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嚣张农女的发财之路 » 第三十七章:寒窗

第三十七章:寒窗

    古代的冬日比现代冷也比现代长,入了二月,外面的冷风还在呼呼吹着。

    春闱,也就是会试,因为考试在春天,也被称为春闱。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苏时凌在一个月之前就在公告处报了名,古代考试严格,虽然没有现代那样人脸核查,但是姓名,年龄,籍贯,体格,外貌,特征都必须详细填写,一点也不能含糊。

    就连往上三代也要盘问清楚,曾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的存殁都记录在册。

    祖上进过监狱或者被流放的后代,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考试之前还会有举荐人的举荐信,用来考核你的个人品格问题。

    沈意默默的算了一笔,有些考生为了得到举荐信四处托关系,有些推荐人就在考试这一封书信里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各个朝代对读书人都有特殊待遇,就拿童生来说,入了童生当了秀才,家里的二十亩地就可以不用纳税。

    免了这二十亩的纳收,一年下来也可以留下个十两左右的银钱。

    若是考生家里土地不够二十亩,自会有人求着挂名,每年的束脩也就在这其中出了。

    就像现代的学生,考的好了自有学校或者外界发奖金,上了大学还会有额外的国家奖学金。

    事实证明,学霸在任何时代都可以赚钱。

    沈意做了一个小挂历,挂在墙上,数着倒计时的日子。

    每天起来就撕掉一张纸叠成千纸鹤放在旁边的小杯子里。

    慢悠悠的走到苏时凌的书房,最近他都起的很早:“复习紧张也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要最后把人累倒了。”

    苏时凌失笑:“在巩固一下之前的知识,没什么紧张的,累了我就会休息,你也别太担心了。”

    沈意在旁边坐下,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本书翻看:“听说考试的环境恶劣,具体我也没见过,但是听别人说好多人因为环境生了病,考试考到一半就受不了了,考的任何无所谓,别在把自己折腾坏了。”

    说白了,沈意虽然不知道苏时凌对这次考试把握到底多少,但是按照之前张院长对苏时凌的夸赞程度,沈意就知道苏时凌一定会榜上有名。

    但是苏时凌平时看着柔柔弱弱,考试前太辛苦,若是身体因为复习受了罪,考场那种环境怕是不好受。

    沈意从小就靠自己,任何事情能抗的自己扛,不能的也扛,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但是这次她却有些慌神,若是没考好,苏时凌这段时间的努力有些得不偿失了。

    苏时凌握住沈意的手,他知道沈意不是在意他的成绩:“没事的,我一定会身体棒棒的考完试,不会让你担心。”

    不是失望,苏时凌知道,沈意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对他的成绩,她一直是相信的。

    次日一早,沈意早早的准备好了苏时凌要带的东西,二月的天冷,沈意还准备了一个加厚的毯子和披风。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读书声。

    古代的考场十分艰苦,寒窗苦读十余载,多少人都是折在了这小小的考场之内。

    号舍就是考生考试的地方,里面地方不大。

    大概能够让人占进去,人可以向上伸展手臂,也可以坐下来写卷子。

    号舍里面放一块木板,卡在墙两边,做答题的书桌。

    吃饭、答题都在这张桌子上。

    此外,里面还有一个简易的炕,如北方之炕。

    号舍没有门窗遮蔽,方便考官检查。

    科举考试时间特别长,一场考试考三天,可以回家休息沐浴再进去考试。

    一共要考三场,也就是九天的时间。

    考试三天,每时每刻都要呆在狭小的号舍里面,在里面解决吃喝拉撒的正常需求。

    互相之间虽然隔得近,但是不能说话,也不能有交集。

    虽然贡院里面会供水和供饭食,但是由于筹备能力不足,每列一百人只准备了一个人的份额。

    并且这种集体准备的餐食,味道可想而知,让人食不下咽,所以大部分考生会自带吃食,贡院也允许大家在号舍里面煮食。

    但烹煮食物的器皿只有身家颇丰的人才买得起,所以大部分寒门科举学子还是自己准备食物,食用冷食。

    有些身体娇贵的或者是体弱多病的,最是熬不过这样的环境,多的是半路就下了考场。

    但是贡院大门只允许生人出,如果在考试过程中不幸发生不测,只能从侧门运出去。

    并且没有考完考试之前,都不会放行。

    考生们一连几天在狭窄的号舍里考试,晚上只能蜷曲着在两块号板拼成的床上睡觉,和露宿差不多。

    考生们吃的是考试前带进来的饭菜,最多只能请服务的号军帮着热一下,几天下来,饭菜都会有些变质发馊,但上厕所也是件麻烦事。

    考生如果需要小便,在每个号舍里有一只马桶,但是这只马桶只能小便,并且使用后要盖严实,以免气味散出,影响到别人。

    在号舍巷道外面有专门的茅房,茅房是可以大小便的。

    但为了防止考生作弊,除非实在没有办法,不然考官是不允许考生在考试时走出考场的。

    考生如果需要大便,需要报告监考官,再由专人看管该考生试卷,由监考官派人陪同考生上厕所。

    但是之后,监考官会在考生试卷上盖上一个黑印,当时学生都把它叫做屎戳子。

    如果盖了黑印的试卷拿到评卷人手里,评卷人一般也不会多看,因为他们都会觉得晦气。

    这样,考生基本上就落榜了。

    所以在考试之前,考生们都会急着上厕所,尽量做到在考试时不上厕所。

    贡院也最怕着火,而着火的事件却经常发生,因此院内有很多大缸盛水以备救火。

    在沈意的记忆里,中国古代的明朝科举就发生过一次连环火灾。

    春试的第一天夜晚,考场着火,烧死了九十多个考生。

    当时的皇帝明英宗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阳门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人们称为举人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