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崇祯,热爱核平 » 第5章 一个没有受过帝王教育的皇帝

第5章 一个没有受过帝王教育的皇帝

    斩杀一个太监,立立规矩也是很有必要的。

    正好,还给自己的分身一个次‘立功’的机会,换了一个百户的身份。

    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任命也无需通过内阁和六部。

    所以,崇祯才可以这么做。

    另外,他也需要向外释放一个信息。

    周后失宠了,文官和勋贵们赶紧和周家划清界线,不要受了牵连。

    大明成立之初,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朱元璋规定,太子妃只能是小户人家,不得与高门大户联姻。

    因为小户人家的女子没有太大的远见,懂得相夫教子,野心也相对小一些。

    很多皇子,王爷,也是按照这个规定来选媳妇。

    周后的父亲周奎,原本也只是一个算命先生。

    其实,这也暴露了一个朱由检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没有人教他帝王之术。

    因为,他重前只是一个怎么得宠的皇子,太子是他的哥哥朱由校。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自斩双臂,不懂如何平衡朝堂的局势,才会让东林独一家独大,事后只能靠最粗暴的手段来对付大臣。

    现在的崇祯虽然也不太懂什么是帝王之术,但是他懂得一些平衡之术,威慑之术。

    毕竟,那些穿明小说也不是白看的。

    整顿后宫、清理内廷,也是当务之急。

    崇祯,可不想希望像是前面几任一样,死的不明不白。

    内廷的太监们,有谁是忠直之辈?

    一个王承恩,不够用呐!

    脑子开动起来,回想那些看过的明末小说。

    “当时内臣殉难的人,另外有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司礼监徐高、高宇顺。”

    他不记得是哪一本书了,但是细想的时候,就闪过了这么一段话。

    这些人,本就是朱由检相对信任的人,不然也不可能身居内廷高位了。

    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信王府的老人,跟着朱由检很多年了。

    “不过,就算忠诚,也未必能堪大用,还是自己多多培养吧。”

    毕竟,他还有点时间。

    大明的局势虽然已经烂透了,这艘破船要是掌控的好,修修补补,还是可以支撑不少年的。

    当初,朱由检要是能退回南京,还是可以跟建奴斗一斗。

    当然朱由检是不行的,他放养的朱慈烺也不行。

    因为,他们都没有受到合格的帝王教育,只有普通的皇家教育。

    思想上,还受到了禁锢,更有时代的局限性。

    朱慈烺,现在才11岁,太小了。

    不过,去年已经行冠礼,二月出阁讲读。

    只是现在崇祯也没有心思,更没有时间培养太子。

    历史中,朱慈烺的表现也实在一般,他有点看不上。

    定了定神,崇祯看了一眼殿中伺候的太监徐应元,这是他的贴身太监,也是以前朱由检比较信赖的太监之一。

    早年的时候,这个位置还是属于曹化淳的。

    后来曹化淳升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勇卫营,就忙碌起来,没空伺候朱由检了。

    今年二月,曹化淳已经告假还乡。

    毕竟,勇卫营已经整顿好了,战斗力也很强。

    朱由检多疑的性格,自然不能让曹化淳留下京城,把控勇卫营。

    想了想,崇祯已经拿了主意。

    “传,高时明。”

    作为司礼监掌印,平时都在本衙门,随时听传。原本,早朝结束之后,他就得和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来武英殿候着,因为随时都可能需要批红用印。

    不过今天早朝结束的比较早,所以这会高时明还没有准备好过来。

    朱由检这个人身上缺点不少,但是也有一些优点。

    他‘上班’很积极,经常加班批阅奏折到凌晨一两点,而且成天上朝。很多时候,他都比百官先到朝堂,会在那里批阅一会奏折。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工作狂。

    其实,很多事情内阁就能处理了,可是他偏偏所有奏折都要批阅,感觉能从中知道大明的一切,掌控大明的一切。

    可惜,他不知道大明的基层官员对他过于敷衍,上奏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核心问题都是瞒报、谎报。

    每天都需要面对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焦头烂额的灾情、叛乱等等事情,朱由检能够折腾17年,也算是本事了。

    他对官员没有信任,自然也是这些官员大多不值得信任。他们,已经很少为皇帝考虑了,他们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为自己背后的利益集团考虑。

    大明的那些豪商、士绅,已经有财阀的雏形了,他们用自己金银打造的大手影响着朝堂的一切。

    不一会,高时明就到了殿外。

    “皇爷,高掌印求见。”徐应元小声的提醒道。

    他发现,今天的皇爷和往日有些不同。

    不,应该是大大的不同。

    往日,皇爷应该在埋头批阅奏折。

    可是今日呢?

    坐着发呆?

    “皇爷。”高时明此时已经收到今日早朝发生的事情了。

    作为内廷第一人,朱由检的很多决定他是知道的。

    前几天,大臣和朱由检商讨加征练饷的事情,他是清楚的。

    但是今天,不仅不加练饷,还把剿饷给取消了。

    更重要的是,竟然要勇卫营调出京城,镇守辽西。

    而且,还要继续裁减锦衣卫。

    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

    还有,殿前竟然还有血腥味,以及冲洗过的痕迹。

    刚刚,武英殿前发生了什么,谁被处死?

    高时明现在十分的忐忑,完全不知道崇祯因为什么事情传唤他。

    是好事,还是坏事?

    “高时明,内廷有多少16岁以下的太监?”

    作为掌印,高时明应该清楚这些数据的。

    除非,他的工作不到位。

    “回皇爷,内廷16岁以下的小内监一共976人。”高时明将自己掌握的数据汇报了上来。

    “这么少?”崇祯皱起了眉头,那个什么康麻子不是说大明宫女九千,太监七万?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瞎几把扯淡,皇城内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太监。

    而且,康麻子还说每天有人饿死,那就更扯淡了。

    史料记载中,王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实录记载了户科给事中官应震奏报的内监账面人数是14100人。

    其中还不知道又多少是吃空饷的人,所有实际人数应该就在万人左右。

    朱由检上位之后,还大量的削减过内监,所以绝对不可能在人数上超过1万。

    不过,皇城外还是有大量无名白,很多自己阉割自己,试图成为太监的人。这个数据,还没有人统计过。