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人有幸 » 十九章 置身事外

十九章 置身事外

    现在凭王述文动作的熟悉程度,他手上的工作对他已不是什么大碍。

    他有大把的时间无所事事,以至于在办公室的资料架上找各种书来看。

    时间一长。一个人捧着书难免有装模作样之嫌。他干脆倚着桌上垒得高高的资料作掩护,饶有兴趣的观察周遭的一举一动。

    在孤岛近三个月后,他算是对品牌中心的现状了解得有个几分清楚了。

    品牌中心分为五个创作组,每组大概三到四名不等的成员,配备设计、文案或策划,个别设计兼插画师或视频拍摄,各组由一名专业资深的人当任组长。每组手上大约服务二到三个客户。

    平时,从外表上看,中心办公室的二十多号人,大部分的工作都在按步就班沿着计划进行。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的各忙各的或偶尔协作。

    然而,不管什么行业,长时间做同样一件事,谁也难免不产生乏味和倦怠。

    特别在广告公司这帮看似靠靠脑力吃饭的人,其实平时工作量大,加班成家常便饭,如果一味的一尘不变像流水线上的机器的话,这种公司年轻人不流失,也会让公司逐渐失去原有的竞争活力。

    但创意性的公司又必须是年轻人占大多数,因为,他们不会循规蹈矩,默守成规,有创意生气和工作激情,这就是矛盾。

    广告公司也想多赚钱,希望在同等的人力上开发出最大潜力,激发员工的软实力,以创造尽可能高的边际效用。通俗讲,一人顶俩人用,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劳模用。

    所以,他们遵循的手段不复杂,就是渲染的所谓的“文化和价值”。

    广告公司本来就是帮客户塑造品牌和文化价值的,他们太明白怎么样的感受最符合年轻一代的味口。

    比如,开放的办公环境,不断灌输的荣誉历史、业界影响力,专业的流程制度。看似随意的等级关系,还包括啤酒和咖啡等等都属于文化表现范畴。

    但这些其实都不够,公司每月都会不定期挤出一些时间,推出五花八门的创意培训或者叫主题活动“精神食粮”,来激发大家兴趣和从而达到让大家保持持续振作的状态。

    王述文调到品牌中心后,一直想参加公司的培训学习,以便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过压根儿就看不到,倒是见识了几次的这样的活动。

    比如他参加的公司的观影。

    王述文在大学曾参加过电影社团。仗着他当时是大三的学长,经常自作主张的安排活动,为此看了不少的动画片和欧美剧。完全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提升和熏陶。在这一点上大熊同学很支持他,这家伙喜爱动漫又好吃,觉得社团又有零食、可乐,还可以看大屏幕的动漫电影,很爽。

    但公司组织的是关于法国五六十年代印象派电影。

    听着名字就不知道是哪个自命不凡的人出的主意,十分钟不到,愣是把王述文逼得像加了通宵班只想梦游。他偷偷退场并坐在角落里盯着会议室门,看还有谁溜出来。竟无一人,他想是不是都睡着了?

    还有一回,欣赏古典音乐并构思一个五分钟视频短片脚本。

    古典音乐其实都还能接受,欣赏歌剧就有些过分了,倒不如听依依呀呀的“牡丹亭”来得更雅。这又是哪个神经......好吧,Alliso捧着保温杯彼有兴致走了进来。

    王述文看了看周围的人,顺便瞅了坐在前面的师姐皮蛋儿一眼,一个喜欢死亡金属的硬核女生满眼空洞。王述文觉得在这群当中他是最正常的一个。

    可等他下放到装订组时,谁料到部门里却连续策划了两场极具正常的创意活动——花式调酒大比拼和游戏玩家分享会。

    王述文正好是到岗第一个月,他手忙脚忙,哪顾得上还有闲功夫去参加活动。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尽情表演。最可气的一群人最后拿着投影大屏大打起实况足球。那天为这,他手上没少贴几张创可贴。

    公司不管组织任何轻松或高调的氛围营造,都是为大家能随时拿出更好的状态工作。

    而最能检验公司人员综合实力和状态的就是参加竞标,每个月都少不了一两次。

    竞标虽也是品牌中心的一个组。只是这个组没有固定的成员,整个班底就是从各个组临时抽调人员组成。

    因为竞标有风险,忙活半天,谁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能拿下来,原则上是谁组织竞标竞下来,就归谁组来服务。

    统筹虽为小组长,总负责人却是Alliso。

    竞标说起堪比“打战”,既残酷也虐人。

    十多天就要对一个从无到有的产品被市场接受,做全面的分析与研判,并要给出方向和怎么做。对委托的客户是一次信任与金钱的考验,对每个参与方案的人更是一次体力与脑力的双重煎熬。当然,全面参一次竞标更是一次能力的提升,痛苦但很过瘾。

    王述文仅有的一次参加竞标的创作过程还是作为市场事业部的跑龙套时,但也没有真实的参与进来,只是在外围看了个热闹。

    现在想再参加这种竞标,凭他现在的身份,可能性就更小了。除非......

    作为品牌中心最重要的人物,Alliso在外人看来,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

    原以为,时有遇见这位大神在办公室里和小组在一起讨论工作,像个称职的领导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欣赏。

    可他却像位龟仙人一样,天天缩在他的办公室里闭着关,轻易不现真身。

    实话实说,王述文到现在也不知道怎样看待这位顶头上司。

    你说他高高在上神秘吧,他那形象还真和神秘扯不上关系。不但经常听到同事们没大没小的在背后非议他。

    还有,据传闻,Alliso爱去酒吧夜场找乐子,大家私底都叫他夜场老王子。

    人家私下的爱好本无可厚非。只是毕竟是位不大不小的领导,本无性别美丑之分,可他在公司见到漂亮的女生就表现得格外的热心,有悖他在众手下面前的漠然与高调。

    再有,你说他能耐大吧,总觉得云里雾里,看不出来。

    至少在王述文有限的几次开会,或者他观察下面的人对他的评价,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出色的观点和指导思想。反倒每次,很多大的创意和定位迟迟定不下来,临到头了才拍板定夺,弄得竞标成员又忙着加班改方案,不少人满腹牢骚。

    但是,Alliso每次定下的竞标的策略和方向,最后都能在客户那儿获得肯定。如若不然,看这群人平时的架势不把他送到整形科去才怪。

    或许是王述文门外汉,道行太浅,他报着八卦的样子看个热闹,因为,他现在参加竞标的机会少之又少了。

    总的来说,如果再有一次参与竞标的机会。他会很谨慎。不会像最初在市场部时,为了一心想进品牌中心那样冲动和盲目。

    这几个月来,他也看清了他在专业水平方面的浅薄。不过,在装订组呆这段时间以来,包括骆驼承诺把他调回三组也遥遥无期,让他他越发畏手畏脚,有时,他搞不清自己到底和文案还有什么关系。

    说起骆驼,他是Alliso不多走得近的手下。

    说到一家公司专业形象和行业口碑如何如何的不同凡中响,终归回到公司的人情世故上面来。

    Alliso作为品牌中心的创意总监,他虽然很少在公共办公室里走动,不过他的作用早已到达部门各个角落。这是因为内部制度和流程设定好的——总监制,不管任何出品和工作节点的成果只要送达社会、客户或者媒体,都要经他总监审核通过。而这个当中又以各个小组的组长对他进行通报和负责。

    Alliso在各组的组长中首先对Jerry阿东无比信任,也就是当时应聘王述文和Alliso一起走进来的那个不说话的男子,据说他是Alliso唯一从总部带过来的同事。

    另一个就是骆驼。他和Alliso没什么关系,或许是骆驼的只管做事而且心细的性格,让他对他另眼相看而有所偏爱。

    对于这俩个人,一个心腹,一个喜欢,Alliso但凡认为重要的项目,他俩必参与一二才能让他放心一样。

    就在平安夜前几天,元旦放假还有一周的时间。

    办公室中央空调开始供暖。窗里窗外都罩上了一层湿雾,高空中的高楼更显得深沉铁灰。不知是写字楼窗子半密闭让人缺氧还是因为暖和,室内总感到浑浑噩噩的想睡觉。

    中午吃过饭,办公室里大家显得无精打彩,戴的戴耳机,靠的靠靠枕在休息,只有电脑主机的电流声和打印机偶尔吱吱的声响,提醒着一会儿工作还要继续。

    这时,Alliso来到门口,他先又向外退了一步,望了一眼。然后走进来,问骆驼去哪儿了?赶快叫到他的办公室,有事商量。

    话音干落,一众人从各自的怠慢中惊醒过来,面面相觑。除了某个在资料后面看书的人,所有人脸上露出从担扰到不悦,再到失望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