?”回应过来的李诗诗脸色焦急。两人这才如梦方醒,袁绍赶紧松开手,这年代男女之间都不能有见面,何况现在他们两个还是肌肤之亲,袁绍刚才还抱着人家。

    “这位小姐,在下袁绍,刚才不好意思,实在孟浪,属实是有点急事,还请小姐告知名讳,在下定当上门赔罪。”袁绍赶紧作揖道。

    此时的蔡琰可没有交谈的意思,赶紧蒙上面罩,整理了一下衣物,拉着李诗诗疾走而去。眼瞅着三人都要疾走而去,袁绍赶紧拦住丫鬟,知道蔡琰的名字后才放丫鬟离去。

    “妹妹,他刚才说他叫什么来着?”蔡琰拉着李诗诗边走边问,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袁绍的俊朗挺拔的身影,眼睛深处自己的倒影,面带红润,果然帅哥美女天生就有优势。

    “琰姐姐,他说他叫袁绍?该不会就是那个才华横溢的袁绍公子。不过袁绍公子是真的俊朗啊,又如此有才,真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之人。”李诗诗也在脑海里回忆,“咦,琰姐姐你怎么脸红了,你不会想…”。

    蔡琰急忙捂住刘诗诗的嘴不让她说话,谁知道她会说出什么来。

    这边解决完事的袁绍脑海里也想着那个倩影,心里也有悸动,寻思着,蔡琰蔡琰,记得蔡琰是被嫁到了河东卫氏卫仲道,卫仲道体弱多病,蔡琰本来是嫁过去冲喜,结果没几天卫仲道就去世了,两人也没有子嗣留下。后来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之后,才被曹操重金赎回。袁绍心想,看来得叔父出马了,想起蔡琰那悲惨的身世,这一世,我不会让你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袁绍握紧了双手。

    回到曹操陈琳身边,此时诗会已经快结束了,众人聊天聊的也是意犹未尽,卢植站起身来,“诸位,如今天色已晚,诗会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有始有终么,诗会开始时有了好诗,结尾也以月为题,诸位可以好好发挥才能了。”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低头沉思。但有几人的目光却是看向了袁绍,随后越来越多的目光看向袁绍,毕竟之前袁绍这么有才,自己再写岂不是很丢人,“哈哈哈,看来要辛苦袁本初了,众望所归,要为这诗会结个尾了。”卢植看到这么多人看向袁绍,也是笑道。

    袁绍亚历山大啊,这么多的文人雅士在场,袁绍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随后一杯酒一饮而尽,“此诗名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寂静,感觉落针可闻,随后整个百花园沸腾了,又一首足以流传千古的诗诞生了,此次诗会必将载入青史,有幸参与者也是荣辱幸焉,更不提卢植,郑玄,蔡邕这些大儒了。

    “此诗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诗意飘飘,一直听说袁绍袁本初才情高超、能写出此清越脱俗的诗句,犹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果真是有大才啊。”郑玄激动的重新读了一遍。

    “好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深远啊,最后的点睛之笔,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在一起,这胸怀不可谓不大啊,次阳后继有人了。”蔡邕和袁槐也是见过几次,交情不俗。

    王粲刷刷的已经抄写完毕,众人开始了传阅,每个人把这首诗拿在手里,看得都舍不得松手,迟迟不传给下一位。

    钟繇、祢衡、孔融这些人也是边念叨着诗句边赞赏不已,可能祢衡以后佩服的孔融杨修两人之后又加了一名,没办法喷了,真是遗憾。

    “此次诗会过后,袁绍袁本初必将扬名天下,乘风而起。”荀攸看着如谪仙般的袁绍,眼里甚是满意。

    “公达准备出仕了。”荀彧肯定的语气。

    “本初啊,我突然后悔带你来了,之前怎么没发现你有这么大才,你这是出尽风头了呀。”曹操醉着酒道。

    “哪里,孟德你又醉了,孔璋,恐怕要麻烦你了,一会儿马车送我与孟德,我俩人踱步而来的。”袁绍歉意的看着陈琳。

    “好”陈琳应允。

    诗会结束,陈琳先把曹操送了回去,然后和袁绍一路同行,“本初,我观察到河南尹何进许久,因其妹可能会继续升迁,最少二品的车骑、骠骑将军,我想去其府上当个幕僚,出谋划策,不知本初有什么建议吗?”

    “孔璋好想法,和我想到一块了,何进是肯定会升迁的,只是我想出仕,真正的为百姓去办点实事。”袁绍慷慨,不愧是陈琳,文章写的不错,眼力也不差。

    “是啊,本初,现在朝廷昏庸,宦官当道,我也愿随着士人去对抗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为我们士人谋一条出路,清除这些国之蛀虫,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陈琳义正严辞,一脸正气凛然的派头。

    “眼下张让,赵忠等阉宦搜刮暴敛、骄纵贪婪、占着灵帝的宠幸,卖官索财,朝野都痛恨他们。郎中张钧上书奏请诛杀十常侍,灵帝不准,张让等人私下杀害张钧。当真是不除不行了。”

    有一次南宫遭到了火灾。张让、赵忠等人劝汉灵帝下令收天下田税,每户每人加上十钱,用来修建宫室。并且征调太原、河东、狄道各郡的木材和有花纹的石头,每当州郡把这些东西送到京师,这些收木材的总是下令谴责呵斥那些运送木石不合格的人,并且强行折价,贱价收买,十分的只给一分的价钱,又把它卖给宦官,宦官也不及时的接收,害得百姓们哀嚎叹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