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金书之道行天下 » 镇恶司

镇恶司

    赵青眼神淡漠的看着这些人。

    这些人之中有刚刚让他恢复的人。

    也有一早就偷跑了的人。

    还有那些所谓在船上无动于衷,最后船被毁掉才逃出来的人。

    对于这些人,说实话,赵清真的想将这些人全部一刀杀掉。

    但由于在坐船的时候有过登记。

    所以这么做的话,势必会引起朝廷的一些疑惑。

    甚至还会派出一些修为高强的人来这里进行调查。

    那些人或许会吃一些开国皇帝保留下来的一些神仙法宝。

    其中就可以用来巡视整片天地的,观天地之境。

    只要这天下是属于这个王朝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观测。

    这也就是为何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这种说法了。

    但是该有的问责还是要有的。

    说实话,赵青对这些人内心之中并没有多么的恨,只不过是有些愤怒。

    尤其是对刚刚那些帮助过他现在就想要偷袭他的人。

    但更多的却还是对这件事情的无奈。

    江湖就是这样。

    前不久还帮你,现在却突然之间对你偷袭。

    这种事情发生在这个江湖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

    因为这是真正的江湖。

    不是存在于那所谓关于某某大侠的话本小说之中的江湖。

    那种江湖只不过是为了让那些童心未泯的小小孩童对侠义之事感到兴趣,然后再踏上这条道路,然后再想方设法地出人头地。

    不过踏上这条道路的人又有多少能出人头地呢?

    绝大多数人还是沉在这江湖之下。

    做了那些一路高歌猛进的江湖侠义之士脚下的踏脚石。

    江湖啊。

    总是残酷的。

    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之中有的心虚的低下了头,有的还倔强的昂起了头。

    还有的则是无动于衷,甚至眼神晦暗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赵清一一的将这些反应收在眼底。

    他的嘴角并没有怎么的勾起。

    但眼神之中的凌厉却越来越多。

    渐渐的有些许红芒映入眼底。

    已然动了杀心。

    如果这些人回答不出来个所以然,那么估计会死伤一些。

    毕竟就算不能全杀了,那么留下来一两个,看得顺眼的也不伤大雅。

    虽然这些人有可能会泄露自己的一些秘密,但是如果将他们身上下上99种剧毒。

    然后再中上72种蛊虫。

    再贴上36道道家符禄。

    这些东西可都是用来操控人的。

    那么就算有任何的秘密也不会泄露。

    有些人感受到赵青身上那凛冽的杀气之后,其中那刚刚在对付那只大妖时,帮助过他的那个中年男人和中年美妇走了出来。

    “这位道友,在下呢,乃是朝廷九大特殊机构之中的镇恶司的黄字号司卫,代号夏蝉。

    我旁边的这位也是和我在同一个机构的。代号黄雀。

    我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调查最近三年来,到达这道防线之上的一些侠义之士,在这片海面上突然消失的事情。

    经过一番调查,我们锁定了这艘船。

    现在看来倒也不用调查了,想必一定是被这艘船上的那个船长和他所圈养的妖魔给杀了,然后毁尸灭迹。”

    这个中年男人说。

    过程之中,他还脱去了自己身上的外袍,露出了内衬的一身朝廷的特殊机构镇恶司的黄字号制服。

    的确是属于这个部门的,最下等的司卫。

    这个部门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镇压天地间的邪祟之气和恶毒之人。

    所出入的地方都是天地间最危险,最恶劣,也是最容易让人堕落的地方。

    毕竟他们是要和那些诡异之类的物种战斗。

    当然,这些都是地字号以上才可以做的,地字号以下的则是做一些探案和对冤案的复查,甚至是解决一些邪恶之人或者团体。

    赵青看着这两人内心之中没有多么的怀疑。

    一个像这种特殊机构都是两个人一起行动。

    不像他之前所在的那个只不过是这九个特殊部门之中最垃圾的一个而已。

    只是为了围追堵截一些小妖怪小邪祟。

    处于这几个机构的最下等。

    “我看你们还是得在这里进行一番调查。

    毕竟如果没有人进行庇护或者说指示那么也不可能会做出来。这样的事情。

    毕竟这种妖魔可是存在于北海海底啊。

    一般人可没那么容易得到!”

    赵青淡淡的提醒。

    听到这样的回话。

    这两个人立马就警醒了,他们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符箓,朱砂黄符。

    上面会画的图案却格外的简单。

    显然是这个机构内部流通的一些用来沟通和通知消息的符菉。

    并不需要多么的复杂。

    “一炷香之后就会有消息到达,这位道友,咱们来论道一番吧!

    在这江湖之中总是要与人论道的。虽然在道友的眼里,在下二人不值一提。”

    这一个论道是指的是相互讨论一下修行的方向。

    毕竟都是处于还未踏入仙道的阶段。

    所以讨论一下日后的修行方向,怎么的也无伤大雅。

    语气很恭维。给人一种略微讨好的感觉。

    毕竟这是江湖,是达者为先,强者一言不合,便会抱起杀人的江湖。

    所以恭敬拘谨是很重要的一种东西。

    夏蝉缓缓地说。

    “善!”

    赵青点头应道。

    二人彼此心照不宣的,都没有提刚才的事情。

    “天下道分为三,上为天,下为地,中为水,天者至高至清,地者至低至浑,中间为水。

    天者,万物即定。代表既定之未来。

    地者,万物已逝。代表逝去之过去。

    水者,万物变化。代表万物变化,繁荣之奥秘。

    故修水道之人。变化无穷,可花万千也。

    在下所修便是这天地之间最正统的水道。

    水者仁可为柔弱小溪。广可谓无量大海。义可为大江大河。暴可为无边风浪。水之变化之道,囊括万千。

    故可为万物万物亦可为水之理。”

    话语虽短,但满满都是对于天地水三道的阐述。

    尤其是对于水之道而言,更是有一个极其好的解释。

    让二人听得如痴如醉。

    赵青抛砖引玉的讲述了自己的修行之法之后。

    余下这两人却渐渐的感悟了起来。

    看着这两人这个样子之后,赵清便知道自己是无法得到任何的出类旁通了。

    毕竟。

    也只不过是讲了一些浅显的道理,就让这两人直接沉迷进了感悟之中。

    这时候拿特殊机构的用来给这两人传达信息的一种鸟类都到了。

    这种鸟类是鸽子的变种。

    但却极其稀少。

    所以一般会被特殊机构进行使用。

    并且还有很特别的颜色。

    比如这只鸟便是紫黑色。

    还真是特殊啊。

    看来天下之间道友还是很少啊。

    赵青默默的感叹着。

    半个时辰之后。

    “多谢前辈教导!”二人一同躬身作辑。

    “不必了,不过是一些浅显的修行道理,对于咱们现在的经济而言是很复杂。但却相当于是一个修行目标,共勉吧!”

    话语之中有些许的疏远。

    二人也显然听得出来。

    但论道还是要继续的。

    不过二人讲的道理倒有些浅显了。

    只不过是一些表面的所谓的理论而已,没有任何的生意。所以根本就给不了任何启发。

    毕竟是处于皇家特殊机构的底层人物,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很高级的典籍。

    但也是给了赵青一点点的所谓的见解。

    论道结束之后,他们看了一番那只鸟脚上挂着的圆筒里面的消息。

    然后说。

    “前辈论道结束了,本该请前辈喝一场酒的,但是我们还得去副职,就此告辞,望前辈勿怪!”

    二人再次躬身作辑。

    “嗯,去吧”赵青挥了挥手。

    他们从怀中取出一张黄符。

    然后折成纸船的形状往海面一扔。

    一搜纸船便出现了。

    二人乘着纸船去了长城那边。

    就这样于江湖之中错过。

    渐行渐远。

    赵青牵着从远处赶回来的青牛。

    他慢慢的坐了上去。

    倒骑青牛。

    向着大荒州的方向进发。

    至于其他的那些人,早都走光了。

    “咱们是如实汇报,还是?”

    夏蝉对着旁边的美妇说。

    “你我搭档已有十三年,这其中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你应该是分的很清楚的。

    毕竟我看此人身家很是丰富,就连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想必是大能者穿了很久的,然后才传下来的吧。

    所以咱们还是不要招惹为好。

    但还是要如实禀告。

    毕竟,在这天下之中,真的很身不由己!”

    动听的声音传至夏蝉耳中。

    “也罢,毕竟我只不过是用来充做诱饵的夏天没日没夜叫的蝉而已。

    你才是我们二人之中发号施令的那一个。”

    声音之中有着二人都清楚的温柔。

    就如这刚刚还带着紫黄色的夕阳落下,变至现在黄澄澄的明月。

    二人相互依靠在纸船之上。

    只有明月见证着。

    不过很快就隐于乌云之后。

    明月总是少。高居九重天。不懂世离合。却记世人情。

    这世间的悲欢离合,一草一木都在这月下,化成影子陪伴着世人。

    当你一个人觉得这江湖太大,太远,太漫长时,抬头看看月吧。

    你看,那月中的美人儿正对着你笑呢。

    所以,不要觉得这江湖太孤单了。

    也不要觉得这江湖太浩渺,至少白天,你可以看山,看海,看树,看鸟,看万物……

    而黑夜里,还有月,有虫鸣,有流水,有风声……

    你从不孤独,至少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处让你留连的地方吧。

    就如这月亮般同在……

    吾心安处即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