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超级学霸闯大宋 » 72 西风烈烈戟戈横

72 西风烈烈戟戈横

    当日结盟之后,后面事情就由刘节,与新任斥候副都将卓三一同出面安排具体的事宜,刘大郎与八姐去后堂探讨人生去了。

    闹哄哄的各种明争暗斗,各种争吵之后,总算都安排妥当,选派军事代表都进入了各家队伍,选派到杀番军训练的也都是精锐猛士,尽管各家不情不愿,但有卓三出面,那些武功高强的、有特殊技能的、有特殊背景的等等,都被挑了出来。

    就在这两天山中下起了一场大雨,大雨拦住了刘大郎归路,正好跟八姐天天腻在一起,也不管刘节他们在那撕吧了好几天,大郎心中暗叫侥幸,好在基地的房屋基本建好,要不然百姓就要受苦了。

    山寨中这两天纷纷扰扰,在坚持抗金的大原则下,各路豪杰终于最后达成了一致共识,杀番军在此竟然没有提出向各家山寨要一个铜子儿的进贡,这让各家山寨晚上私下交流时都是喜出望外,彼此交流着窃喜,都不敢说出来,或许是雷神将军忘记了吧,伪齐在他们这里收的孝敬可是挺狠的,如今投靠杀番军也好,伪齐如果以后来剿,有高个儿顶着。

    昨夜八姐一脚把大郎踹出了门,刘大郎满腹生理知识无处传授,没心思可想,倒是难得睡了个好觉,到的半夜,斥候亲卫来敲门,有紧急军情汇报。

    王二狗已经累的走不动,被人抬了进来,大郎安排人赶紧去倒水、准备吃的,看着他吃完才让他慢慢说情报。

    原来大军出动之时,他就远赴西部两百多里远的栾川县哨探,在边骏原本山寨好汉的协助下,他探听到,栾川的土豪寇大巴子探到杀番军向西扫荡群山,组织了栾川附近的大小山寨土豪、土匪约有两千人,浩浩荡荡的要来与刘大郎扳一扳手腕。

    据他侧面打听,这次可能有伪齐的人煽动,伪齐刘猊在洛阳早已下了悬赏,取得关老将军头颅,以及山中义军首领头颅,均赏万金,赐开国县男爵位。

    才万金,刘大郎撇撇嘴,叫道:

    “好小气,才一万金就要我的头颅。二狗,寇大巴子的二千人马都是什么装备,战力怎么样?”

    二狗喘匀了气息回禀道,“将军,我们这里边骏将军对寇大巴子最熟悉,他们是死敌,可以请他来详谈。”

    旁边亲卫立即去喊人,刘大郎让亲卫把高级军官集中过来,又特别交代亲卫,悄悄的去喊人,不要惊动士兵,这里二狗继续说道,“寇大巴子是栾川那里最大的土豪,世代居于此地,手头有大概七八百猛士,还算比较彪悍,说厉害不过只是跟周边的山寨土匪比,跟我们比还不行,原本只有甲几十套,武器基本都齐备,弓弩不多。其他一千多就是草鸡瓦狗了,都是凑数的,他们迫于寇大巴子的虎威才加入。”

    “将军,打寇大巴子,末将愿意做先锋。”边骏一边跑一边喊,他被人从被窝中喊起,一听要打寇大巴子,就冲了过来。

    “不忙,仗有的你打,你先说说这人的情况。”大郎故作气定神闲,他不让亲卫惊动大家,也是不想让新成立的同盟起异心,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大郎兵书可没少读,为将者最需要有静气,要处变不紧,否则仗还没打,士兵看着将领乱糟糟的就更害怕了。

    边骏征战多年的老军人,看大郎如此镇定,不由心生赞叹,“将军,寇大巴子是栾川寇姓一个穷苦出生,靠自己拳头打出来的地盘,他少年时就敢于杀了欺压他家的族长,拉起了几十人上山落草,后来金人南侵,很多的乱兵进入山区,寇大巴子趁势而起,寇姓也在他的骚扰下不得不尊他为族长,他的队伍主要是靖康年间的散兵组成,他为人狠辣,与末将几次交手,末将寡不敌众被他赶出了栾川。”

    “哦,你们为了什么原因多次对抗?”刘玉飞有点好奇。

    “将军,主要是末将家人俱被金人害了,末将当年见到了金人杀的尸山血海一般,对金人以及投降金人的都很痛恨,寇大巴子与末将同时起兵,他投降了金人,后来有了伪齐,又向刘猊效忠,末将多次出击伪齐的计划都被他破坏,山中豪杰彼此都有渗透,很难做到绝对保密,去年的北伐就被他提前告密了,几次破坏导致末将队伍从最初的七八百人死伤殆尽,最后不得不与他血拼。实在惭愧的紧,末将最后只剩下几十人逃出栾川。”

    “如此说来,我却是要会一会他寇大巴子了。”其实刘玉飞也清楚,他们的冲突也包含了争夺地盘的因素,不过边骏是参与北伐的大宋英豪,这没什么好质疑的。

    “既然他杀了族长,他在栾川当地的名望怎样?”大郎继续发问。

    “禀将军,寇大巴子人品极差,因少年时期吃了同族的苦头,得势以后,当地同族百姓田地纷纷被他巧取豪夺,老族长当年留下几房小妾也被他占据。栾川其他姓氏的百姓就更不要说了。只是他已为当地最大的势力,伪齐也乐的助他为土豪。”

    这里说着,各位将领也都纷纷进入房间,大郎在桌上敲击着地图上白云山的位置,思索对敌之策,其实打败敌人问题不大,但如何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才是问题,并且大郎也希望这一战能够彻底确立杀番军在群山中的地位。

    边骏、刘节、杨遇、迦腾,还有比较熟悉山中地势的项充、卓三也在一起参详作战方案。

    各种方案反复比较,反复权衡,最后才由刘大郎拍板定策,这支年轻的队伍,从诞生之日起就喜欢充分发动将领参与计划制定,而不是简单的下达命令。

    这一战最高目标是一战剿灭寇大巴子,以智取保证只身尽可能损伤。

    最低的目标是,以自身小量伤亡歼灭寇大巴子主力,以震慑山中群雄。

    坚决避免两败俱伤的,不做死斗,如果出现方案之外的情况,立即脱离战斗,在群山中与敌游斗。战场上讯息万变,计划、计策都很难做到万全,为将者未算胜先虑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卓三、项充第一次参与这种军事会议,兴奋了一夜,以前将军都是与文士幕僚订好了方案,直接叫士卒执行,更多的时候将军们都是率领队伍到了地方临机决断,跟他们可没什么关系。

    小屋的油灯一直亮到了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