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袁氏为王 » 第十六章 荀彧荀攸

第十六章 荀彧荀攸

    “对了,那批孤儿思想教育的如何了?分一些优秀的给袁安,钱粮也任其支取,让他快点把有间酒楼搞起来。酒楼是负责联络的支点,务必要信得过的人去。”袁绍再三叮嘱。

    “公子放心,属下已经派教育好的几十人交给了袁安,正在前往各个州郡途中。”

    “袁安去了哪里?”袁绍问道。

    “公子,袁安说要为公子打前哨,带着郑重,王志和五名亲卫去了冀州。”

    “袁安小子有心了,等下次见到得给他起个字了。”一转眼,袁安也都可以取字了。前一阵子袁安也是天天去别家酒楼观摩,天天问袁绍酒楼布置三四层,要了几副对子,几个绝句就跑了,可见袁安还是很上心的。

    翌日,袁绍和郭图坐车出发颍川郡,王强和亲卫也是护卫在旁,毕竟现在路中劫匪也有不少。

    荀彧荀攸都是颍川世家出身,大名鼎鼎的荀子之后,当代荀家家主乃是荀氏八龙之一,荀彧的叔父司空荀爽。

    到达颍川郡荀府,郭图给下人递上名刺后,袁绍整理了一下衣服,被下人迎着前往荀彧的堂屋,荀彧早就候在门前,看见袁绍上前作揖,“今日一早,喜鹊频繁鸣叫,想来是有贵客临门,不想是袁绍袁本初啊,快请进。”

    袁绍还了一礼,“哈哈哈,文若,我对你是佩服的紧呐,上次一番交谈,不过瘾,这次闲来无事,我就来找你和公达了,这次我们可以彻夜长谈了,咦,怎么不见公达呢?”经过中秋诗会一场喝酒,几人也是惺惺相惜,比较熟稔了。

    荀彧也比较开心,文人骚客之间的关系总是从互相佩服开始的,仿佛通过某些原因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公达啊,一大早就出去访友,想来晚些时候就会回来的。”

    荀彧一人在也行,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他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可是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这么厉害的内政人才可不能放跑了,两人互相跪坐后开始交谈,“文若啊,你这堂屋布置的不错啊,古色古香,书香气息非常浓重。书桌上书简也是翻至过半,勤学不辍啊。当真是我学习的榜样。”袁绍目光所及之处都觉得挺满意的,令人舒适。

    “本初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向我学习此话确定不是打趣我?”荀彧也是不客气。

    “哈哈哈,那可不是打趣,此次前来,这一份礼物就送给文若。”袁绍递过去礼盒。

    荀彧双手接过,打开一看,有点惊喜,“熏香?”

    “正是,另外那是瓶里装的可是上好的醉仙酒。”

    荀彧为人伟美有仪容,喜欢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气,有记载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所以就有“令公香”、“令君香”、“荀令香”等称。

    “本初不仅洞若观火,观察的如此细致,还善于交际,待人真诚,实非常人也。”荀彧挺感动的,能了解一个朋友的喜好也是挺让人在意的。

    “都言文若深谋有智,亦善地理术数,绍不才,也略懂皮毛,想请教文若,最近这一两年的要发生的事情。”袁绍品了一口茶,太难下咽了,看来得赶紧发明炒茶了。

    “本初是指最近的天灾吧,去年今年天气变化异常,各地屡屡发生地龙翻身,沿海地区的水患也是频频发生。各地的百姓是难熬啊。”荀彧一脸担心道,对于一个忠心大汉的人来说,大汉现状真是风雨飘摇。

    “就拿最近的洛阳地震来说,已经好几次了吧。”袁绍看着荀彧一脸懵,快速道,“地震就是地龙翻身,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

    “地震,这个词倒是挺形象的,本初知道何为地震?不是陛下失德引起的,只要陛下下一道罪己诏就好了。”荀彧的思维是标准的古人大众思维。

    “呵呵,陛下下的罪己诏还少吗,还不是不管用吗。文若啊,我给你普及普及,你认为我们生存的地是什么形状的?”袁绍得给荀彧上上课了,不能只执着于眼前的大汉,为大汉而死不应该是荀彧最后的归宿,荀彧如此优秀,如果持续发光发热,不执着于大汉这个王朝,说不定会重现祖先荀子的荣光。

    “自然是天圆地方了。”荀彧信誓旦旦的。

    “错,文若啊,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天方地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站在海边,首先看到对面驶来船只的帆,然后才看到船身?”袁绍问道。“文若啊,我给你画个地图吧。”

    随后的几个时辰内袁绍给荀彧画了一张世界地图,什么非洲,欧洲,北美洲。什么国家发达,经常欺负身边弱小的国家,什么美洲遍地金矿,落后就要挨打,以至于荀攸回来站在后面都一无所觉。接下来的时间,荀彧自闭了,从小建立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了。

    “这,这,这”荀彧现在感觉这个世界对自己充满了恶意,明明学习了十几年,这些理论却是第一次听说,冥冥之中又有一种感觉告诉自己,这是真的。

    “而所谓的地震也只是这些个板块运动相撞造成的自然灾害。”袁绍这才介绍完毕,口干舌燥,急忙喝了一大口茶,此时都不觉得这茶难喝了。

    “公达回来了,快坐。”袁绍看见了同样懵逼的荀攸,热情的招呼,不愧是叔侄俩,脸上的那个茫然不解一模一样。

    这样过了好一会,看着渐渐回过神来的荀攸荀彧,袁绍又让他们的人生观也崩塌了。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以目前的地质灾害,明后两三年间会有大旱发生,加上大汉朝征伐四方,对于游牧民族的打压尤其严重。可能在很早的时候,瘟疫就从北方而来,潜伏在中原大地,最迟明年二三月份,春季一来,瘟疫就会彻底爆发。”

    曹操如果在这的话,肯定会高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