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文豪,开启日本文学新时代 » 第二十九章:调查

第二十九章:调查

    “你是谁?”

    鸟本能地不喜欢眼前这个奇怪的男人,防备地问道:

    “你为什么会感觉我是鸟的原型。”

    尽管鸟眼中的厌恶没有掩饰,但这个男人好像丝毫不在意,仍然恭敬地对着鸟脱帽鞠躬,自我介绍道:

    “不用紧张,我叫长泽峰太郎,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者。”

    “不过很快,我将会作为江桥裕之研究第一人,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声名。”

    长泽峰太郎,一个二流私立大学的普通教授。

    这样的身份在日本已经算是高层了,但长泽并不满足,谁让他便有一个异想天开的愿望,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长泽之所以会产生这個愿望,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能永远被人记住。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长泽从小便努力学习,直到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

    可是上在了大学后,长泽才发现,而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要么自小有显赫的家世,要么拥有过人的才能。

    而自己什么都没有。

    尽管自己有点小聪明,还勤奋努力,可是在这所大学里,谁不聪明,谁不努力?

    长泽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

    这样的现实也曾使长泽绝望过。

    直到某天,长泽突然想到,既然自己不能靠才能青史留名,为什么不通过与有才能的人绑定来青史留名呢?

    于是,长泽峰太郎选择了江桥裕之。

    长泽峰太郎想要让自己的名字,牢牢的与江桥裕之绑定,要让未来所有研究江桥裕之的人,都不能绕过自己的文章。

    而之所以选择江桥裕之,是因为长泽很清楚:

    以自己平庸的才能,肯定不能通过提出高明的观点让大家记住自己,那就只能选择挖掘出最多的独家资料,让被研究者与自己绑定。

    身世神秘的江桥裕之,正是长泽最好的目标。

    由此,长泽峰太郎开始调查江桥裕之的一切。

    刚开始,由于没有其他可以着手的地方,长泽峰太郎便选择了跟踪江桥裕之的编辑,想要以此找到江桥裕之的住址。

    但是由于竹中编辑的反侦察能力太强,长泽只能作罢。

    不过幸好,江桥裕之在东京住久了后,终于开始与其他人有了交际。

    长泽峰太郎便通过跟踪恒光利一找到了江桥家。

    又通过住房信息,确定了江桥裕之是其本名。

    尽管在如此大费周章后,长泽也仅仅是得到了江桥裕之的住址,但这至少让调查有了一个突破口,剩下的就是等待。

    而在长久的等待后,终于有一天,长泽看到江桥裕之把一个女孩领进了家。

    这让长泽欣喜若狂,自己长久的等待没有白费。

    而通过调查这个女孩,长泽峰太郎更是惊喜地发现,这个女孩竟然叫江桥映子。

    在江桥映子所在的大学打听了一番后,长泽峰太郎猜测江桥映子应该是江桥裕之的亲戚。

    并且得知了江桥映子来自京都。

    可是就此之后,线索断掉了。

    就当长泽峰太郎考虑自己,是否要去京都大海捞针时,江桥裕之的新书发售了。

    长泽峰太郎秉持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试着查找了这本书的人物原型。

    于是,长泽查阅了整个东京有关脑疝的病例。

    其病例数量不少,但是当长泽加上“京都”这一关键词后,便只剩下寥寥几例。

    而从这几例中,长泽很快便确定了鸟。

    曾在京都上大学,但半路辍学,在岳父的运作下来到了东京某家辅导机构,一切都对上了。

    “所以,您可以告诉我,您与江桥之间的故事吗?”长泽微笑着说道。

    而在另一边,《个人的体验》也迎来了文坛的广泛探讨。

    尽管有一些评论家对《个人的体验》持批评态度,认为其最后的转折太唐突,是一种“宗教和道德式的怠慢”。

    但大家的整体评价仍然正面,认为江桥裕之试图以这个具有冲击力的转变,抵消小说前面章节中的所有负面情绪,给予主人公希望。

    是压抑悲伤情绪达到极点以后,突然的释放。

    而更多的人也在讨论江桥这篇小说的主旨。

    刚开始,大家也只是认为江桥是在探讨责任与选择。

    而在之后,一篇名为《边缘人的世界》的报道,却将讨论引导到了另一方向。

    这篇报道详细地介绍了,如痴呆儿等社会的边缘人的生存处境,由于其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同情。

    这让广大读者开始认为,江桥裕之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之一,便是出于对这些边缘人的怜悯。

    而随着这篇报道的影响力开始扩大,全社会竟然掀起了一阵关爱残障儿运动,

    刚开始,这还只是民间的自发行为。

    甚至到了后期,甚至连官方都开始宣布要爱护残障儿,颁布相关政策。

    就连鸟在这段时间,也断断续续地收了好几份援助。

    而这篇报道的作者,则亲口承认自己是受到了《个人的体验》的启发,所以才选择写下了这篇报道。

    这让社会各界不得不感叹文学的影响力。

    而在京都,长泽峰太郎指着一间破败的房屋,向一位大妈问道:

    “请问一下,您知道这间房屋的屋主了解多少?”

    “你问这个干什么?”老阿姨狐疑地问道。

    “我是这家房屋屋主的好友,只是由于我常年在国外工作,已经好多年没有见了。”

    长泽面不改色地撒谎,

    “如今终于回国,想要见一下老友,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是吗。”

    大妈似信非信,不过还是开始八卦起来:

    “这间房屋原来有一对年轻的夫妇。”

    “由于这两个人都有些不合群,所以大家也不太清楚这家人都叫什么,只知道姓江桥。不过他们家有一个女儿倒是很可爱,名字叫小爱。”

    “他家男人也不知道干什么的工作,不过好像很赚钱。”

    “只是后来男人失业了,他们夫妻便开始经常吵架,后来就离婚了,男人把钱全带走了,不过把这套房子留给了女人。”

    “男人好像是失踪了,女人又带着女儿嫁给了一个富二代。”

    “女人好像一直想把房子卖了,不过你也知道,这世道哪有人还买房子呀。”

    说到这里,大妈用揶揄的语气说道:

    “不过人家再嫁得好,也不愁着卖房子,于是就把房子空在这了。”

    “原来如此。”

    长泽的面色如常,心里却有些遗憾,这些信息都是自己以前知道的。

    在从鸟的口中套得了大量情报后,长泽便火速赶往了京都,开始继续调查江桥。

    而调查到现在,江桥的生平已经完全被拼接了出来,只差一点补充……

    是夜,长泽通过撬锁,成功进入了这间住宅。

    房屋里的家具和装饰都没有被移走,只是上面已盖了一层薄灰,这让长泽感到十分惊喜。

    “一定可以找到什么。”

    可是事实却并不如长泽的心意,在搜查了两间房屋后,长泽什么也没有找到,这让他有些心灰意冷。

    可是随着下一个房屋的门被打开,长泽差点激动地叫出了声。

    “这是……江桥的书房!”

    在平复了一下心情后,长泽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随手打开了一本图书,便发现里面充满了字迹,记载着字迹主人对这本书的感悟。

    这让长泽彻底意识到,自己究竟走进了什么样的宝库。

    “凭借着这些资料,谁能不尊称我一声江桥研究第一人?”

    长泽强忍着自己身体的颤抖,又随手捡起来了一张稿纸,看了眼其中的内容。

    “咦?这些话怎么这么眼熟呀。”

    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的长泽,连忙再看一眼纸上的内容,与自己记忆中的内容进行比对。

    这一下,长泽彻底抑制不住自己身体的颤抖了。

    “这是……《雪国》的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