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W语言 » 第十五章 解压眼罩

第十五章 解压眼罩

    看了一下手表,似乎觉得开会时间已经不短了,于是吴翔说道:“技术问题我们先说到这里,有问题以后随时讨论补充,现在来说说商业运营的问题。小娜,你先把前期的商业计划给大家说说吧!我们来讨论一下可行性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听到该自己上场了,乔宁娜的眼中不自觉的放出了光芒,让这个干练的女孩看起来愈发的神采飞扬,这就叫自信,在自己专业领域上的自信。

    乔宁娜先是从旁边的抽屉里取出一沓厚厚的文件,一人发了一份,然后才说道:“这是前期的商业计划书,大家可以先简单翻阅一下,一会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

    现实中有很多人,在脑海中设定过一个又一个的完美计划,但真正愿意将其实施起来的,却寥寥无几,而在这寥寥无几的少数人中,却又只有寥寥无几的少数人能够坚持下去,这也正是成功的可贵之处。

    关于如何拿这项技术换钱,在来找吴翔的路上,项伟也考虑过。他最开始的想法就是申请专利,然后拿专利费。但纵然他再怎么目光短浅,也还是明白,这根本就是在暴殄天物,真的这么做了,估计人工智能会立刻将自己开除。

    将技术利益最大化的最好方法,还是将其商品化,然后大量销售出去。可问题却是,生产商品是需要大量投入的,设备的投入,人力的投入,广告的投入……等等,而这一切最终都要归结于资金的投入。

    资金,这是多少从商人士面临的不可跨越的鸿沟,项伟不过是一个穷学生,哪来的资金?

    这让他真切的体会到什么叫愿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手里明明就掌握着巨大的财富,但却发愁如何将这些财富变现。

    而此刻翻看了乔宁娜的商业计划书之后,项伟才明白什么叫“专业”。

    而这个时候,乔宁娜的声音传了过来:“要想把这项技术做大,目前,资金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比问题多,与其去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合作、拉赞助、搞贷款,还不如自力更生的滚雪球。

    我虽不是学技术的,但根据此前与吴翔的沟通交流,我大概明白这个“潜意识思维引导技术”其实就是利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去干扰人脑的脑电波,从而达到影响人的潜意识思维的运行的目的。所以,理论上只要有软件控制系统和电磁波发射装置,就可以做到影响人的梦境。

    只不过,这个系统对电磁波的控制越是精细,对人的思维引导也就越细致,体现在梦境里的内容也就越丰富、越真实。但这样一来,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也就越高,投入自然也就越大。

    前期由于资金限制,我们必须放弃这种大规模的投入,只能先做一些低投入、低成本的商品,等雪球滚大了,资金充裕一些了,我们才可以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购买硬件设备,招聘软件开发人员。”

    见众人都听得很认真,乔宁娜似乎颇受鼓舞,继续说道:“你们可以把策划书翻到第三页,找一下,那里是不是有一个解压眼罩项目?”

    等众人都翻到位置后,乔宁娜才继续说道:“这个解压眼罩就是吴翔方才说的第一代产品,它借鉴了雷梅眼罩的灵感,其实就是迷你版的梦境引导系统。它的好处就是可以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做出来,核心部件就是几组单片机和一些小型电磁波发射装置,但缺点就是对梦境的引导和控制程度远远无法和科幻网吧的这套设备相比。因此,最多只能叫解压眼罩,顾名思义,就是让人做个美梦,舒缓一下白天紧张的学习和工作。”

    乔宁娜的话说完之后,吴翔率先紧跟着问道:“你认为这个解压眼罩对消费者有多大的吸引力?”

    闻言,乔宁娜胸有成竹的说道:“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工作学习压力,使得绝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疾病,只不过有人选择通过运动的方式去释放,有人选择旅游的方式去释放,还有人选择在游戏里厮杀,在音乐小说电影中寻求寄托……但这些都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而如果有这么一种在睡梦中就可以得到释放的廉价方式,如果是你,你会不会选择尝试一下?要知道,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

    吴翔说完,费强就紧跟着插嘴道:“这个解压眼罩只有简单的几组单片机,里面的程序应该并不复杂,那会不会相对比较容易复制?如果有人拆卸下你的这个芯片,然后复制芯片里的核心控制程序,然后也进行批量的生产,那即使我们的营销成功了,也会立刻被山寨版压下去,最后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之所以费强很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以前没少干过这种事。

    不过,费强提出疑问后,很快就被吴翔解答了:“前面说过,W语言转换过来的二进制代码在我们看来,不仅是毫无意义的乱码,更是动态码,根本无法复制,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片机程序,也不例外。所以,信息安全问题,大家几乎完全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已经考虑的非常“周到”了。”

    “咳咳”乔宁娜咳嗽了一声,让大家先不要提问打岔,集中注意力听自己把话说完,只听她接着说道:“我们前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资金问题,广告问题和生产问题。刚才已经说了资金问题,至于广告问题,我打算采用免费体验的方式进行宣传,也就是先送出一些免费的解压眼罩供一些人体验,当然,这种体验只能是一次性的,如果再想体验的话,就要花钱购买。至于生产问题,由于我们还没有公司,更没有商品的生产许可,自然也不能像正常商品那样买卖和生产。所以,目前只能采用熟人推荐的方式在大学城周边进行,相当于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你看是否可行:我们先手动做出一小批解压眼罩,然后以赠送的方式发放给附近各大高校的学生,当然,要附上详细的说明,标清楚这是一次性免费体验版,如果觉得好用,可以联系我们进行购买,初步定价为一百元一次,以后广告打响了之后我们再涨价。”

    听到这里,项伟暗道乔宁娜的高明。自己之前虽然想到了将技术商品化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却单纯的想到买卖商品,而乔宁娜的做法显然更高明,那就是买卖服务,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是一锤子的买卖。如果说解压眼罩一经卖出后,可以无限次的使用,那么这种一锤子的买卖无疑会极大的限制商品的买卖数量和收益。而且这种提供服务的方式,则可以极大的压低买卖价格,有点类似于薄利多销的感觉。

    不过随即项伟就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一百块钱体验一次,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是太高了一些?”

    闻听此言,乔宁娜笑着说道:“第一,你太小看现在大学生的经济实力了,就我所知,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月生活费都在三千以上。第二,你太小看这解压眼罩的吸引力了,相比于购买游戏装备、请同学朋友喝酒吃饭,这解压眼罩一百块钱一次绝对算是远远的物超所值了,就是白菜价。若不是想到前期要依靠这些人帮忙宣传,我建议价格还要设的更高。”

    术业有专攻,项伟虽然还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对乔宁娜的精细的策划还是相当认可的,于是几人就在这阴暗的地下室里初步敲定了这个“解压眼罩”的商业计划。

    点了点头,项伟接着问道:“即使前期资金投入已经压缩到了最小,但也还是需要一些资金的,我……”

    说到这里,项伟面露思索和为难之色,显然对他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大学生来说,一次性拿两千块钱可能都困难,但听乔宁娜的意思可能还不止这些。

    就在项伟为难之际,费强说话了:“你们都是学生,手里没什么钱,但我已经工作一段时间了,虽然工资不高,但应付前期投入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单片机这些东西我是能搞到内部价的,所以,你倒不用为这个操心。”

    说到这里,费强看到项伟似乎要说什么,于是抢在他接话之前说到:“就当是我私人借给你的,而且本来也不多,回头你再还给我不就行了。”

    见费强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项伟也不好拒绝,而且转念一想,赚钱应该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多补偿费强一点就是了,于是也不再矫情,对着费强点了点头。

    至此,简陋的前期商业计划便这么定了下来。

    随后,众人又讨论了一些其它的细节和琐碎问题,全程给项伟的感觉就是,这四人都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且执行力极强,再加上四人明显都是有备而来,许多看起来很复杂的事情,他们总是能三言两语的就敲定下来,或许这也是人工智能选择他们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