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商女要翻天 » 第十七章探京都

第十七章探京都

    小叶腿刚好,不能多走。

    温煦又懒,不想多走。

    一路上就看到两个俊俏男子共乘一匹白马,搞的小叶差点没破防,差点儿端不住。

    一个有官身的待考学子与其表妹,进城自然顺利,这京都城的繁华,让俩人都没端着。

    果然,做人想做的舒服还是要来最舒服的地方。

    这国都就是不一样。

    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店肆林立,绚丽的阳光照在这青砖绿瓦上,那林立横飞的屋檐,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马车,那熙熙攘攘的各种声音,无不体现着这里的繁华喧嚣。

    这就是京都?

    不错,也不枉费老叶给她吹嘘半天,至少没让她已经放的很低的要求再次失望。

    半晌午样子,俩人进的第一家店就是颜氏水墨斋,主售文房四宝。

    储熙不看别的,只看纸,一份一份看过去,这里最好的胥纸纸质在她看来也一般,与她那里的平常纸也差不少。

    不够细腻、不够棉韧,不够紧密,也不够洁白,她还有很大空间。

    “老板,还有更好的纸吗?”

    一一看过后,储熙挑剔的问。

    “公子,宫里三品大员也来我们这里买纸,这刀上好的胥纸已是上品,公子,瞧不上?”

    店掌柜和蔼又威严的说着,京都的店掌柜说话都有水平,带着京都人特有的傲慢。

    “咱们这胥纸是不错,嘶...就是觉得,您这里是否还有品质更上乘的,我表哥要给未过门的嫂嫂写信,故想淘些稀罕的纸品。”

    她上前客气的解释着。

    弄的小叶一个大红脸,就差暴走出去了。

    “哈哈哈,小公子,若是这样,您到阳泉大道上钱氏总店去看看,那里估摸着有小公子们需要的稀罕纸品,鄙店都是些正规文房四宝。”

    店掌柜说的豪迈,毫不在意他们这俩客人。

    一听这买不了什么东西,还东摸摸西看看的,小情人儿之间写信能用几张纸。

    钱氏?

    “老板,这钱氏是咱们京都做纸做的最大的招牌么?”

    店掌柜一看还是俩外地人,看俩人打扮,估摸着是来赶考的。

    明年开春的考试,这个点儿就过来的,要么是京都里有亲戚,或是家里条件好,京都有产业的。

    于是又耐着性子解释一句:

    “这钱氏可不光纸这一行,笔墨纸砚,珍玩,玉器,做大的可不老少。”

    “哦,这钱家这么会做生意?”她在琢磨着什么咕哝道。

    “呵,不是钱家会做生意,是这钱家会养姑娘,人家大姑娘成了林家嫡次子的续弦,这可不就金运滚滚,财源广进了嘛,”

    店掌柜嘿嘿笑着调侃着。

    “哦,这林家这么大家族也做生意么?”

    她貌似顺口的又问了句。

    这次店掌柜没再搭理她,转去别处招呼别的客人了,小叶瞅他一眼:

    聊马腿上了吧。

    “走,表哥,我们就去钱氏逛逛去,”她大咧咧说着率先出了门。

    问了路,拐两条街到了这阳泉大道,看样子也算京都的主干道了,青石砖铺路,宽阔,干净,远远看到钱氏总店门口,两人都吓一跳。

    好家伙,如此宽阔的街上连着一字排开五家:有钱氏总店,钱氏文房四宝,钱氏珍玩阁,钱氏成衣布匹,钱氏鸿顺茶楼,钱氏归里当铺。

    啧啧啧,每一个铺子都高大宽敞,尤其茶楼,三层楼高的门楼子,斗拱交错,紫屋盖顶,雍容华贵,她相信这茶楼内里装饰也一定内有乾坤。

    这钱氏的一字排开还没看够,对面的宏伟更是震撼了她,眼珠子从进来就光盯着钱氏二字了,没看到对面更是大手笔,从钱氏文房四宝侧对面开始一直往前到一处拱桥。

    目击所处全是林氏招牌,鎏金闪闪,最宏伟壮观的当属昌林汇钱庄总店,这总店都扎堆这一条街了么?

    与钱氏文房四宝斜对着的是林氏书局,这个储熙清楚,官家或官商才有可开书局的渠道,这叫文化垄断。

    书局再往前的林氏沐棠阁酒楼正骑在河两岸。

    远看那真是亭台楼阁,飞檐画角,高低不穷;佳木笼葱,奇石林立,奇花闪烁。

    这手笔,京都寸土寸金之地,占地如此之大,还霸占一条水系,真是壕呀。

    过去酒楼便是林氏铁器,米行、盐行。

    乖乖,均是这个时代受管制的行当,有钱都不一定能干的行业,看来这大家族真是牛掰的很。

    琳琳琅琅半条街都被这林氏和钱氏统治着,嗯,听说人家还结着亲,强强联手,发扬壮大。

    看来老叶说的没错,这京都的水还是很深的,没有贸然来京都霍霍她真是明智之举。

    这沐棠阁河岸左侧沐棠西岸主吃饭,办宴席、酒会、诗会什么的;右侧沐棠东岸主住宿,河中还有大小画舫十几个,可吃可住,全看身份和银子。

    储熙当即进了沐棠东岸却只舍得要了间普通房,太贵了心疼呀,一个普通房一晚十二两银子。

    这十二两在以前条子哥和雷雷两家一年都花不完的。

    不过,绕是普通房也比一路上他们住过的最好的,以及勃闻城最好的还要好,房间雅致,干净好闻,所有物品摆放合理,能想到的一应俱全。

    放下行李,储熙就拽着小叶去了西岸大厅找了个角落点了三菜一汤一壶酒,又用去近三十两银子。

    小叶到现在终于明白,他这假表妹应该不止老叶给的那点儿盘缠,要不像她这么花,走到现在早干了。

    红焖羊肉色泽红润透亮,口味浓郁,酥烂不腻,上品,算是迄今为止她吃过最好吃的羊肉了。

    前提条件是他们东古夏没有牛羊,她也是来到这里才知道还有羊肉这么好吃的肉,第一次吃还是明生哥和条子哥二人喜气洋洋的卖了他们第一批次纸买回来吃的一斤。

    六口人一斤肉,她也没好意思吃太多,只是铆足了劲儿用能用的物件改善做纸的质量。

    最初简单的很,就为能多吃口这美味的肉。

    招牌林氏醋鱼肉质鲜嫩,酸甜清香,虽然她不喜甜食,还是忍不住赞叹,也多吃了几口,剩下的青绿团子干爽脆口,口齿留香。

    不错不错,都不错。

    再喝口茯苓老龟汤,哇塞,瞬间感觉走上了人生巅峰,美食和美景果然能让人滋生无限欲望。

    小叶看她吃的毫无顾忌的样子很是下饭,搞得自己跟着也多吃了一碗饭。

    午饭后,二人挨个店细细的逛着,看着,问着。

    临近傍晚,又光顾了一下雄伟壮观的昌林汇兑换开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子。

    小叶眼神暗了暗,他叔叔估计不称这么多钱,她这个肤浅的表妹没想到还是个有钱的主儿。

    出了昌林汇,进了钱氏鸿顺茶楼,果然这内里,雕梁画栋,绿叶掩映,字画四壁,古琴清幽,无一处不雅。

    她是外行,看不出什么,小叶算懂三份,告诉她,这四壁字画皆大家之作,有已作古的,也有当世文坛巨匠,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花了五两银子找了个角落二人喝着茶,聊着天,看着外面的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瞅着阳泉大道两岸的车水马龙,人如潮水,斜着侧面河两岸灯影闪闪,错落有致,五彩斑斓的各色画舫微微抖动,可以想象到里面各种莺歌燕舞的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小叶有种岁月静好的平静与向往。

    看着与他们一侧的河岸边上有不少百姓欢喜出入,叫了茶博士来问,说是他们这棠河岸边上是京都城内比较数得着的夜市。

    储熙眼睛一亮,就结账要去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